浏阳镇头修缮20多口古井,村民喝上山泉水
星辰在线9月27日讯 (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实习生 黄雪 通讯员 刘映辉) “这水干净、好喝,沁甜的!”今天上午11时许,家住浏阳镇头集镇的潘轩开车来到几公里外的甘棠村,在修缮一新的甘棠古井边,打开水龙头,接了满满两桶水。
镇头镇综合整治办工作人员隋建军说,该镇正在修缮改造20多处古井,目前已完成6处,“修缮一新的古井,既是环境卫生整治和农村饮水安全工程的成果,又是镇头美丽乡村建设的特色景点。”
每天都有不少村民带着水桶等容器来古井取水。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摄
古井接上水龙头,投入12万元防污染
甘棠古井位于甘棠村山脚组,周边风景优美,田间地头花木葱茏,浏阳河畔流水潺潺,有“浏阳橘子洲”之称的“百步洲”就在附近。
“甘棠古井有几百年历史了,我们都是喝这里的水长大的。”甘棠村支书潘洲说,井里的水来自附近的山上,水源充沛,长年不竭。
但是,因为此前没有遮拦、维护,古井用水也存在一些卫生隐患,如源头沿线污染物渗入、井口树叶尘土飘浮。
为了让村民们喝上更干净、更安全的山泉水,镇头镇、甘棠村决定对甘棠古井进行全面提质改造。“靠近古井500米之内禁止养殖,水源全线隔离垃圾、污染物,建设封闭式水池进行清淤净化……”隋建军说,古井改造费用约为12万元,“水质经过相关部门检测,非常好。”
记者在现场看到,古井周边全部用水泥进行了硬化,能容纳15吨井水的封闭式水池上建有两个透气井,水池边往地下挖了一个阶梯,并装了两个大号的水龙头,以方便村民取水。水龙头一拧开,清洌的泉水便哗哗地流到了取水者的容器里。
值得一提的是,古井旁构筑了优美的山石景观,巨大的石头上书有“甘棠古井”四字,颇具古色古香的韵味。井边还设有石桌石凳,供取水者小憩休闲。
以古井修缮改造为契机,镇头镇在建设美丽乡村过程中注重“特色化”的景观打造。图为甘棠村的“铜锣之乡”屋场。长沙晚报记者 颜开云 摄
20多口古井全改造,可供上万村民饮用
除了甘棠古井外,甘棠村石坑组泉水坡的古井也基本改造完成。“泉水坡”顾名思义,就让人不禁联想起“清泉石上流”的诗句。泉水坡古井和甘棠古井的风格不同,但和周边的“爱鸟林”有机地融为一体。
“每一口古井都有一个故事。”隋建军说,镇头镇共有20多口古井,从今年初开始,该镇以环境卫生整治为契机,结合农村饮水安全工程,计划对所有古井进行修缮改造,“既能让上万名村民喝上甘甜的井水,又能让古井成为美丽乡村建设的一村一景。”
甘棠村的五口古井,是该村打造“铜锣湾”屋场的不可或缺的部分。在这里,依托花鼓戏《打铜锣》的原型蔡九哥、林十娘,铜锣文化广场、渔业社、皮影戏等特色文化内涵都融入了这个美丽幸福、留住乡愁的“大观园”。
而在镇头镇金牌村,也有一个建于明朝末年、有400年历史的车田古井,原本是前人淘金而形成的500多米的洞窟,因清泉长流,如今经修缮改造后,已成为农村饮用水源保护点。古井、古樟、古渡,让占地不到3平方公里的金牌村车田片区成了浏阳的“小桃花源”。
“集镇品味持续提升,村组建设亮点纷呈。”镇头镇党委书记孙谦说,今年以来,按照长沙市乡村环境卫生整洁行动工作要求和浏阳市城乡统筹环境同治三年行动工作要求,紧紧围绕“浏河明珠、绿色镇头”的目标,将环境整治与浏阳河水文化、花木之乡树文化、油茶之乡油茶文化相结合,形成了“一村一景”的美丽乡村架构体系,使镇村的卫生面貌发生非常明显的改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