长沙县建捕碳产业链:速生草捕碳制成碳产品
碳,元素符号C,与碳排放有关的6种温室气体中,有5种与PM2.5相关。
红网长沙3月10日讯(滚动新闻记者 颜宇东)为追捕这一雾霾祸首,长沙县开启捕碳模式:农民种植“捕碳高手”速生草,将碳加以固化制成碳产品,碳产品可再次利用,捕碳完毕的速生草则卖给生物质发电厂。通过这一模式,将每年排放的碳原数捕捉回来,并逐步减少大气中的碳存量,同时,通过建立碳排放权交易,严格控制企业碳排放量,最终实现“零碳”目标。
在池塘捕鱼,撒个网即可;在空气中抓捕看不见摸不着的碳,要如何实现?
提出创建全国首个“零碳县”的长沙县,目前已构建出完整的捕碳模式。3月9日,长沙县委书记、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党工委书记杨懿文从生产排放、捕捉固化、回收利用三个方面详细介绍了这一模式。按照计划,长沙县将在2030年基本实现零碳目标。
“零碳”如何实现
在排放和回收之间达到零的数值
对于“零碳”概念,有不少人提出疑问:“人呼吸就会产生碳,怎么可能实现零碳?”
长沙县委常委、县委办主任王国良解释,“零碳”其实是一道数学题,分为三个层次:一是将每年排出去的碳,想办法捕捉回来,在排放和回收之间达到零的数值;二是将原先排放到大气中的碳,陆续将它们收回来,将存量减少;三是每年在生产生活中不断降低碳排放。
“零碳”不是做到碳的零排放,而是实现排放与回收的平衡,如何抓捕大气中的碳是实现平衡的关键。在全球捕碳的过程中,一种通用的做法是借助森林来捕碳,而长沙县使用了更高效的捕碳工具——速生草,其捕碳能力超同样面积的森林百倍以上。
捕碳如何进行
速生草将碳固化制成碳产品
速生草由专家雷学军在长沙县研究种植。与一般的草不一样,速生草叶面宽大,可以密集种植,其高度接近于两个人高。经过权威综合质量认证中心测试,一亩这样的草一年能吸收和固化14吨二氧化碳。按照雷学军目前的做法,速生草可以吸收大气中的碳,捕获碳之后,通过机器粉碎、碾压以及烘干压缩之后制成标准碳产品,碳产品可再次利用。
杨懿文也看到了这种速生草在固碳方面的能力。他说,这种速生草在捕碳之后,可以立即收割,再对速生草捕获的碳进行封存。一处地方的速生草可以收割3至5次,而树木需要生长很多年,对捕获的碳进行封存和再利用的周期过长。
3月9日,杨懿文在讲述捕碳的完整模式时指着会议桌说,在科研不断进步的情况下,这样的桌子也可以用碳产品来制作。杨懿文介绍,2014年长沙县封存标准碳产品10万吨,建设速生草2000亩种植基地。根据计划,长沙县2015年要封存30万吨标准碳产品,2016年封存60万吨标准碳产品,到2030年基本实现零碳目标。另外,长沙县将在2020年前实现碳排放总量比2013年削减三分之一左右,到2030年碳排放总量削减三分之二。
产业如何构建
建立碳排放权交易
“关键是要让捕碳这件事情交易起来,建立一个模式。”杨懿文说,在捕碳技术逐步完备的背景下,长沙县开始构想如何让捕碳实现产业化和规模化,构建完整的“零碳”模式。
杨懿文介绍,种植一亩速生草,净利润在2000元左右,在速生草技术推广后,计划请农民来种植。速生草谁来购买?在长沙县的构想中,准备建一个生物质发电厂,大量使用速生草用于发电。王国良介绍,目前长沙县已面向全国发电企业发出邀请。
通过速生草固化生产的标准碳产品,也将通过市场化运作,开展碳汇交易。杨懿文介绍,长沙县已经向省环保厅申请增加碳排放权交易,“企业要先购买碳排放权,再排放碳”。
具体的操作方法是,从2015年开始,长沙县在各领域确定3至5个试点企业,启动碳排放权模拟交易系统,排放1吨二氧化碳,就要购买0.68吨的标准碳产品。
在初始阶段,长沙县将考虑对企业实行由政府先帮企业购买碳排放权的办法,再逐步由企业来承担。在建立好碳交易系统平台之后,长沙县将实现碳交易从“虚拟交易”到“实体交易”的转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