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书《时评之道》正式发布 集纳红辣椒评论十年研讨精华

08.08.2015  22:10


(8日上午,《时评之道——红辣椒评论编辑写作研讨精选》发布会在长沙举行。)


(红网副总编辑、《时评之道》主编杨国炜讲述了新书策划的意义和编写过程。)

  红网长沙8月8日讯(时刻新闻记者 陈宗昊)今天上午在长沙举行的第十届红辣椒评论佳作颁奖暨时评研讨会上,新书《时评之道——红辣椒评论编辑写作研讨精选》正式发布。红网副总编辑、该书主编杨国炜讲述了新书策划的意义和编写过程。
  
  红辣椒评论是红网主办的网络时评栏目,曾获得过第十七届中国新闻奖一等奖——新闻名专栏奖等多个奖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已经形成了“年度佳作评选”、“全国时评研讨会”、“时评聊吧”三位一体的发展模式。
  
  作为红辣椒评论十年佳作评选的精品回顾,《时评之道》共分为四个部分,即“论道说法”、“辣评基因”、“理论研究”、“历届作品点评”。“论道说法”围绕如何做更专业的评论展开,通过整理多届研讨会精华,旨在通过业内人士的探讨发言,为做更专业的评论做出有益探索。“辣评基因”则讲述了红辣椒评论成长提高的历程,一方面对编辑札记进行提炼,展示宣告标准、编辑流程与态度,让时评作者和读者对红辣椒评论有更深层次了解;另一方面则展示了时评作者对红辣椒评论发展提出的意见建议。“理论研究”则搜集整理了专家学者、资深媒体人以及高校学子以红辣椒评论为研究对象的论文。“历届佳作评选”公布了历届获奖名单以及评选时评委的部分精彩点评。
  
  中国人民大学新闻学院副教授马少华在该书序言中,以《红网的评论贡献了什么》为题。马少华写道:“从议题和论据的专业性角度来说,红网的评论——‘红辣椒’算不上当代中国媒体评论中的高端品牌;但它却不仅仅是一个发表时评作品的普通的网络空间。十几年间,它不仅汇聚了全国29个省、市、自治区的作者的作品,也吸引了各地的评论作者、评论编辑和高校教员,大家围绕着红网,形成了一股持续地探讨评论写作的业务空气。这是中国评论界少有的现象,具有独特的凝聚力和辐射力。用一句大白话说——红网有人气儿。
  
  杨国炜介绍,早在2013年他便有了编辑出版《时评之道》的想法,经过一年多的资料搜集整理,与历年红辣椒评论佳作评委、获奖作者的沟通,确定了该书的大体内容。主要围绕红辣椒评论一年一度的时评研讨会主题进行编写,融入了社会各界对红辣椒的评价、评论作者的写作感悟、栏目编辑的札记等,方向是为广大时评写作者提供一些有益的方法技巧与启发。“可以说,基本上实现了我们的预期目标。
  
  “编辑出版《时评之道》的目的,也在于希望能尽最大努力体现十多年来评委、作者的建议和社会评价,编一本有历史沉淀感的,且对广大作者有所帮助的时评精品读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