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炼红赴浏阳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时强调
奏响转型创新发展最强音 加快挺进全国三十强
记者 陈怀旭 向熙 报道
10月22日,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赴浏阳市调研经济社会发展情况,他强调,浏阳市要奏响转型创新发展的最强音,加快挺进全国三十强。
今年以来,浏阳市积极顺应经济发展新常态,深入实施“交通融城、产业兴城、人才活城、生态美城”战略,统筹抓项目、促转型、推改革、转作风、惠民生,1到9月,主要经济指标实现了平稳较快增长,经济社会蓬勃向上。
逆势上扬的背后是一大批优质项目的落地浏阳,今年浏阳共铺排163个重点建设项目,年度总投资达到275.1亿元,开工率超过90%。特别是金阳大道、西北换线、浏中文公路、大围山旅游干线等12个重点交通项目的强力推进,形成浏阳“对外大开放、对内大循环”的交通格局,为县域发展打下了坚实基础。正在建设的金阳大道成为了浏阳联通长沙的又一大通道,项目仅用半个月就完成了全线征地拆迁工作。易炼红充分肯定了浏阳强力推进项目建设的有力举措,他说,今天项目就是明天的发展,要把项目作为助推转型创新发展、助推县域 经济做强的最有效的抓手,一刻也不能松,确保完成今年的项目建设目标。
经济持续繁荣与基础设施不断完善,也为浏阳的城镇提质增添了强劲动力,工业重镇、旅游新镇、文化名镇、边贸强镇纷纷涌现,“一轴三带”的城镇发展格局将浏阳城乡串联在一起,激发出澎湃的发展活力。靠近浏城北部的集里桥社区,店铺林立、商贸繁荣,教育卫生机构齐备,凝聚起旺盛的人气和商机。66岁的汤华芝从2008年搬到社区居住,他说,社区的环境越来越好,服务的功能越来越多,社区干部说得起话、办得成事,成为了老百姓的贴心人。
集里桥社区居民汤华芝:“像他们不管小区反映什么问题,他们都来得及时,有的领里纠纷,书记主任,领导亲自来,不管什么时候,晚上就晚上来调解。”
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只要为老百姓真心实意办实事办好事,就会得到老百姓的认同,就会在群众当中有威信,说话就有人听。”
易炼红说,各级党委政府和领导干部要牢固树立民本的执政取向,把人民群众的利益摆在高于一切,重于一切的位置,作为我们想问题、办事情、做决策的根本取向,以发展的实绩,让城乡居民感受到更加真切的全面小康。
调研中,易炼红说,今年来浏阳的经济增长来势好,城乡面貌变化大,民生事业得到进一步改善,值得充分肯定。但是也要看到,浏阳仍然面临着再振雄风、提速发展的机遇和挑战,他强调,浏阳市要奏响转型创新发展的最强音,加快挺进全国三十强。
一、要以产业转型推动经济升级。加快推进制造业的高端化,把生物医药、电子信息、新材料、节能环保等新兴产业做大做强,把烟花鞭炮等传统产业提质,落实集约化、专业化、机械化、信息化和安全型、环保型的要求;加快推进服务业的高端化,瞄准打造省会次中心和湘鄂赣边中心城市的目标,全面提升现代物流、现代金融、现代商贸;加快推进现代农业的高端化,农产品加工业、花卉苗木等提质增效,把农产品加工园,做出规模、做出特色、做出品牌。
二、要以更高的规划建设管理水准推动城乡品质倍升。规划要高起点、一体化,按照省会次中心的标准,高标准、高品质构建“一轴三带”的城镇发展格局,推进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建设要高质量、现代化,推动中心镇、重点镇的建设以及园区的产城融合建设,把浏阳的一路一街、一楼一景、一砖一瓦打造成为“美丽浏阳”的一张张名片和一个个标志;管理要严要求、精细化,把最严厉、最精细、最到位的城市管理落到实处。
三、要以民生为先为大为要推动建成全面小康。要办好民生实事,增强群众的认同感,让民之所需,就是政之所为,让群众看到实实在在的行动和变化;要创新社会治理,提升社会的和谐度,坚持法治化,推动基层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建设再上新台阶;要守住安全底线,确保发展的可持续,要始终绷劲安全生产这根弦,真正做到在时间和空间上都不留空白、不留死角。要做好信访工作,依法依规依政策,带着责任、感情,创造性地做好信访工作。
四要以更严的要求、更硬的措施推动干部队伍建设。要从严管干部,自觉适应作风建设新常态,对“为官不为”的现象加以整治和管束,形成一心一意谋发展、聚精会神抓党建的良好局面;要着力夯实基层基础工作,把功夫下在抓落实上;要全面深化改革,在改革创新中把视野打开、把思想放开,创造更多可复制、可推广的成功经验。
市领导陈献春、曹立军、刘明理参加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