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湖南经济回眸③:湖南“智”造,引领未来

27.12.2018  18:50

  

  相关链接:

   2018湖南经济回眸②:开放型经济加速奔跑

    2018湖南经济回眸:扎实抓项目 产业兴三湘

  湖南日报记者 黄利飞

  12月底,记者探访数家湖南制造企业。三一集团,5分钟下线一台挖掘机;中信戴卡长沙基地,每10秒生产一件铝轮毂;湖南中粮可口可乐,每小时下线4.8万瓶可口可乐;加加食品,每小时灌装3.6万瓶酱油。岗位无人值守,生产“黑灯作业”,故障智能报警……

  这些,都是智能制造的魅力。

  2018年,湖南积极推动制造业高端化、智能化、绿色化发展,产业规模稳步扩大,产业创新能力日益增强,一个智能制造高地,正加速崛起。

   ”造产品,让人们的生活更美好

  对物质产品,以前人们只要能够满足基本需求即可;在移动互联网时代,随着人们生活质量提升,吃、穿、住、行、购等,更讲究体验和享受。“”造产品,迎来广阔市场。

  2018年,湖南的“”造产品和场景应用,井喷似呈现在人们面前。

  自动“识别”消费者,根据消费者性别、年龄、购物习惯等,精准推送食品——长城金融研发的智能售货机,能够“建设性”地告诉人们“吃什么”。

  几秒钟精准量身,1分钟试穿几十套衣服,最快2小时拿到成衣——湖南苏科智能科技有限公司通过智能化攻关,解决了人们“穿什么”的难题。

  1天搭建,3天内装,总共花4天时间就能盖栋楼——远大住工的装配式建筑生产技术,让盖房子像搭积木,既快速又环保。

  蓝思科技的盖板玻璃,让智能手机既美观时尚又“黑科技”十足;湖南孚利购的无人便利店,已深入长沙寻常街巷;湖南超能机器人的幼儿服务机器人,让医院、学校等场所的幼儿服务更贴心……

  借助信息化、数字化技术,越来越多的智能化场景,在三湘大地出现;各种各样智能小物件“飞入寻常百姓家”;“”造生产的大装备,更在农业生产、工业生产中发挥出超能力。

  铁建重工自主研发的智能化采棉机,北斗导航、自动灭火、一键卸棉,工作效能是普通采棉机的2倍,1天采棉量顶得上1200名采棉工人的采棉量。

  中联重科生产的高端智能4.0工程机械产品,性能稳定、作业精准,还有“大脑”、能感知、会思考,客户点赞“好用又好管”。

  ……

  2018年,我省共评定首台(套)重大技术装备106台(套),安排奖励资金5000万元。这些装备大多都是湘企自主研发的高度智能化产品,在各自领域内发挥着“一机在手,质效我有”的威力。

   ”造工厂,集企业智能化之大成

  为打造“智慧衡钢”,从今年2月开始,华菱衡钢着力建设智能生产管理、智能运营管理、智能大数据分析3大平台,打造“产销一体、管控衔接、三流(物流、信息流、资金流)同步”的信息系统。

  12月22日,记者走进华菱衡钢生产车间,钢管外表缺陷智能检测、钢管逐支跟踪、自动打包等智能化项目已经运行实施。尘埃飞舞、噪音聒耳的传统炼钢情景,已毫无踪影。

  “智慧衡钢”项目组副组长戴耀辉介绍,2018年衡钢实施的智能制造项目有12个,其中“180PQF无缝钢管智能工厂改造”,成为钢管行业唯一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

  2018年,湖南有7家企业的项目,获评国家级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2015至2018年,全省累计有16家企业列入全国智能制造试点示范项目,位居中部6省第二位。

  2015至2018年,全省累计获评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27个,在中部6省中排首位。仅2018年,就有6家企业获得国家智能制造标准化和新模式项目支持。

  长沙,无疑是智能制造领域的一道亮丽风景,拥有国家智能制造试点示范及专项项目27个,总数居全国省会城市第一。

  智能制造项目多以智能工厂或智能生产线为载体,是整个企业智能化的集成,实现了生产的自动化、精益化。

  三一集团的18号工厂,是亚洲最大的智能化制造车间,号称“最聪明的工厂”。

  走进18号工厂,很少见到作业的员工,只见电弧闪耀、机器臂飞速舞动,精巧焊接按程序完成;物料配送、仓储都是无人操作。

  在这个车间,下线1台挖掘机只需5分钟,生产1台泵车只要1小时。

  智能化生产,加快了产品生产速度,也大大提升了产品检测、质量分析的精准度。

  长城金融通过数字化车间建设,让产品交付周期从2014年的58天,缩短为现在的28天;安装合格率由88%提高到97.7%。

  博世汽车按照工业4.0标准建设的第九代防抱死马达生产线,与传统生产线相比,生产效率提高30%以上,质量损失减少30%,换型时间减少30%。

   ”造产业,驱动湖南高质量发展

  中车时代研发的“智慧公交”,近日驶上了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的测试公路。

  在这条测试公路上,红绿灯会“说话”,车与车之间能“对话”,通过车载传感器等装置,电子信息、移动通信、人工智能等技术与汽车有机融合。

  湘江新区智能系统测试区2018年6月开园,包含12公里测试里程、78个测试场景,是全国场景最丰富、配套最齐全的智能系统测试区。

  这是湖南智能网联汽车产业强势崛起的表现。

  湖南把智能制造作为牵引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牛鼻子”,努力推进经济高质量发展。

  传统产业借助智能化、数字化得以“换道超车”。如工程机械产业,通过产品换代升级、工业互联网搭建等,2018年迎来行业寒冬后的第一个爆发增长期;在即将到来的2019年,湖南打造的世界级工程机械展会,将以“智能化新一代工程机械”为主题,以“”造作引领,展示工程机械之都的风采。

  新兴智能产业,如工业机器人、北斗导航、人工智能、智能驾驶等,正集聚成势,已成为湖南经济发展的重要力量。

  2018年,以智能制造为核心和主攻方向,全省各地的智能制造研究院、新材料研究院、机器人研究院等公共平台,次第诞生。智能制造的“长沙模式”、株洲“动力谷”、湘潭“智造谷”等,在全国甚至全球崭露头角。

  长沙智能制造研究总院发布的《2018长株潭衡智能制造发展白皮书》显示,智能制造加速推进新型工业化,湖南在协同创新平台建设、智能制造模式创新、工业结构调整和转型升级、示范企业和样板工程形成、工业互联网基础建设5个方面,取得明显成效。

  以长株潭衡城市群为智能制造主力军,湖南逐步形成了以长沙为区域示范、以新兴优势产业链为抓手、以龙头企业为突破口的智能制造发展模式。

  产业智能化,智能产业化,湖南正在智能制造赛道上加速奔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