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振泉:在无声战场守望畅通
李振泉 资料图
2016年3月的一天凌晨,燕山深处,春寒料峭。白炽灯下,则是一番忙碌景象,来来往往的人,头顶冒着汗滴。“三号机架所有纤芯连测成功,可以联通设备!”一个中校军官心无旁骛,朝着对讲机下达指令。他,就是某通信团司令部高级工程师李振泉。
李振泉已经记不得这是自己第几次搬迁机房了。全团10多个连队的通信机房只要搬迁,基本上他都会在现场。从最初一个人独立连接各种设备,到指导全团的机房建设工作,他和机房的“姻缘”持续了16年。
和机房的16年“姻缘”
1998年李振泉毕业时,恰逢国防通信事业飞速发展,有幸亲历了国防通信由电缆向光缆、由载波向光端的巨大变化。1999年6月,正值军用通信长途干线由电改光,刚毕业不久的李振泉负责建设新的光通信机房。当时,连队没有人接触过光端机。“除了通信原理基本理论清楚,第一次见到实际的设备,看到那么多盒子摞在那儿,也头大,第一次感觉,理论和实践,差距巨大。”说起当时的情景,李振泉笑了笑。
没日没夜,对着说明书,一台设备一台设备安装,一条线一条线的连,一个端口一个端口测试,李振泉废寝忘食。一个星期后,整齐的设备,顺畅的排线,上级验收组直竖大拇指。他们安装的机房,成了标杆,某集团军通信处长还带着人专门来取经。
为了不影响第二天的正常使用,每次机房搬迁几乎都是在深夜进行,一定要在天亮之前的短短几个小时内把所有设备进行拆除、搬迁、安装、割接、开通。“对末端用户来说没有什么变化,只不过别人休息时我们在工作,别人工作时我们还是在工作。”李振泉说。
10多年,数十次机房搬迁,数千部设备连接,无一次差错。“踏实、较真。”提起李振泉,总工程师刘继周脱口而出。2006年,李振泉研究生毕业,回到团里,任技术股工程师,踏上了躬身科研,默默耕耘的漫漫长路。
李振泉 资料图
躬身科研 默默耕耘
原有头柜配发已久,资料不全,电路图都没有。李振泉就用废弃的头柜,拆了电路板自己画,学制图,买芯片,开始研究单片机。他在旧设备库房,清理出一个实验台,铆在里面,心无旁骛。经过半年的攻关,改良了机房的电源头柜,体积比原来的缩小了一半,而且更加便宜、性能更加稳定,节约成本60%。8年过去了,这批改良后的头柜,部分还坚守在值勤岗位上,守护着上万台通信设备。
值勤站点分散,基层技术力量相对较弱,设备告警,一般性业务处理没事,遇到大的故障,就捉襟见肘了,维修中心技术人员赶到现场往往需要较长时间,为此上下两级都很苦恼。李振泉跑遍所有机房,收集信息,与值勤人员深入交流,研制出“远程设备故障告警集中监控及技术支援系统”。第一时间,团通信作战值班室就能为基层值勤人员提供帮助。
基层技术岗位虽然平凡,李振泉却做出了不平凡的成绩,三次荣获军队科技进步三等奖。面对奖励,他却表现得非常坦然和谦逊:“只是组织信任我,把我放在了适合的岗位上。”
蓄电池组长期处于浮充状态,时间久了很容易造成老化损坏,电池供应不足,机房一旦断电,后果不堪设想。为此,他和电源专业技术骨干,尝试多种方法,最终研制出“开关电源蓄电池充电保护器”,使电池寿命提高了30%以上。在这样的基础上,他又盯着单体蓄电池的分离测试进行攻关,开发“蓄电池内阻在线精密测试和性能预警系统”,将监控定点在单体蓄电池上,避免了“一个坏一组坏”,大大提高了蓄电池组的稳定性,消除了机房动力隐患。
自担任工程师以来,李振泉先后完成了近600公里国防通信光缆线路的勘察与施工,累计安装调测设备上千部架,布放各类室内线缆达数万米,有效缓解了各有关方向通信信道的不足,保障了各种军事通信联络需求。
李振泉 资料图
只为对得起身上的军装
对工作精益求精、严谨求实的李振泉,唯独忽略了妻子和孩子。2009年,环渤海通信光缆建设,沿线数十个机房台站要建设安装,设备要调测,任务十分繁重,他经常一走就是一个多月,一年下来,在家的时间不多。提起女儿凝凝,不善言谈的李振泉,眼里透着泪花,他坦言:“我也想做个好父亲,陪伴女儿一起长大。”妻子分娩时,宫内窘迫,造成女儿局部脑损伤,留下了后遗症,两岁时还不会走路,现在和同龄的孩子有些差距,这么多年,家里的事儿,基本上全靠妻子一个人忙里忙外。女儿学校开家长会,别人家都是父母带着孩子一起,唯独他家是妈妈一个人。班主任悄悄把他妻子拉到一边:“也没看见过凝凝爸爸,我也不好问,你一个人带孩子,太累,单亲对女儿的康复治疗也不是什么好事……”有人问李振泉:“这么多年,你没日没夜干,图什么啊?”李振泉笑笑,“对得起这身军装,我觉得值……”。
春夏秋冬,寒来酷往,李振泉数年如一日地刻苦训练、勤奋钻研,在基层技术岗位上,用实际行动默默守护着国防通信、设备的安全运行,将个人理想抱负融入强军兴国大业,展示了当代军人的风采。
[编辑: 刘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