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抗战往事:医院缺药少吃 保育院课时躲敌机
1941年4月17日,周朱濂(前任)与周荇荪(新任)在交接湖南省第三保育院院长职务时留影。 记者 戴鹏 翻拍
“湖南省立第九医院”的庭院业已变成菜园。 记者 戴鹏 摄
长沙会战、常德会战、衡阳会战、雪峰山会战……八年血战,一半的正面战场在湖南。一时间,湖南医院云集,却仍无法满足救治的需要。
从前线转来的大批伤员,军医院是他们“生命的最后稻草”,但艰苦的医疗条件未必能留住他们的生命。70多年过去,旧址面目全非,许多细节已湮没,只是我们依稀还能听到英雄们的呻吟声和呼喊声。
“我们离开了爸爸,我们离开了妈妈,我们失去了土地,我们失去了老家。”多少孩子在抗战中流离失所、无家可归,烽火中的“战时儿童保育院”给了难童们最后的栖身之处。■记者 戴鹏
河畔旧址
沅陵,抗战期间湖南26个没有沦陷的县之一。1938年,江浙及本省的难民、机关、工厂和学校大批涌来沅陵,一时间医疗短缺,大批医院筹建。
沅陵县城沅江河畔,临江而立着一栋青砖黑瓦的两层小楼。70多年过去了,它的门窗已破旧不堪,院中业已变成菜园。这便是曾经的湖南省立第九医院,抗战后方“生命的最后稻草”。
8月26日,沅陵大雨。三湘都市报记者走进湖南省立第九医院旧址,如今它已成为当地一些移民安置的落脚之地。
从狭小的正门踏入,左侧的墙壁上,一个高约30厘米、宽约20厘米的小木窗,红漆已经斑驳,但木窗上方的“药房”字样仍清晰可辨。沿着22级木楼梯走上二楼,用毛笔题写的“住院部”三个大字赫然在目。当年医生们在此忙碌的印记早已被历史覆盖。但是,行走在幽暗而深邃的楼道里,仍然能感受到70多年前,那些刚撤下前线的战斗英雄们的呻吟和呼喊。
尘封历史
医护及伤病详情已无从考证
1938年夏开始,中国军队在抗战各个正面战场上败退,从前线转来湖南的伤员有10余万人,分布在各地的后方医院。其中包括了“军政部77后方医院”。
“军政部77后方医院”抗战期间迁往沅陵,从1938年长沙文夕大火之后到约1946年底,它在沅陵坚持了8年。
有关这所医院的历史,被尘封了太久,遗址也消失多年。它从何而来、为何而来,个中细节,大多数已无人知晓。
当年医院书记官李守青之子李宗华只记得,常德会战是医院接收伤员最多的一次,有时登记伤兵“一夜到天亮没有完”。而关于77后方医院的医护及伤病详情,今天已经无从考证了。
但是,我们可以类比“湘潭103后方医院”李勋写的一篇回忆文章。她说:“湘潭的这个后方医院有3000多名伤员,其中一个庙里住了100多,只有6个护士,每天要忙10多个小时。有些伤员情绪不稳定,稍不如意就发脾气,大小便叫她们,要东西吃叫她们,伤口痛了也叫她们。”
资源短缺
食物药品供给远远不够
大后方的军医院是前线伤员“最后的救命稻草”,但并非所有伤员都能抓住“救命稻草”,有些因为伤势过重,也有许多伤员因医疗条件艰苦而丧生。
伤兵被送来77后方医院也许算不上什么幸运。当时的食物、药品供给远远不够,许多伤员得不到很好的医治而死亡。其中细节,李宗华也无法讲清。
但记者意外获得了一份有关抗战时期“陆军73野战军医院”在长沙会战时的历史记载,其中这样描述了当时医疗条件的窘困:
“不管病情轻重、内伤外残,一律每人每天两餐糙米粥,限量一餐两小碗,因而轻病拖重、重病拖死。”
“野战医院撤走的时候,病残的动不了、又还剩一口气的伤员,院长给他们每人磕了一个头,活埋了,一口破窑洞里塞了一二十个。”
参加过长沙第一次会战时战地救援的92岁老兵戴逸仙说:“医院在少数伤员救不活时,会考虑修墓立碑。但后来死的人越来越多,就只能挖个大坑直接埋了。”
难童庇护
“保育会”收养难童3万余名
日军的炮火下,负伤的将士被送往后方各个医院进行救治。在这里,另外一群人也逐渐被发现,并得到有效救助。
74年前一个冬天的夜晚,在沅陵白田头的窝棚里,8岁的金家骅盖着破了洞、里面塞着烂棉絮的麻袋,躺在20多个和他一样无家可归的孩子中间。跟他一起的还有12岁的姐姐金淑清和4岁的弟弟金家禄。金家骅一家早年从浙江金华逃难出来,1941年落脚沅陵并谋得差事的父亲在抗战中去世。因为母亲无职业,家里没有收入来源,生活难以继续,金家骅姐弟三人被迫流浪。之后,三姐弟跟其他战区失去亲人流浪街头的孤儿、贫苦之家无力抚养的儿童一起,被送进了“湖南省第三保育院”。
