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湖南 新征程
10月19日下午,人民大会堂湖南厅暖意浓浓。党的十九大湖南代表团的代表们,围绕着习近平同志的报告,继续展开热烈讨论。
根据大会的安排,当天的会议向中外记者开放。来自人民日报、新华社、中央电视台、香港凤凰卫视、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等65家中外媒体的近百位记者,早早地就在会场里架设好长枪短炮,抢占有利位置。
16时20分许,代表们讨论发言一结束,正式进入记者提问环节。进入新时代的新湖南,将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有哪些新作为?记者们纷纷举手,争抢宝贵的提问机会。
依靠创新和开放赢得发展主动权
去年召开的省第十一次党代会,开启了湖南创新引领开放崛起的生动实践,来自人民日报和美国侨报的记者,不约而同把目光聚焦到这一战略上来。
“湖湘文化具有‘心忧天下、敢为人先’的精神特质,这就包含着创新基因,开放在湖南也有历史渊源。”杜家毫说,之所以提出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这既是贯彻落实新发展理念的具体举措,也切合湖南实际,更符合十九大报告精神。
杜家毫介绍,当前,湖南已制定了实施创新引领开放崛起战略的具体行动计划。抓创新,重点就是从科技创新、产品创新、文化创新、管理创新四个方面突破。抓开放,就是充分发挥湖南“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更好地学习北上广经验,优化经济环境;对接500强企业,提升产业链;借鉴自贸区经验,建设开放平台;依托900多万在外湘籍人士,引老乡、回故乡、建家乡;主动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加快“走出去”“引进来”。同时,通过实施“芙蓉人才计划”,更好地引才、聚才、用才。
“创新和开放,犹如驱动湖南发展的车之两轮、鸟之两翼。我们将紧紧依靠创新和开放,赢得发展主动权。”杜家毫表示。
在回答美国侨报记者关于湖南下一步如何深化对外开放的提问时,许达哲说,习近平同志把湖南定位为“一带一部”。近年来,随着高铁等交通基础设施的完善,国家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跨越,“一带一部”的区位优势真切地凸显出来,“过去很多只有沿海能干的事情,现在湖南这个内陆省份都能干”。
许达哲介绍,下一步,湖南将认真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发挥优势推动中部地区崛起”要求,充分发挥“一带一部”区位优势,更积极地融入国家“一带一路”建设,努力让‘湘字号’工程机械、高铁装备、新材料等优势产能和企业走到世界各个国家去,让湘欧快线等贸易渠道越来越畅通。通过共建泛珠区域高铁经济带,进一步密切同粤港澳大湾区、长江经济带的联系。积极与央企对接合作,发挥各自优势,携手拓展国际市场空间。
洪水中,湖南各级党组织通过“入职大考”
水情,是湖南最大的省情。新华社和凤凰卫视记者所关注的话题,也都跟水有关。
“今年湖南遭遇了历史罕见大洪水,湖南各级党组织在换届后经受了一场入职大考,表现出了强大的凝聚力、战斗力。请问湖南在加强党的建设方面有哪些举措?”新华社记者把问题抛给了杜家毫。
“在今夏这场特大洪水中,广大新闻媒体朋友不惧艰险,对湖南抗洪抢险进行了全方位报道,为我们打赢这场硬仗创造了良好舆论环境。首先我要代表省委、省政府向你们表示衷心感谢。”杜家毫介绍,面对这次历史罕见的特大汛情灾情,省委号召全省各级党组织把党旗飘扬在最危险、最艰难的地方,许多党员干部都冲锋到了防汛抗灾第一线,甚至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全省各级党组织特别是刚刚实现村支“两委”换届的基层党组织,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经受住了这场入职大考。夺取防汛抗灾最终胜利后,许多群众都深有感触地说,关键时刻还是共产党靠得住,还是共产党员靠得住。
