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省卫生健康委健康教育宣传中心提醒您:新冠未去,流感又来,疫苗要打!

16.10.2022  12:22

2022年10月13日国家联防联控机制新闻发布会上,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一级巡视员雷正龙表示,面对我国部分省份已经开始进入流感流行季节,并且高于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的同期水平,各地需要严格防范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与新冠肺炎疫情叠加流行的风险。

那么,流感到底是什么?得流感后会有什么症状?哪些人需要重点防范?如何预防流感?为什么在大家印象中主题都是“新冠肺炎”和“新冠疫苗”的联防联控机制专家会在会上专门提到流感?为了大家的健康,以及出于保护大家的目的,这些问题我们就根据最新发布的《中国流感疫苗预防接种技术指南(2022-2023)》(下简称“《指南》”)等信息一次性为大家说清!

【要记住:流感≠感冒】

虽然被叫做“流行性感冒(Influenza)”,但流感并非是由导致感冒(Common Cold)的鼻病毒、腺病毒、副流感病毒等病原体引起,只是这个舶来词汇因翻译问题被很多人误解。轻症流感常与普通感冒表现相似,但其发热和全身症状更明显。


事实上,流行性感冒是流感病毒引起的对人类健康危害较重的呼吸道传染病,流感病毒抗原性易变,传播迅速,每年可引起季节性流行,在学校、托幼机构和养老院等人群聚集的场所可发生暴发疫情。

那流感的疾病负担有多重呢?全球每年约出现300万~500万的重症和29万~65万呼吸道疾病相关死亡;我国数据显示,每年流感导致的流感样病例超额门急诊就诊例数平均为300.5万,严重急性呼吸道感染住院病例数平均为234.6万,呼吸系统疾病超额死亡例数平均为9.2万!

划重点:流感不是感冒,切不可掉以轻心。


【得流感后会发生什么】

流感主要以发热、头痛、肌痛和全身不适起病,体温可达39~40℃,可有畏寒、寒战,多伴有全身肌肉关节酸痛、乏力、食欲减退等全身症状,常有咽喉痛、干咳,可有鼻寒、流涕、胸骨后不适,颜面潮红,眼结膜充血等。

儿童的发热程度通常高于成人,患乙型流感时恶心、呕吐、腹泻等消化道症状也较成人多见。新生儿可仅表现为嗜睡、拒奶、呼吸暂停等。


虽然一般的流感患者大多在发病3-5天后发热逐渐消退,全身症状好转,但咳嗽、体力恢复常需较长时间。但也有患者会出现包括肺炎、心肌炎、脑炎或肌炎和横纹肌溶解、败血症和多器官衰竭在内的严重并发症,严重者可能导致死亡。

另外,得流感并非“自己的事”,一旦感染了流感病毒后就有可能把病毒传播给其他人,或者给其他人带来额外的负担。比如学龄儿童在学校、家庭和社区的流感传播中发挥重要的作用,流感流行可引起大量学龄儿童缺课和父母缺勤。


除此之外,如果因为感染流感病毒导致出现发热症状,在目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环境下可能在生活上也出现诸多不便,因此也需要注意。

划重点:流感不仅让自己面临不便和危险,也可能增加别人负担。


【如何能有效预防流感】

降低流感病毒感染风险的方法有很多,也都非常简单。

流感患者和无症状感染者是季节性流感的主要传染源。流感病毒主要通过打喷嚏和咳嗽等飞沫传播,经口腔、鼻腔、眼睛等黏膜直接或间接接触感染;接触被病毒污染的物品也可通过上述途径感染;在特定场所,如人群密集且密闭或通风不良的房间内,也可能通过气溶胶的形式传播。因此,下列这些方法都能够有效预防流感:


1.保持良好的呼吸道卫生习惯,咳嗽或打喷嚏时,用纸巾、毛巾等遮住口鼻;

