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九思与《新湖南报》的故事:33岁担任总编辑
朱九思
1949年,朱九思与妻女在长沙。 通讯员 摄
本版照片均为资料照片
1949年8月15日出版的《新湖南报》创刊号。
1960年3月19日,启用毛主席第二次题写的报头。
1994年5月30日,原《新湖南报》社长兼总编辑朱九思(中)来报社座谈,看望老同事。陈金华 摄
1984年8月15日,原《新湖南报》社长兼总编辑、华中工学院党委书记院长朱九思(左一)在发表讲话。陈金华 摄
【人物档案】
“华工之父”
朱九思,老报人,当代中国高等教育界屈指可数的教育大家之一。
1916年1月出生于江苏扬州。1936年,考取武汉大学哲学教育系,参加进步青年组织。1937年10月,在武汉大学加入中国共产党。同年赴延安参加抗大(第3期)学习,后留校任政治主任教员。
1942年任晋察冀军区第三军分区政治部宣传科长。1946年6月,任《冀热辽日报》(后改称《群众日报》)总编辑。1949年1月任《天津日报》总编辑。同年,南下湖南参与创办《新湖南报》(《湖南日报》前身),并任副社长兼总编辑,后任社长兼总编辑。1952年底,调任湖南省教育厅任常务副厅长。
1953年至1984年,历任华中工学院副院长、院长、党委书记。在华中工学院的31年里,为当时的小型工学院发展成今天的高水平研究型大学作出了奠基性贡献,被誉为“华工之父”。其“大学之本在教师、大学之路在综合、大学之源在科研、大学之魂在学术自由”的办学理念,至今深深影响着后继者。离休后,朱九思仍然心系教育和新闻,创办了华工新闻系,这是国内首个理工科大学开办新闻系,也是他报人情结的延续。
湖南日报记者 李国斌
6月13日,著名教育家朱九思在武汉逝世,享年99岁。
朱九思曾说:“我这一辈子基本做了两件事,一是干新闻,二是办教育。虽然干新闻的时间不算长,但是对我的人生道路却影响很大、很深远。”
朱老从上世纪30年代参加革命,后转到新闻界,先后在多地办报,尤其是他作为《新湖南报》(《湖南日报》前身)的主要创刊人之一,在新湖南报工作了3年多时间,留下了深深的足迹。
前辈报人仙逝,引发人们特别是湖南日报老报人的深切追忆与怀念。
33岁担任
《新湖南报》总编辑
时间回到66年前。
1949年4月上旬,党中央决定由黄克诚任中共湖南省委书记。黄克诚等领导报请党中央同意,决定原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来天津的干部全部南下湖南,并在一次会议上宣布:省委决定创办省委机关报,原《群众日报》(原冀察热辽中央分局机关报)在天津的同志和在北平市宣传战线工作的29名同志全部到天津会合,开始做南下湖南办党报的准备。
《湖南日报》创刊35周年时,曾刊登过朱九思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卅五话沧桑》。文中,他深情回忆了《新湖南报》创刊的经过和细节。
“从热河入关以前,黄克诚就告诉我们:到天津是‘过路’,还要继续南下到湖南。因此,从冀察热辽带来了一套在当时困难情况下比较完整的图书资料;在天津又设法补充了一些资料,包括敌伪档案中关于湖南的资料和湖南出版的书刊。”
这一点得到了湖南日报老报人杨新正的印证。杨新正在接受记者采访时说,在湖南日报图书室借书时,看到不少书上盖的章是“群众日报”。
在天津时,朱九思就听说湖南国民党省党部的报纸叫湖南日报,“因此1949年三四月间,向黄老请示,将未来的报纸命名为《新湖南报》”,并由郭小川专程去北京找胡乔木,请他转请毛泽东为《新湖南报》题写报头。后来朱九思又特地到北京,和张式军一同到胡乔木处,迎取题写的报头。“当他将毛泽东同志写好的报头交给我们时,墨迹尚未全干。”
此后,朱九思率领报社人员从天津到开封,与李锐等会合。据2005年湖南省委组织部编写的《中国共产党湖南省主要事业单位组织史资料》,1949年8月至1950年12月,李锐任新湖南报社长,朱九思是副社长兼总编辑。此时,朱九思才33岁,风华正茂。
报社人员在汉口停留40天,住中南旅社,等待湖南和平解放。期间,朱九思组织大家学习政治理论,研究湖南情况,预编了10天的《新湖南报》。
1949年7月底,一行人从武昌乘火车到咸宁,然后步行,从鄂南的崇阳、通城经湖南平江,再到长沙。张式军回忆:当年8月4日下午7时许,报社80多人,由两辆大卡车迎接,欢天喜地到达市内。8月5日,长沙宣布和平解放。
