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点”支撑 驱动全面发展 ——五论贯彻落实省委十届十五次全委(扩大)会议精神
依托国家级新区、国家级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和各类特色园区,形成多个基础扎实、实力雄厚、特色明显、产城融合的新增长点。这种散布全省的新“增长点”,与“一核三极四带”互为依存、互为呼应,一道构成未来湖南经济发展的“全景图”。
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依旧是湖南最大的省情,加快发展是湖南的大局、大势。既要保持一定的增长速度,继续做大经济总量,又要依托各地资源禀赋、区域特点,加快传统产业转型升级,培植新的经济增长点,增加发展的支撑力度,增高总量和质量的托底厚度,促使湖南经济获得行稳致远的巨大动力。
湖南国土面积大,各地资源禀赋不尽相同,区域发展梯次明显,蕴含着巨大的空间发展潜力。将潜力变为牵引发展的动力,就必须着力用发展新空间培育发展新动力,用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各设区市和人口经济大县发展的潜力巨大,完全可以发展成为区域中心城市,特别是那些已有一定规模和基础、有一定优势和潜力的高新区、经开区和工业集中区,完全有可能对接“一带一路”的机遇,借助快捷、便利的现代交通网络,依托自身优势打造成为新的增长点。
打造湖南经济的升级版,做大做强湖南经济发展的总量,进而实现“三量齐升”的战略,很大程度上有赖于园区经济发力。截至去年10月,湖南园区总数达到140个,其中国家级开发区达16个,几乎所有县市都有了省级以上园区平台。可以说,园区已成为我省现代经济发展的重要平台和引擎。
形成以园区经济为支撑的“增长点”,于经济新常态下,是稳投资、稳项目、稳增长的载体,就长远而言,是调结构、促转型的最佳结合点,是实施全民创新创业良好平台。要立足于区位、资源等优势,推动优势产业、优势企业、优势资源向产业园区集中,真正把产业园区打造成为全民创业的集聚地和企业发展壮大的孵化器。
县域强则全省强。县域经济是国民经济发展的基石,是县域社会的脊梁,又是湖南亟待拉长补齐的四条短腿之一。依托产业园区实现多点发展,是拉长县域经济这条短腿的不二法门,也是推动工业化、新型城镇化、农业现代化的动力,是实现城乡统筹发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整体脱贫的基础。
构建多点支撑格局,关键是在传统产业与新兴产业中寻找突破。调整产业结果并非推倒重来,大家都搞“高大上”也不现实,既要顺应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大趋势,大力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加快发展智能制造、新兴服务业、网络经济、创新创业、文化创意新兴消费、公共服务等新的增长点,又要针对各地发展不充分、不全面、不平衡的实际情况,对于“两符三有”传统产业,特别是就业容量大的劳动密集型产业给予足够的政策支持和发展空间,努力实现全省经济协调发展、全面发展。(责任编辑:刘舒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