2.勤洗手,尽量避免触摸眼睛、鼻或口;

3.戴口罩,出入人多拥挤、通风不良场所应规范佩戴口罩;

4.均衡饮食,适量运动,充足休息等;

5.避免近距离接触流感样症状患者;

6.流感流行季节,尽量减少去人群聚集场所。

7.一旦出现流感样症状,应居家休息,进行健康观察,不带病上班、上课,接触家庭成员时戴口罩,减少疾病传播;病情如出现进行性加重,则需要去医院就诊,患者及陪护人员要戴口罩,避免交叉感染。

除了上述非药物干预措施之外,接种流感疫苗也是预防流感的有效手段,并且每年接种都能够有效降低流感风险。

划重点:健康生活、接种疫苗,多重保障守健康!


【哪些人需要接种疫苗】

先说答案:≥6月龄的所有人。

人群对流感病毒普遍易感,只不过各年龄组间的易感性存在差异,儿童相对于成年人更易罹患流感。因此,建议所有≥6月龄且无禁忌症的儿童和成人都通过接种流感疫苗的方式降低流感风险。

考虑到一些岗位感染流感后,有易向日常接触到的人群传播风险,以及一些人群感染后可能更容易出现严重情况,因此根据新版《指南》建议,优先推荐以下重点和高风险人群及时接种:


1.医务人员,包括临床救治人员、公共卫生人员、卫生检疫人员等;

2.大型活动参加人员和保障人员;

3.养老机构、长期护理机构、福利院等人群聚集场所脆弱人群及员工;

4.重点场所人群,如托幼机构、中小学校的教师和学生,监所机构的在押人员及工作人员等;

5.其他流感高风险人群,包括60岁及以上的居家老年人、6月龄~5岁儿童、慢性病者、6月龄以下婴儿的家庭成员和看护人员以及孕妇。

这里需要注意的是:需要接种疫苗的人群可根据年龄、禁忌证情况,自愿接种任何一种流感疫苗,无优先推荐。

划重点:重点人群都应接种流感疫苗,任何疫苗都能获益切忌挑选或等待。


【为何要强调流感防控】

国家疾控局传防司司长雷正龙表示,今年国内外流感疫情是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同期较高水平,要严防今冬明春新冠肺炎疫情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出现叠加流行的风险。

在新版《指南》也提到:全球新冠肺炎疫情严重流行态势仍在持续,今年我国南方部分省份出现夏季流感流行高峰,今冬明春可能会出现新冠肺炎与流感等呼吸道传染病叠加流行的情况。而接种流感疫苗是预防流感、减少流感相关重症和死亡的有效手段,可以减少流感相关疾病带来的健康危害及对医疗资源的挤兑。


也就是说,接种流感疫苗不仅可以保护个体降低流感风险,同时也能够减少医疗资源的占用,避免出现多种疾病流行导致医疗资源不足的情况。

为了提高接种效率,新版《指南》也提出18岁及以上人群可以一次在两侧肢体接种部位分别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提高效率;18岁以下人群仍需分开接种流感疫苗和新冠疫苗。

除此之外,综合考虑风险与收益,灭活流感疫苗(针剂,用于6月龄及以上人群)与其它灭活疫苗及减毒活疫苗如肺炎球菌疫苗、带状疱疹疫苗、水痘疫苗、麻腮风疫苗、百白破疫苗可同时在不同部位接种;接种流感减毒活疫苗(喷剂,用于3~17岁未成年人)后,必须间隔28天以上才可接种其他减毒活疫苗。

划重点:流感新冠要共防,同时接种更高效。

综上,接种流感疫苗既是为了自己也是为了他人,既是保护小家也是保护大家,不仅助力流感防控也能辅助新冠防控。


更何况,接种疫苗并不是为了治病而是防病,随着接种服务的更加便捷,接种疫苗也只是一种健康的生活方式,能带来那么多好处的事情何乐而不为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