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之六:水利人的使命和责任
编者按:为学习贯彻全省抗洪救灾总结大会精神,弘扬伟大的抗洪救灾精神,8月28日下午,省水利厅召开全省水利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报告会。6名先进事迹报告团成员从不同角度讲述了水利系统抗洪救灾先进事迹,用鲜活事例诠释了“献身、负责、求实”的水利行业精神。典型是旗帜,榜样是力量。本网特将这6篇先进事迹报告刊发,向榜样学习,传承抗洪精神。
长沙市望城区茶亭镇苏蓼垸的姚建刚,今年56岁,现任茶亭镇苏蓼垸堤委会支部书记兼主任。苏蓼垸堤委会负责茶亭镇辖区内14.8公里湘江一线防洪大堤,垸内有2个村一万多名群众,保护面积3.6万亩。姚建刚讲述了干部群众齐心协力防汛抗洪的鲜活故事,并分享了他在防汛工作中的几点体会:
第一:雨声就是战鼓,灾情就是命令。 6月22日开始,湖南各地连续发生强降雨,湘江水位不断向上攀升,并超过了历史最高水位近半米。面对超历史洪水的严峻形势,区委区政府提出了“如遇历史最高洪水,确保湘江大堤、万亩堤垸安全;如遇突发性山洪地质灾害,坚决杜绝群死群伤事故”的目标。围绕这一目标,苏蓼垸所有参与抗洪的党员干部都暗立军令状:誓死保卫湘江大堤,保卫苏蓼垸,保卫垸内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同时,为更好地参与抗洪抢险工作,堤委会将办公地点搬到湘江大堤上,所有人员都顾不上自己的家庭,顾不上身体的疲惫,甚至是顾不上吃饭,日夜坚守在巡堤抢险的第一线。因为大家都懂得,防汛责任大于天。
第二:党员就是旗帜,险情检验担当。 7月2日上午8时零5分,由于连续的高水位,导致苏蓼垸湘江大堤渡口机台出口出现3米多高的水柱险情,并形成一个大漩涡,苏蓼垸危在旦夕。险情发生后,区委、区政府主要领导紧急赶到现场一线,经过慎重研讨,同意了姚建刚提出的用“渡船+棉被+卵石”的方案。方案敲定后,马上行动,区防指紧急调来一艘运沙船、两艘渡船,周边群众组织200多张棉被,大家将砂卵石装袋后裹入被褥中,用铁丝锁紧,再将这种特殊的“沙包”连接成串堵塞至管涌处。然而,管涵的漏水点在水淹没的机房内,必须要靠近漩涡,并将机房的水泥预制平顶敲开才能堵涌。面对这一情况,已连续作战48小时的镇党委书记郑波,情急之下不加思索,便和姚建刚一起跳上抢险机船,并大声喊到:“不怕死的跟我上!”一下子,20余人的敢死队,分乘两条机船赶往漩涡处,冒着随时被卷进漩涡的危险,用铁锤将机房预制水泥平顶砸出一个缺口,随后抢险运沙船便通过缺口往机房内灌入砂卵石,再用连接成串的被褥“沙包”,一块一块往水漩涡中有节奏有技巧的精准投入。通过大家的奋战,截至13时,喷水终于被止住,险情得到有效控制,危在旦夕的苏蓼垸化险为夷。此刻,站在边上协助的群众纷纷鼓掌称赞“党员干部就是好样的!”
第三:汗水凝聚胜利,智慧赢得成功。 姚建刚的家就在大堤边上,入汛以来,经过连续五天五夜的奋战,感觉到身体确实有些疲惫,可他丝毫不敢懈怠,更不敢回家休息,实在太累了就在大堤上打个盹。然而,7月4日下午,在处理金钩寺堤段溃堤险情时,可能是过度疲劳、重度中暑,诱发了高血压、肾炎等老病根,姚建刚一下子晕倒在大堤上。医生说,“经过五个小时的抢救,你才脱离生命危险”。7月5日上午,姚建刚感觉自己身体已经恢复,要求出院回大堤,但医生坚决不肯,必须要姚建刚继续留院观察治疗。在姚建刚的强烈要求下,妻子签下了“要求出院,后果自负”的责任承诺书, 姚建刚又重新回到了防汛一线。就是姚建刚回去的当晚,在巡堤时发现几处重大险情,迅速组织上百人才将险情控制。这也是今年汛期姚建刚处理的第122处险情。
今天,回过头看,赢得今年防汛攻坚战的全面胜利,不就是所有党员干部群众汗水的凝聚吗?与此同时,防汛抗洪不仅是汗水的凝聚,还有智慧的结晶。抗洪期间,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茶亭镇防汛抗旱指挥部结合工作实际,创造性地制定和执行“定位、定责、定标”的“三定法”,并严格督查,形成“三定一督查”的防汛抗洪模式。该方法实施后,苏蓼垸14.8公里长的一线大堤井然有序,各项工作有条不紊,为应对特大洪水,夺取防汛抗洪的全面胜利提供了坚强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