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地抢抓有利天气抓紧修复水毁工程
今年入汛以来,我省先后遭受11轮强降雨袭击,造成3.06万处水利工程不同程度损毁。各地抢抓有利时机,多方筹资,抓紧水毁工程修复。目前,已投入资金近5亿元,水毁工程修复进度约为58%。
在安排部署方面,各地高度重视水毁工程修复工作,根据水利工程受损情况,积极研究并制定修复计划、部署修复工作。株洲市对所有需修复项目进行了全面规划;岳阳市专门成立水毁工程修复工作领导小组,派出6名技术骨干驻守重灾区指导水毁工程修复;娄底市防指多次召开专题会议,研究水毁修复工作;怀化市、永州市对工程量大、短时间内不能修复的水毁工程采取临时应急措施,确保不影响度汛安全和下步抗旱用水;湘潭市、张家界市、湘西州按照轻重缓急工作思路,对有条件并能及时修复的塘库、渠道、人饮等水毁设施进行及时修复处理,对暂时难以处理的水毁工程,落实可靠的度汛措施;桑植县主要领导多次深入水毁工程修复现场督导修复工作。
在资金筹措方面,各地不等不靠,从本级财政挤、发动群众自筹筹措水毁工程修复资金。目前,各地已投入资金4.89亿元用于水毁修复。怀化市、永州市、常德市、衡阳市已分别投入9300万元、8800万元、8300万元、2500余万元用于水毁修复;邵阳市按照工程量大小,恢复重建资金额度采取“以奖代补”的形式给予补贴,激发受益群众筹资筹劳、恢复重建的积极性,目前,已筹措资金5130万元。部分受灾严重的县市区也通过多种渠道,积极筹资,临湘市已筹集水毁修复资金1200万元,对受灾严重的羊楼司镇等乡镇水毁工程进行应急恢复;龙山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灾后重建工作,投入498万元用于水毁工程修复。茶陵县财政拨专款实行以奖代投,拨出资金120多万元,发动各乡镇(街道)和灌区管理所按照“分级管理,分级负责”的原则和“谁受益、谁负责”的原则,采取“一事一议”办法,组织受益群众投工投劳修复水毁工程,该县龙头水库灌区干渠塌方4处160米,修复资金需要30多万元,管理所不等不靠,充分调动干职工积极性,采取工程队垫资建设与职工分段清淤相结合的办法,修复水毁工程,受到广大群众的好评。
在工作开展方面,各地根据实际,按照“先生活,后生产;先重点,后一般;先应急,后提高”等原则,逐步推进水毁工程修复。娄底市已完成水毁工程修复1338处,重点水毁工程已基本修复完成;常德市已修复5300余处水毁工程,形象进度87%以上;长沙市在抓好665处水毁工程修复的同时,突出推进6处重点水毁工程应急处置;益阳市重点抓紧整修渠道边岸、疏浚渠道、维修电排和涵闸,为下阶段排渍和抗旱作好工程准备;临湘市已修复灌溉渠道66.3公里、山塘90处、供水工程管线55公里;汝城县重点修复了三江口镇安全饮水管网、文明水库干渠、热水镇江堤等13处重点水毁工程;嘉禾县重点抢修了渠道1.95公里、山塘4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