板仓书院国学讲座近日邀请教育专家向父母讲述如何教育孩子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7月28日讯(记者 李文婧) “好比学车,孩子的人生必须自己来掌控,父母不能代替他,父母最好把自己当成教练,只有在孩子做得不对的时候,才去及时地帮他刹住车。”7月25日,在板仓书院国学讲座上,来自中国教育学会家庭教育专业委员会高级讲师王一的一席话引发了在场家长们的强烈共鸣。
给孩子最大的礼物是陪伴
“在孩子0到3岁的阶段,父母一定是孩子的陪伴者。这是孩子建立依恋关系的关键期。良好的依恋关系可以带给孩子足够的安全感,帮助孩子发展健全的人格、使孩子在成长的过程中有较强的适应性。” 王一认为,做父母,给孩子最大的礼物就是陪伴。
“都说自己赚钱没时间陪孩子,那么我就问一句:当初追孩子妈妈的时候,约会有没有时间?”王一说,很多人都会回答“有”,因为这很重要!“所以,最重要的事情一定有时间做!”
对于那些工作繁忙、经常出差,或者长期不能和孩子相处的年轻父母,王一提醒说:“0岁到3岁的孩子,如果父母长期不在身边,很容易让孩子产生自我封闭、退缩等问题。”
“再忙也要抽出时间来陪孩子,没有替代的方案。”他建议出于无奈长期在外工作的父母们,多和孩子多视频、多聊天。“因为孩子连父母都不亲,他就不会学会爱他人。”
通过“四镜”激发孩子的潜力
世界冠军需要优秀教练,孩子的成长也需要。王一认为,做个教练式父母,摆脱主观、权威的态度,克制冲动的情绪。这样做,教育孩子将会成为一件轻松、快乐的事情。
“拿学车来打比喻,方向盘就是孩子的兴趣和目标,刹车便是生活中的习惯和规矩,而油门则是动力和自信。”王一建议,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家长要把握好孩子的方向,多鼓励孩子,给孩子以动力,并让孩子拥有良好的习惯。
“要让孩子好好成长,父母要学会通过‘四镜’观子。通过望远镜,为孩子看远一些,从而去引导孩子;学会用放大镜,放大孩子的长处;用显微镜,看到孩子的潜能;但注意不要用美容镜,放大孩子的短处。”在他看来,每个孩子都是上天赋予的艺术品,若你能欣赏并激发孩子的潜力,那么每个孩子都能散发自身独特的光芒。孩子将从大人的眼光中,看到自己、认识自己、发展美好的自我。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