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是一批国共两党以及无党派的妇女界知名人士为抗战救亡、拯救难童而付诸的行动。1938年3月10日,“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在武汉成立。4月4日,“湖南省战时儿童保育会”在长沙成立。此后在花垣县、长沙、沅陵分别设立湖南省第一、二、三保育院,在湘乡成立第四、五保育院,直至抗战胜利解散。
整个抗战时期,“中国战时儿童保育会”收养了3万余名难童、流浪孤儿和无力抚养的贫苦儿童。
艰苦童年
生活苦难,危机四伏
因为战时物资短缺,在“湖南省第三保育院”,开饭时10人一桌,每餐只有两个菜,能抢到一小坨饭就已经很开心了,根本无法吃饱。
当时睡的都是通铺,男女分开,一排睡二三十个人,臭虫、虱子遍布,孩子们被咬得厉害,但时间长了习惯了,也就不觉得疼痛了。
8月26日,金家骅回忆起70多年前的经历时,依然老泪纵横:“一路走过来,真的不容易。虽然那时的条件艰苦,但没有保育院,我们根本活不下来。”
采访中,金家骅情不自禁地唱起《大刀向鬼子砍去》。他说,这些抗战歌曲都是在保育院里学会的。保育院每天上午学习文化知识,下午年龄稍大的孩子开荒种菜,年龄小的孩子就在老师的带领下上山放羊。
在“湖南省第三保育院”生活过一年的廖春生回忆,离保育院不远的龙泉山上有国军的弹药库,引来了日军飞机的日夜轰炸,方圆8里地留下了一大片弹坑。“有时候我们在上课,日军飞机偷袭,老师就带领我们到防空洞躲飞机,那段日子我记忆深刻,至今脑海里还分得清代表不同提示的警报声。”廖春生说。
抗战若干难点问题简释
抗战精神:民族复兴的强大精神动力
战争不仅仅是物质力量之间的比较,同时也是民族意志、民族精神之间的较量。没有凝聚起强大的民族精神,就不可能获得最终的胜利。近代以来,中国人民为争取民族独立和解放进行的一系列抗争,就是中华民族觉醒的历史进程,就是中华民族精神升华的历史进程。这种民族觉醒和民族精神升华,在抗日战争时期达到了全新的高度。在中国抗日战争的壮阔进程中,形成了伟大的抗战精神。
一是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爱国情怀。二是视死如归、宁死不屈的民族气节。三是不畏强暴、血战到底的英雄气概。四是百折不挠、坚忍不拔的必胜信念。
中国共产党在不同的抗战环境中培育的延安精神、太行精神、抗联精神等,都是伟大抗战精神的具体体现。抗日战争中涌现出的抗日将领和英雄群体,都是发扬抗战精神的杰出代表。
抗战精神丰富和升华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正如我们国歌所唱“把我们的血肉,筑成我们新的长城”,所谓“新”,主要是说这是一道民族精神长城。它是无形的,却坚不可摧、不可逾越。这种强大的、坚不可摧的民族精神,在抗战中凝聚起来之后就再也没有动摇过,她成为指引中华民族走向一个又一个成功、一个又一个辉煌的鲜艳旗帜。直到今天,她也无时无刻不在鼓舞着、激励着每一个中国人,为实现民族复兴伟大中国梦而奋进、前行、拼搏。■据新华社
相关活动
民盟雨花区工委
祭拜抗战烈士
华声在线—三湘都市报8月30日讯 今日上午,民盟雨花区工委所有12支基层支部的代表来到岳麓区天顶乡永安村,祭拜在抗日战争时期长眠于此的近三百名抗战牺牲官兵。
1940年长沙会战期间,位于河西的冯家大屋曾是国民党陆军第73军野战医院的临时驻所,由于战乱和药品、粮食奇缺,近三百名官兵先后不治身亡,被当地军民草草葬在野猫坡一带。由于埋得仓促,死难官兵甚至没有留下名字,更没有墓碑。2008年,抗战烈士墓群终于由野猫坡迁入天顶公园,得到了妥善保护。■记者 叶子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