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农村安全饮水建设工作侧记
株洲市农业人口286万人,占总人口的71.8%。多年以来,因水体污染、水量不足、取水不便、水源得不到保障等原因,株洲市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较为突出,2004年通过现状调查,全市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达到144.23万,占农村人口的50.43%。用水困难,用不上干净水,影响了群众生活质量,制约了地方经济发展,喝上自来水、清洁水、安全水、健康水,成为部分农村群众的夙愿和期盼。
株洲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视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多年来一直将其列入为民办实事项目,并纳入了市对县(市区)政府绩效考核内容。从2006年开始,在国家相关政策推动下,全市大力推进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将全市144.23万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列入市“十一五”和“十二五”规划。从2006年至2014年九年时间,株洲市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共投资7.4亿元,新建、续建各类农村集中供水工程近500处,已解决饮水不安全人口127.57万人,完成“十一五”和“十二五”两个十年规划内144.23万人的88.5%。其中,“十一五”期间(2006~2010年),株洲市共投资2.12亿元,兴建311处中小型饮水安全工程,共解决47.88万农村人口的饮水不安全问题。“十二五”期间(2011~2015年),株洲市规划内解决96.35万人的农村饮水不安全问题,截至2014年底已投资5.28亿元,完成79.69万人的计划任务,“十二五”期间剩余16.66万人,已列入2015年的建设任务。
2015年省下达株洲市16.66万人指标计划,并新增洞庭湖区增补计划2.96万人,合计19.62万人,计划兴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49处。通过提前部署、提早安排,目前部分项目已开工建设,10月底前可全面完工,实现供水入户,届时将全面完成两个十年规划内144.23万人的工作任务。同时,在“十三五”水利规划编制工作中,株洲市拟将加强农村饮水安全工程建设管理,提升水质监测能力建设,促进工程长效运行作为“十三五”期间农村饮水安全建设工作重要内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