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1月1日至2月20日湖南省安全生产形势分析
一、1月份全省安全生产基本情况
全省累计发生各类安全生产事故1979起,死亡165人,受伤804人,事故共造成经济损失3940.5万元(省消防总队按新口径统计消防火灾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与去年同期比较,事故起数增加234起,上升13.4%;多死亡24人,上升17%;多受伤191人,上升31.2%。
(一)各类事故行业(领域)、地域分布情况
1 、工矿商贸
全省工矿商贸企业发生伤亡事故19起,死亡26人,同比增加9起15人,分别上升90%和136.4%。
煤矿: 发生伤亡事故4起,死亡4人,同比增加1起,死亡人数持平。其中郴州市发生煤矿事故2起,死亡2人;长沙、永州各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非煤矿山: 发生伤亡事故5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3起4人,分别上升150%和200%。其中衡阳市发生事故1起,死亡2人;湘潭、常德、张家界、湘西州4地区分别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建筑业: 发生伤亡事故4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3起4人,分别上升300%和400%。其中长沙市发生事故3起,死亡4人;湘西州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烟花爆竹: 发生伤亡事故4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3起4人,分别上升300%和400%。其中长沙市发生事故2起,死亡2人;益阳市发生事故1起,死亡2人;衡阳市发生事故1起,死亡1人。
工商贸其它: 发生伤亡事故2起,死亡6人,同比减少1起,下降33.3%;多死亡3人,上升100%。冶金、机械等8大行业1月份未发生事故。
2 、消防火灾
发生事故1343起,死亡10人,受伤3人。其中生产经营性消防火灾事故287起,死亡4人。其中长沙市死亡7人(含4名生产经营性消防火灾事故死亡人员);湘西州死亡2人,娄底市死亡1人。
3 、道路交通
发生事故598起,死亡115人,同比增加230起15人,分别上升62.5%和15%。其中生产经营性事故113起,死亡27人。事故死亡人数主要集中在长沙、常德、衡阳,高速公路发生事故58起,死亡46人。
4 、铁路运输
发生事故19起,死亡14人,同比减少4起5人,分别下降17.4%和26.3%。
危险化学品 、 水上交通、农业机械 未发生伤亡事故。
(二)各地区事故情况
长沙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526起,死亡31人,同比增加65起13人,分别上升14.1%和72.2%。其中,建筑施工、烟花爆竹、道路交通3行业同比分别多死亡4人、2人、8人。1月份长沙未发生较大事故。
株洲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14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9起,上升8.6%;少死亡5人,下降62.5%。1月份株洲未发生较大事故。
湘潭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24起,死亡7人,同比减少1起,多死亡5人,上升250%。其中发生工商贸其它较大事故1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1起5人。
衡阳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21起,死亡11人,同比增加36起5人,分别上升42.4%和83.3%。其中,非煤矿山、烟花爆竹、道路交通3行业死亡人数同比增加。1月份衡阳未发生较大事故。
邵阳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74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39起5人,分别上升111.4%和500%。其中道路交通同比多死亡5人。1月份邵阳未发生较大事故。
岳阳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02起,死亡7人,同比增加32起2人,分别上升45.7%和40%。其中,道路交通同比多死亡3人,且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同比增加1起3人。
常德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36起,死亡10人,同比减少4起4人,分别下降2.9%和28.6%。1月份常德未发生较大事故。
张家界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47起,死亡1人,同比增加10起1人。其中非煤矿山同比多死亡1人。1月份张家界未发生较大事故。
益阳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06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12起6人。其中烟花爆竹、道路交通同比分别多死亡2人、4人。1月份益阳未发生较大事故。
娄底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36起,死亡5人,同比减少1起1人,分别下降2.7%和16.7%。1月份娄底未发生较大事故。
郴州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149起,死亡4人,同比增加11起2人,分别上升8%和100%。其中,煤矿同比多死亡2人。1月份郴州未发生较大事故。
永州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74起,死亡6人,同比增加3起,上升4.2%;少死亡1人,下降14.3%。1月份永州未发生较大事故。
