株洲市国土局10个项目已清零
丈量调查、补偿计算、政策解释……在征拆过程中,这些看似简单的流程,有时却困难重重。为此,株洲市国土部门摸透政策,全面推进“阳光化”操作,硬是将征拆这块硬骨头一点点啃了下来。
6月底前完成八成“清零”任务
今年,株洲市国土局需完成集体土地征地拆迁10000亩,涉及城区73个项目。
近年,株洲各区陆续出台了一些征拆工作的具体操作办法和个案处理情况。“我们对这些办法全部进行了收集和整理,对合理部分予以确认,不合理的予以废止。”市国土局土地征用处相关负责人称,特别是市政府办下发的进一步做好征拆补偿安置工作的14号文件,让全市城区的征拆有了统一的执行规范。
该负责人透露,得力于政策及征拆资金的落实,截至目前,株洲“清零行动”已完成10个项目,占地1055亩,并有望在6月底前完成80%的“清零”任务。
凌晨4时,他还在拆迁户家讲政策
长江南路普通商品房项目,位于天元区栗雨街道凿石社区和南塘社区,总用地面积559亩。项目涉及凿石社区14个居民小组。
谭俊韬是该项目的征拆工作人员之一,他说一位张姓拆迁户令他印象深刻。“他讲话特别冲,常常没说上几句就开始骂人,根本不听我们讲政策、讲道理。”有一次,为了做通张某的工作,他们在其家一直谈到凌晨4时。
4月13日,张某终于主动来到项目指挥部,签订了补偿协议。
“阳光拆迁”是关键
采访中,记者听征拆一线的工作人员讲得最多的一句话就是:严把政策关,实现“阳光拆迁”。
“征拆的安置补偿,不患寡而患不均,只有坚持‘一把尺子量到底、二次审核严把关、三榜公示晒阳光’,才能实现真正意义上的公开、公平、公正。”该局土地征用处相关负责人称。
为此,株洲市国土局在每一个征拆项目现场,都将补偿政策、工作程序和补偿结果进行了公示,让“阳兴拆迁”常态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