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之四:生死大营救

30.08.2017  14:54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全省抗洪救灾总结大会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8月28日下午,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利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6名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水利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用鲜活事例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典型是旗帜,榜样是力量。本网特将这6篇先进事迹报告刊发,向榜样学习,传承抗洪精神。

   

  麻江,是位于永州双牌东南部的一个美丽山区小镇,青山绿水,风景如画。7月初,一场百年难遇的特大洪灾让我镇遭受空前重创,全镇基础设施、基础产业、基础保障几乎全被摧毁,1万多人的小镇紧急转移2100多人,直接经济损失超过1.8亿元,特别是麻江村山子岐山、廖家村后龙山发生的特大山洪泥石流,连夜600多人的生死大转移,至今仍让我们心有余悸,惊心动魄。在上级党委、政府的坚强领导和靠前指挥下,麻江镇提前防范,科学应对,依靠广大干部群众团结一心,众志成城,没有造成一人伤亡,被国土资源部专家称赞为“抗击特大山洪地质灾害的成功典范”。

   

  7月1日开始,连绵不断的中小雨演变成了一场罕见的特大暴雨,雨量之大,倾盆而下;时间之长,不分昼夜;水位之高,超过历史,降雨量达250MM以上。据廖家村82岁廖才钱老人讲,这是他记事以来麻江历史上遭受最严重的一次洪灾,可谓是百年一遇。

   

  这一夜,县防汛办接二连三的打来电话,要求 “务必做好严防死守”,按照县防办的要求,麻江镇党委迅速安排镇村干部在各村值班巡查,每隔30分钟就拨打一次村干部电话,询问了解各村情况。可在凌晨2点左右,担心害怕的事情还是发生了,在暴雨不断冲刷下,早已松软的山体不分路段、不分场合、不分时间,到处滑坡。刚刚巡查完九组干河漯的麻江村支书全和平和2名年轻党员,准备去其它组巡查时,1830公路被拦腰斩断。沿途返回已不可能,绕道回去有数公里路程,但山子岐山可是排查出的重点隐患,心想着周边群众安危的全和平,深感责任重大,全和平跟2名年轻党员说:“雨再大,路再堵,我们也得赶过去。”就这样,他们踩着泥泞的道路,冒着山体滑坡的危险,深一脚,浅一脚,穿行40多分钟,赶到了山子岐周边继续巡险。

   

  凌晨3点,麻江镇党委副书记廖晖接到了全和平打来的电话:发现村民全爱文住房旁边突然涌出一股洪流。廖晖知道该户住在山子岐山脚下,“这是山洪暴发的前兆吗”?廖晖的心里禁不住打了个哆嗦,赶紧跟镇党委书记魏昌龙做了汇报。“险情就是命令”,魏昌龙立即要求周边巡险的干部火速前往麻江村汇合。凌晨3点半,镇村干部汇集现场,这时,山洪泥石流开始由小变大,由慢变快,逐渐起势。“不行,得马上转移群众”魏昌龙斩钉截铁的说,于是,按照此前演练的方法,迅速拉响了警报,党员干部们打着手电,吹着口哨,敲着铜锣,挨户通知。一时间,口哨声、铜锣声、警报声、同志们的呐喊声,一同响起。

   

  60分钟后,大部分村民已转移至安全地点,但还有15户70多人死活都不愿撤离。廖仕林老人发脾气:“我活了一辈子,什么没见过,这点山洪难道比1968年还要厉害?”解释不听,怎么办?魏昌龙当即立断,要求我们“哪怕是扛也要把他们扛出去”。山洪泥石流更大了,村庄上下一片沼泽,危险已经来临,转移刻不容缓,危难时刻,党员干部一个个奋不顾身冲进洪流,或解释,或肩扛,或强拉,或抬起,生拉硬拽,来来回回.....就在山洪泥石流形成最大冲击波的前3分钟,全和平还背着村民廖仕林的孙女小佳琦在漩涡中奔跑....

   

  5时左右,山洪泥石流以排山倒海之势席卷全村,仅仅1个小时,便摧毁民房48间,稻田414亩,道路4250米,河堤3150米,所到之处,一片狼藉,但庆幸的是危险区域146户646人全部撤离。在这场与山洪泥石流抢跑的生死大转移中,麻江镇赢了!

   

  人员虽然转移了,可人员安置还没有定下。雨一直在下,山洪泥石流还在发狂,如果发生次生灾害怎么办?想到这,魏昌龙很是着急,他想立即给县委县政府报告灾情,可水、电、路、讯早已中断,“孤岛”麻江无法对外联系。上午8时,事情安排妥当后,魏昌龙步行5公里赶到有信号的宁远县向县委县政府进行了汇报。不一会儿,正在周边察看灾情的县委书记苏小康等领导赶到了现场,亲自指挥,亲自部署,民政、民兵全力救援,将最危险区域的89户435名村民集中安置在麻江学校。为保障安置群众生活,麻江镇成立了临时党支部,党员干部不顾疲劳,连续作战,每名党员联系2户,有的搬运物资,有的安抚群众,有的值班巡逻。真心总能换来真情,中央电视台记者采访安置点灾民时,70岁老大爷廖才兴一句“感谢党和政府”的心里话,饱含了群众满满的感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