怀化市 共发生各类事故223起,无人员死亡,同比增加5起,上升2.3%;少死亡1人,下降100%。1月份怀化未发生较大事故。
湘西州 共发生各类事故70起,死亡8人,同比增加21起5人,分别上升42.9%和166.7%。其中,道路交通、非煤矿山、建筑业同比分别多死亡4人、1人、1人。1月份湘西州未发生较大事故。
二、今年以来全省安全生产较大、重特大事故情况
(一)各类较、重、特大事故总量
截至2月20日,全省发生较大事故7起,死亡38人。未发生重特大事故。其中1月份发生较大事故4起,死亡15人,同比增加3起12人,分别上升300%和400%。
(二)较大事故分布情况
1 、按行业和领域分布
工商贸其它 1月份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5人,同比增加1起5人。
道路交通 共发生较大事故6起(其中1起为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事故),死亡33人。其中1月份同比增加2起7人,分别上升200%和233.3%。
2 、按地区(单位)分布
湘潭市 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5人。
岳阳市 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
永州市 发生道路交通较大事故1起,死亡9人。
株洲市 发生非生产经营性道路交通较大事故1起,死亡3人。
高速公路 发生较大事故3起,死亡18人。
三、存在的问题
1月份,为确保全省人民度过一个平安、祥和的春节,省安监局以非煤矿山、烟花爆竹、城市工业灾害防治等为重点,进一步加强安全监管执法检查;特别将烟花爆竹安全作为公共场所安全隐患排查治理的重中之重来抓,组织五部门深入一线明查暗访,有效遏制了群死群伤事故发生。 1 月 1 日 -2月20日全省未发生重大及以上事故,同比减少2 起 28 人。 但少数地方政府和部门未严格落实监管责任, 1月份我省生产安全事故四项指标均同比上升,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一) 1 月份全省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同比大幅上升
与去年同期比较,1月份全省安全生产四项指标均同比上升,其中事故起数同比增加234起,上升了13.4%;多死亡24人,上升了17%;多受伤191人,上升42.9%;多损失1182.6万元,上升了42.6%。工矿商贸6行业中,除煤矿死亡人数持平、危化品无人员死亡外,其它4行业死亡人数均同比上升;道路交通同比多死亡15人。两者是拉动全省事故起数和死亡人数上升的主要因素。同时, 2013年除夕较2012年除夕推后了17天(2012年除夕是1月22日),大部分企业包括矿山1月份仍处于抓生产、抢进度阶段,至2月初才停产休假,春节时间的推后对1月份事故同比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二)工矿商贸、道路交通等重点行业领域安全生产形势严峻
1月份,全省发生较大事故4起,同比增加3起12人,分别上升300%和400%;4起较大事故主要集中在道路交通和工矿商贸领域中,其中工矿商贸领域中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5人;道路交通发生事故3起,死亡10人。工矿商贸领域中,4行业死亡人数同比升幅均等于或高于100%,其中非煤矿山同比多死亡4人,上升200%;5家事故单位中,锰矿2家,铁矿、金矿、石膏矿各1家;5起事故中,冒顶片帮3起,高处坠落和坍塌各1起。建筑业同比多死亡4人,上升400%;4起事故中,长沙地区发生3起。烟花爆竹同比多死亡4人,上升400%;4起事故中,长沙浏阳市发生2起。工商贸其他同比多死亡3人,上升100%;发生较大事故1起,死亡5人。道路交通同比多死亡15人,上升15%,其中较大事故3起,死亡10人,同比增加2起7人,分别上升200%和233.3%。
(三)非法违法事故有所反弹
工矿商贸领域内,发生非法违法较大事故1起、一般事故3起,详情如下:
1. 1月28日10时45分左右,湘潭市岳塘区荷塘乡清水村石灰组一村民在新建楼房后面非法装置储油罐池,在进行焊接作业时,储油罐内柴油燃爆,造成5人死亡,2人重伤,3人轻伤。
2. 1月24日16时左右,郴州市永兴县便江镇向阳煤矿发生一起窒息事故,造成1人死亡。煤矿安全生产许可证于2012年2月28日已过期,目前煤矿正在整合技改之中。
3. 1月24日12时25分左右,衡阳市衡山县石膏矿三工区(2009年5月停产,2009年9月被政府关闭)4人下井维修水泵电机后在升井过程中,因付绳突然断裂,导致提升系统灌笼倾斜,造成2人死亡。
4. 1月9日11时30分左右,益阳市安化县大福镇金鸡村发生一起非法生产烟花爆竹作坊爆炸事故,造成2人死亡。
(四)多数地区死亡人数同比上升,且部分地区升幅较大
1月份,除株洲、常德、娄底、永州、怀化5地区死亡人数同比下降外,其他9个地区死亡人数均同比上升。其中邵阳市同比多死亡5人,上升500%;湘潭市同比多死亡5人,上升250%;湘西州同比多死亡5人,上升166.7%;郴州市同比多死亡2人,上升100%;衡阳市同比多死亡5人,上升83.3%;长沙市同比多死亡13人,上升72.2%。
四、下一阶段工作建议
要严格落实2月16日局长办公会议精神,持续深入推进安全生产“打非治违”,紧紧围绕重点行业领域非法生产经营建设单位坚决取缔、企业违规违章行为治理取得明显成效、非法违法行为导致的事故大幅下降的目标,突出矿山、水上交通、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重点领域,把握宣传发动、排查摸底、集中整治、巩固提高等关键环节,切实加强组织领导,强化县乡政府“打非”属地责任和企业治违主体责任,严格行政问责和监管执法,确保“打非治违”工作落到实处、取得实效。要大力加强节后复产验收工作,以煤矿、非煤矿山、危险化学品、烟花爆竹、建筑施工等为重点,迅速组织力量,深入基层和企业,强化监管执法,严把复产验收关,坚决做到不安全、不复产,严防在复产复工过程发生生产安全事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