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季度GDP数据背后的快与不快

31.10.2014  14:16

  中新社北京电  在经济进入“新常态”之下,需要辩证看待发展速度的快与不快,经济运行的变与不变,也需要辩证看待稳增长与促转型、调存量与引增量之间的关系,更需要辩证看待投资与防范政府债务风险的关系等等。所以,在习惯GDP速度回调之时,地方政府要在快与不快之间找到平衡点,在变与不变之间找到结合点;在利与不利之间找到转换点。

  国家统计局近日公布三季度经济数据,尽管“7.3%”的GDP增速数字本身略有寒意,但亮点也闪烁其间——就业、能耗、装备制造、大众消费等数据,显示出中国经济进入了“提质增效”的新轨道,值得点赞。

  新常态下,“唯增长”的数据解读需要转变,动辄悲观的忧患心态更需有个新的改观。在这一过程中,需要辩证看待发展速度的快与不快,经济运行的变与不变,发展过程的新与不新……

  快与不快

  当多年来政府、企业和老百姓共同追逐过GDP高增长之后,突然间在低位逡巡不前,的确令人费解。但我们应该看到,这种下行趋势既是客观形势使然,更是主动战略选择的结果。高层今年频繁提到经济已经进入“新常态”,其基本特征就是中国经济超高速增长时期已告一段落,真正进入了换挡期。

  在“唯GDP论”指挥棒的挥舞下,低水平重复建设导致资源浪费、产能过剩,广受百姓诟病的“雾霾经济”便是这些代价的真实写照,这不仅削弱了经济的健康度,也同样降低了民众的幸福感。

  全面深化改革是个慢工出细活的过程,短期GDP增速下调也是改革阵痛的体现。消化以前刺激政策遗留的产能过剩、债务杠杆以及房地产泡沫的确极为痛苦,但这是倒逼中国走上真正的改革正道、推动经济转型的正确选择。

  变与不变

  2013年,我国第三产业比重首次超过第二产业,达到了46.1%,从刚公布的前三季度经济数据看,第三产业仍继续领跑,且同比增速超过第一、第二产业。

  然而,在经济总量中,与欧美等发达国家第三产业占比超过70%相比,中国第三产业比重仍显不足,第二产业比重过大难题依旧存在,带来最直接的问题是单位GDP能耗较高,对资源需求过强,污染排放等问题严重。快科技成果转化,提高行业标准,推进资源税改革,淘汰落后产能,加大生态环境保护资金投入等一系列举措正在快速推进实施。产业结构调整需要时间,环境治理同样需要时间。只有放下依靠投资拉动地方经济增长的惯性思维,弃易从难地提高技术标准,调整产业结构,才能实现总书记所提出的“既要金山银山,又要绿水青山”的人与自然、经济与社会的和谐发展。

  新与不新

  声名鹊起的“双十一”,被李克强总理赞许为“创造了一个消费时点”。在当前中国经济转型之时,消费潜力的挖掘也正是各方关注的重点。这一以互联网为基础的新业态蓬勃生长,成为助推中国经济“爬坡过坎”的力量之一。

  一台电脑,一根网线,就可以在全世界购物,就可以将产品卖至全世界。这是过去不可想象的事情,而今却都已实现。国内商品市场存在的区域分割问题被互联网牢牢“”住,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区域经济的发展不平衡。

  在相关政策支持下,快递业、物流业等相关产业也得以“联动”发展,使消费市场正从政策刺激的带动模式转型为内生增长模式,从送商品到卖服务,新业态激发了市场活力。在市场需求多样化及个性化之下,也倒逼企业从消费需求上组织生产与营销,一定程度上推动了企业业务流程的改造,提高了企业市场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