进城后,首先与地下党的同志会师,接管了位于蔡锷中路的原《中央日报》(湖南版)的设备和部分人员,以此为社址本部,开始办创刊号。8月15日凌晨,4个版的创刊号推出,很多报童和群众集聚在印刷厂门口,欢呼雀跃,争相传阅。
与朱九思一同南下的人中,有一位同志叫赵复志,后从湖南日报离休。1946年,他们在《冀热辽日报》相识。当时,朱九思是副总编辑,年仅17岁的赵复志是排字工人。
到新湖南报后,赵复志负责后勤工作。在他的印象中,朱九思知识很丰富,对工作要求严格,为人和蔼可亲,很关心报社的员工,常常嘱咐他“把大家的生活搞好”。
设立办事处,
成为记者站的先声
“《新湖南报》既要面对城市读者,也要面对农村读者。正是在天津日报积累的宝贵经验,才使我能驾驭有方、应对自如。”朱九思曾说。初到湖南,李锐、朱九思等主要领导和编辑记者具有办报的经验,工作进行得很顺利。
1949年9月,李锐、朱九思考虑到今后新闻工作的基本建设需要,又创办了新闻干部训练班,简称“新干班”,培训了100多名学员。1950年,新湖南报还创办以农民为对象的《大众报》,朱九思兼任社长。
1950年底,李锐调任中共湖南省委宣传部部长,朱九思接任新湖南报社长兼总编辑。李锐在《初创时期的〈新湖南报〉》一文中写道:“由于有朱九思等同志主持,报社的日常工作宣传部很少过问。”
由华中科技大学出版社出版的《朱九思评传》中,对于朱九思接任新湖南报“一把手”后的办报思路,有较为详细的描述。
办报中,朱九思施行“派出去,请进来”。他把编辑部农村组组长张雨林派到长沙县十五区任区委书记,并于1951年2月在衡阳、邵阳和常德三地设办事处,派出强有力的记者,负责这3个地区的新闻报道。这3个办事处,实为记者站的先声。同时,他请各方面的负责人来报社向编辑、记者介绍有关的方针政策和实际情况,让大家更好地坚持理论与实际相结合。
赵复志至今仍记得,朱九思办《新湖南报》“派出去,请进来”的举措,引发了曾产生重大影响的“李四喜思想讨论”。
1951年6月,张雨林在区委书记任上工作半年后回报社汇报,谈到土改后农村干部比较普遍存在的松气退坡思想。有个叫朱中立的人,12岁起当长工,受了12年苦,在土改中立场坚定,工作积极,被推选担任副乡长和团支部书记。土改后,他分了田,结了婚,生了孩子,当了干部,是四喜临门。此时,朱中立却提出辞职不干了。他说:“大家都分了田,还有什么工作可做呢?”
朱九思听完张雨林的汇报,立即感到朱中立的思想状况具有代表性,是农民小生产者思想的反映,认为报社应当抓住这一典型向农村干部和农民进行宣传教育,决定在报纸上开展讨论。考虑到报上讨论不宜用真实姓名,就起了个假名“李四喜”。从1951年7月18日到1952年1月8日,这场讨论持续近半年。报纸每天发干部和群众来稿,并刊登多篇社论和报道,在省内引起强烈反响。
在“李四喜思想讨论”过程中,《人民日报》4次发文予以介绍。中共中央宣传部还发出通知,向全国推广。《朱九思评传》中写道:“湖南一些报人认为,李四喜思想讨论已成为《湖南日报》报业史上的经典之作。”
向黄克诚陈述困难,
获批修建报社大楼
朱九思在与黄克诚的接触中,感受到黄克诚对新闻工作是非常重视的。朱九思曾回忆道:“特别是报社的大楼,是我向他陈述困难以后,经他批准修建的。”
这栋大楼,就是湖南日报使用了半个多世纪的集办公、印刷为一体的大楼。这是解放初期长沙兴建的3栋较“大”建筑之一,当时非常引人注目。楼房设计、原材料采购、施工保障等方面的工作,都是按照朱九思提出的高水平、高质量的要求进行的。
今年87岁的湖南日报老报人尹岳中,是1949年新闻干部训练班学员。学习结束后,他到郴州地委机关报短暂工作了10个月,又调回到新湖南报。当时20岁出头的尹岳中,被安排在办公室,负责省委机要文件的接收传送和一些行政工作,与朱九思接触很多。
6月14日上午,尹岳中深情地回忆起60多年前和朱九思共事的岁月。尹岳中说:“朱老非常平易近人,称呼都很随意。当时,我叫他‘老朱’,他喊我‘小尹’。”尹岳中告诉记者,1952年春节结婚,还是朱九思和他夫人王静主持的婚礼。
在尹岳中看来,朱九思工作很有魄力,很有远见。比如报社大楼,当时按很高的标准修建,一直使用了60多年。“大楼可以防6级地震,3楼有个舞厅,当时是全长沙最好的。”
在尹岳中的记忆中,报社大楼是1950年动工的。省委很重视,黄克诚曾亲临大楼工地察看。1952年竣工投入使用后,原本分散于几个地方办公的新湖南报职工,全部搬到新的大楼里办公。
1952年底,朱九思调往湖南省教育厅工作,从新闻界转到教育界,从此开始了他办教育的生涯。新湖南报,成为他作为“新闻人”的最后一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