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玩拍卖乱象:有人称收藏就是开始被骗然后骗人
动辄数亿元的天价宝物如明成化斗彩鸡缸杯惊艳市场,民间鉴宝、拍卖活动也越来越热,似乎文玩拍卖“高烧”难退。毕竟,藏富于民是趋势,随着经济发展,中高收入群体开始具备购买、参拍、收藏文玩的实力。需求在增长,然而供给未必能满足。不少人将“收藏”与“投资”混为一谈,使文玩收藏拍卖领域显现各种怪现象。
其一,梦想“一夜发家”。有些人认为“收藏等于投资,投资必然要有高收益、高回报”,在市场热点较多、热度偏高时,就会出现众人“一哄而起”,幻想“一夜致富”的现象。
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副主任、著名文博专家陈燮君援引已故著名考古学家陈梦家的话,“收藏是花钱买雅兴、买文化的事,不能养家糊口,更不能发财致富”。陈燮君说,人们看到一些收藏家富甲一方,那绝对不是收藏的本意和目的。
其二,低值高估。一些古代器物,虽经研究所和鉴定师考证,其断代和“身份”基本无误,但价格高企,与其自身艺术价值不符。一些动辄上亿元的器物,在拍卖市场上估价已临近“失范”。
台湾著名收藏家曹兴诚指出,近年来对于某些地方新出土的“金缕玉衣”、圆明园“十二生肖兽首”、打捞古代沉船中的外销瓷器等,都有估值偏高、超出其艺术收藏价值的趋势。有的看似在挽救“国宝”,实则自抬身价,扰乱了整个市场。
其三,“指鹿为马”。如几年前闹得沸沸扬扬的“汉代玉凳造假事件”等。业内资深人士向半月谈记者透露,目前国内收藏拍卖市场上确实存在相当一部分赝品。从审美的角度看,有的赝品或高仿品属于“假而美”,蒙蔽了收藏者,同时刺激了市场上追名逐利的心态,进而哄抬价格;相反,也有“真而不够美”的文物古玩,尚未被市场所重视,导致另一种价值和价格背离的情况。
造成当下收藏及拍卖市场过热、“趋利轻义”现象抬头等的原因错综复杂。特别是“一切向钱看”的不良社会习气波及文玩领域,有人甚至提出“收藏就是开始被人骗、中间骗自己、然后去骗人”。
一些从事文玩拍卖行业人士透露,送拍者要为每一件参拍古玩向拍卖行支付几千元的手续费,而每场拍卖少则几件多则数百件拍品。拍卖行只需请个拍卖师、租个场地、印一些拍品目录宣传册,成本很低。
与此同时,个别收藏家、鉴定师术业不精、见利忘义,损害了文玩鉴赏的大环境。
古玉收藏鉴赏家、新浪微博“古玉居”博主张慧说,不能迷信专家,专家一般只在专门领域有研究,不可能是百科全书,如果专家既会看玉器,又会看瓷器杂项,就有问题了。另外,民间藏品得不到重视,很多真品精品也经常被“污”为仿品赝品,这与一些馆院专家的明哲保身心态有关。
据世界华人收藏家大会组委会的不完全统计,目前仅大陆就有民间藏友约8000万之众,但其中真正懂得藏品鉴定的少之又少。
据张慧介绍,曾有一项调查显示,仅古代玉器一项,市场上真品的概率不到1%,但若要找退休专家以个人或拍卖行特聘专家的名义鉴定,一份鉴定证书动辄也要数千元。
一批收藏家呼吁,要让整个文玩收藏及拍卖市场“退烧”,首先要除“心魔”。
据香港文物鉴定专家翟健民回忆,上世纪90年代自己也曾因一时贪念心起,将高仿品错当成真品买入,个人损失上百万港元。一次教训受用终身,如今自己时刻警醒,在这个行当里来不得半点虚假。
复旦大学教授葛剑雄、台湾著名书画鉴评家傅申等曾经提出,收藏的基础是去伪存真,文玩鉴赏一定要有一个“真的标准”,不允许任意妄为。
有“作伪”,就必然有更高层次的“鉴伪”“防伪”,治理“过热”的文玩市场亟待更加完备的法制建构。所谓“真的标准”,需要通过立法修法,完善文玩收藏和拍卖的制度“笼子”,通过对法律的拾遗补缺,保护正当的经济行为和收藏行为;同时,各方应合力营造良好的收藏氛围,提高收藏者修养,真正尊重和传承传统文化。(半月谈记者 许晓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