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晃:借助产业扶贫 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万元
现场进行黄牛养殖技术培训。
位于青山绿水中的侗藏红米稻种植基地。
新晃现有建档立卡贫困户中,具备劳动能力的家庭有9782个,涉及贫困人口33197人。新晃将他们列为产业精准扶贫的主要帮扶对象。通过多年不懈努力,具有地方特色的养殖业、种植业、林业、旅游业等扶贫主导产业已初具雏形。一批贫困户因地制宜,根据自然资源优势和自身条件合理选择适合本地发展的产业,逐步实现了脱贫。
新晃计划,不但要在2018年实现全县脱贫,还要借助产业扶贫项目,争取到2020年,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000元。
潇湘晨报记者 肖洋桂 通讯员 杨彬 新晃报道
药材种植拓宽群众脱贫路
“种了两分地,得了1000多斤,卖了2000多元,比以前种稻谷赚钱多了。”1月3日,在新晃众力中药材种植专业合作社举办的中药材种植培训会上,种了一辈子稻谷的禾滩镇龙洞村姚茂根老人高兴地说。姚茂根老人于2016年4月以土地和劳力入股的形式,由合作社提供种苗、技术和肥料,第一次尝试着在自家田里种了两分地的紫玉淮山。七个月后,姚茂根收获了1000多斤紫玉淮山。
2016年来,新晃县按照“公司+合作社+贫困户”产销模式,积极发展“订单中药材”种植,合作社通过与企业签订中药材种植收购合同,贫困户只需要提供土地和劳力,实行保价回收,减小农户种植风险,极大地调动了农户的种植积极性。
2016年来,新晃县通过引导成立中药材专业合作社,促进中药材产业良性发展,形成了中药材种植、技术推广、收购、销售等环节综合开发的良好格局,切实拓宽了群众精准脱贫之路。
光伏发电甩掉贫困村帽子
街上村位于凉伞镇西北部,属于市级贫困村。由于山多地少,村民种植粮食作物产量不高,集体经济薄弱。2016年,怀化市政协扶贫工作队通过光伏发电模式推动本村集体经济发展,增加贫困村集体收入,甩掉贫困村的帽子。街上村太阳能光伏发电建成装机102KW光伏电站,安装太阳能电池板400余块。
据介绍,光伏发电产业有效使用年限至少20年,年光照平均每天6小时,平均每天发电210度,每年可发电76650度。
2017年新晃通过公开招标的方式,预计投资2600余万元,在新晃县中寨镇省溪村、鱼市镇团溪村等56个贫困村建设光伏发电,预计在6月30日前实现并网发电。
产业模式探索“公司+农户”模式
据介绍,新晃制定了产业精准扶贫规划,并出台产业发展扶贫项目扶持标准,推动产业扶贫,并通过各种农业经营主体带动贫困群众增收。通过村支两委积极引导贫困群众,将资金入股到产业发展中按股分红。
以龙头企业带动,探索“公司+农户”等合作模式发展产业,如贫困户将小额扶贫贷款入股小肥牛食品公司的生猪养殖产业,每年按12%保底分红。目前,已投资2490.65万元,帮扶700户2769人,人均可实现年增收1020元以上。以合作社、种养大户带动,鼓励贫困户以劳动力参与产业开发项目,在获得报酬的同时又学到了技术,进而自己发展产业。以园区带动,把发展园区经济作为带动农民脱贫的重要手段,初步形成以矿产品精深加工、特色农产品加工、生物医药、金属材料为主导的新型工业体系。贫困户通过进厂务工实现家门口就业,家门口脱贫。目前,新晃全县共有3万余户参与以上模式。
基本县情贫困县不“贫瘠”
新晃是湖南最西部的县市之一,但县内外交通条件比较便利。湘黔铁路、320国道、沪昆高速公路穿境而过,沪昆高铁过境新晃并设站,高铁到长沙约两小时车程,县城距芷江机场和铜仁机场分别只有40分钟、1小时车程,县内通达通畅率均为100%。
新晃资源有限但特色鲜明。新晃自然条件较差,地处云贵高原苗岭余脉延伸末端,山区地形交错,旱涝易发。但特色比较鲜明,用一句话概括,就是“六个一”(即一石、一牛、一树、一米、一泉、一镇)。“一石”即重晶石,储量达4.5亿吨,为全国特大优质矿床;“一牛”即新晃黄牛肉,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树”即右旋龙脑樟,是新晃县独有资源,其天然冰片提取技术获国家专利,新晃龙脑也是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一米”即侗藏红米,是湖南省唯一入列中国重要农业文化遗产名录的遗产项目,正在扩大基地种植面积;“一泉”即八江口温泉,水质优良,环境优美;“一镇”即龙溪古镇,是历史上沅江上游有名的古商埠。
未来规划带动贫困户2500户
新晃计划,通过“三个一批”(即兴旺一批产业、做强一批产品、培育一批主体)的做法,达到脱贫一方农民的目标。产业精准扶贫具体发展目标包括:养殖业方面,以新晃黄牛、凉伞花猪和贡溪土鸡三个地方特色品种养殖为主,到2020年,全县养牛达到16.5万头,养猪达到4万头,养鸡达到45万羽的规模,总产值达到21亿元以上。带动贫困户6500户,人均增收650元/年以上。种植业方面,大力发展蔬菜、水果和侗藏红米三个项目,到2020年,全县蔬菜种植面积达到1.2万亩以上,水果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侗藏红米种植面积达到1万亩。带动贫困户1400户,人均增收600元/年以上。林业方面,重点发展中药材种植和生态林业两个项目,到2020年,全县中药材种植面积达到2万亩以上,新增造林面积6万亩(其中退耕还林坡耕地造林1万亩),新增森林抚育4万亩,实现全县森林覆盖率达到70%以上。带动贫困户6600户,人均增收450元/年以上。休闲农业与乡村旅游业方面,大力开发森林康养旅游和乡村旅游业两个项目,到2020年,全县旅游总人数达到200万以上,旅游业总产值达到10亿元以上。带动贫困户2500户,人均增收680元/年以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