杜家毫说,通过这场考验,也让我们更加深刻感受到,要办好中国的事情,党的领导是最可靠的保障;通过这场考验,也更加凸显了党的建设特别是基层党组织建设的极端重要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就是党的领导。我们将持之以恒加强党的建设,全面推进从严治党,充分发挥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的先锋模范作用,让鲜红的党旗高高飘扬在三湘大地上。
对于凤凰卫视记者关于湖南水环境保护的措施成效和今后打算的问题,许达哲的回答是,湖南正在贯彻落实习近平同志“共抓大保护、不搞大开发”的重要指示精神,把湘江保护与治理作为“一号重点工程”,并向洞庭湖环境综合治理延伸,带动“一湖四水”的生态环境保护和治理,切实承担修复长江生态环境的重要责任。
谈及努力的重点,许达哲介绍,湖南一方面将加快治水项目和行动的实施,大力从源头上整治水环境的突出问题,抓好“三个覆盖、两个提高”,即园区的污水处理设施要全覆盖、建成区黑臭水体治理要全覆盖、养殖粪污处理要全覆盖;提高农村自来水的普及率、提高生活垃圾无害化的处理率。另一方面,将坚决把普及河长制落实到位,层层压实省市县乡村各级责任,做到坚决杜绝向江河直排不达标的废水,久久为功,擦亮绿水青山这张湖南名片。
推进“三个着力”,湖南牢记嘱托
着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着力加强保障和改善民生工作、着力推进农业现代化,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去年全国两会参加湖南代表团审议时对湖南的殷殷嘱托。一年多时间过去了,湖南推进“三个着力”成效显著。
中央电视台记者十分关注的是“民生一号工程”——精准扶贫,她从电影《十八洞村》谈起,想了解湖南这些年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取得的成效。
“2013年11月,我陪同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十八洞村,亲耳聆听了总书记提出的精准扶贫重要战略思想。”杜家毫说,从“发展生产要从本地实际出发”到“基本公共保障要全覆盖”,再到“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是他长期在基层工作的经验积累,也是在中央领导岗位上经常到基层调研,对农村情况长期观察和深入思考得来的,是从实践中得来的。过去几年,我们就是坚决贯彻总书记精准扶贫重要思想,每年以减贫100万人的速度推进脱贫攻坚。我们完全有信心、有能力在2020年前实现贫困县全部摘帽、贫困村整体退出,决不落下一个贫困户。
“精准扶贫需要社会各方面参与,形成合力。最近我们一家民营企业在十八洞村开办了山泉水厂,不仅企业有收益,还带动了当地贫困村民脱贫致富,壮大了村级集体经济,真是一举三得。”杜家毫向在场媒体朋友分享了这一喜讯。看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州委书记叶红专代表和这家企业的党委书记陈志强代表都在代表团中,杜家毫在简单介绍后,把发言的机会留给了他们。
经济日报记者则着重关注湖南正在推进的转型升级,他向许达哲了解湖南今后在这一领域将如何发力。
“要推动转型升级,必须遵循新的发展理念。”许达哲说,湖南正在开展“贯彻发展新理念转型升级补短板”讨论活动。发展的理念对了,才能认准优势加以放大,看清问题补齐短板,找准方向突出重点,才能真正提升发展的质量和效益。湖南将认真落实十九大报告提出的“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要求,继续着力推进“三去一降一补”,同时,坚持以创新为发展的基点,实施一系列更有力的奖补政策、改革措施,引导全社会加大科研投入,积极发展战略性新兴产业,在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深度融合中、军民融合深度发展中不断培育新业态、新模式。
轨道交通是“湖南制造”的一张靓丽名片,来自高铁科研领域的丁荣军代表,还就湖南轨道交通产业发展,回答了意大利《24小时太阳报》记者的提问。
创新的湖南,彰显着自信;开放的湖南,吸引更多期待的目光。2个多小时转瞬即逝,开放日结束时,许多媒体记者都纷纷伸出大拇指为湖南点赞,祝愿新湖南在新征程中踏浪前行,再创辉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