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准扶贫进行时:变深山楠竹林为致富金疙瘩

29.03.2016  11:39


省国税局局长丁永安(右一)在黄石村了解村民家庭情况。

  扶贫点简介

  对口地点:郴州汝城县热水镇黄石村

  帮扶单位:省国税局

  乡村介绍:黄石村距镇政府8公里,距县城38公里,处于罗霄山脉,地理位置偏僻。全村辖7个村民小组,共168户668人,总面积13564亩,现有水田987亩,旱土150亩,楠竹面积3273亩(每户平均20亩)。2014年村人均收入2010元,低于国家扶贫标准2300元,全村贫困人口178人,其中享受农村低保人口132人,开发性贫困户46人。

  帮扶措施:2015年4月7日,省国税局驻汝城黄石村帮扶工作队正式入村,开展为期3年的帮扶工作。

  基础设施建设规划:7个村民组通组公路共计10.2公里路面硬化;沟通衔接电力部门,村内需新增变压器3台,改造老化线路7000余米;按村组设置 7个垃圾分类回收站,建村垃圾存放池一个;联系通讯部门搭建网络基站一个,确保宽带入组通户。

  产业建设规划:建立扶持1个农村合作社,引导村民开展农村合作集约经营;建立200亩甜茶、生姜种植基地,引导村民积极参与产业建设;发展鸡、猪、牛生态养殖;引进楠竹深加工企业和技术,升级现有竹炭加工厂。

  ■记者 梁兴 通讯员 肖海 余锦钟

  3月,湖南东南边陲小村庄黄石村满目青翠,道路两旁高低山峦清一色全是楠竹,清风一过,沙沙声一片。一些村民正在自家竹林里忙碌,砍了楠竹送到当地切片厂去卖。

  楠竹是竹制品的原材料,很有销售市场,价格也维持在每吨500元左右,但因为道路不通,此前户均拥有楠竹面积20亩的黄石村村民守着这样的宝贝却没办法致富。去年4月,省国税局驻汝城黄石村帮扶工作队正式入村后,因地制宜,通公路、引技术、办产业,黄石村正在发生巨大变化。

  【收入变化】

  路通了,收入上来了

  近日,记者来到汝城县黄石村,村民邱瑞贵正在自家竹林里忙着将砍好捆好的竹子扛到路边上。“以前没事干,要到处打零工。现在好了,空闲下来就慢慢砍自家的竹子卖。”邱瑞贵说,以前虽然修了通村的道路,但到组进山的路都没通,要将楠竹砍伐搬运出来相当困难,现在路修好了,竹子砍下来捆好就能装车。

  “砍竹子的收入高吗?”记者问邱瑞贵。

  “还可以,现在楠竹一吨的价格在500元左右,我一个星期砍一车就是3.5吨,除去100元的运输费用,一个星期能挣1600元。

  “有这么多呀,那你不是直接奔小康了吗?

  “自家的竹林才会收入这么多,只够砍两个月。平时帮别人砍竹子,因为有的家庭年轻人都外出打工了,只有老人在家,他们给我开100元的工资,一个月能有2000元的收入,以前可不敢想。”邱瑞贵“咯咯”地笑了起来。

  “以前收入不稳定,两口子都得下地干活,现在收入上来了,就让家里那口子到镇上陪孩子读书去了(黄石村现在没有村办小学,学生都要到8公里外的镇上读书)。”邱瑞贵满是知足。

  【帮扶思路】

  充分挖潜力做长产业链

  黄石村的变化,要从去年4月省国税局帮扶工作队正式入村说起。

  工作队队长李鹰心里对于如何让黄石村脱贫早有一本账。“楠竹是黄石村的宝贝,我们估算过,就算只是砍竹、挖笋,每年带来的经济效益也有每亩600元左右,如果能够充分挖掘它的经济潜力,黄石村肯定能变成富裕村。

  去年,帮扶工作队对黄石村所有楠竹林进行了抚育改造,指导村民将自家竹林里的杂草和矮小灌木进行清理,这样可以提高楠竹30%的产量。为拉动村民的积极性,甚至对清理的竹林进行每亩100元的奖励。

  李鹰表示,在黄石村推动楠竹产业发展还有两大难题,首先是交通,要对黄石村7个村民组通组公路共计10.2公里进行路面硬化;其次缺乏楠竹深加工技术,竹木产业的经济效益较低,亟需解决楠竹深加工和加工产品销售问题。对于这两个核心问题,帮扶工作组正在想方设法解决。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背靠大片楠竹林的黄石村通往各个村组的路已经初见雏形,楠竹开始变为黄石村村民稳定的收入来源。

  【能手回乡】

  要带乡亲一同致富

  贫困农村脱贫,不能缺少人才,但农村青壮劳动力大部分都已到城市务工怎么办?帮扶工作队想到的是,吸引部分能手回乡创业,带动村民致富。

  去年,帮扶工作队多次找到人在韶关的村民黄梅生,希望他回乡发展。十多年前,黄梅生因家庭困难外出务工,经过多年打拼已小有积蓄。多次沟通之后,他放弃了韶关的舒适生活,回到阔别多年的家乡发展水果种植业,种植贡柑。

  在黄石村黄梅生家,记者见到了由打工仔变成“种植大户”的黄梅生,穿着有些土气,一双略显粗糙的大手,对于贡柑种植,他侃侃而谈。

  黄梅生告诉记者,他的贡柑品种是从广东引进的,市场零售价格是8到10块,批发价格也有4块,湖南现在还没有大面积种植。“我种了50多亩,每亩60株苗。这个品种三年就能产果,5年能达到稳产,到时候每棵果树能结果100斤,一亩能产5000斤左右贡柑。”也就是说还过几年,这批果树每亩能给他带来2万元的收益,50亩就是100万元。

  “现在我主要还是自己实验,成功了会吸引村民和我一起种植贡柑和其他果树,让黄石村摆脱贫穷。”黄梅生表示。

  【入股收益】

  贫困户可直接获得收益

  郴州汝城建立了金融扶持机制,开展授信评级,对授信出的贫困农户实行5万元以下的免抵押、无担保贷款。如何从根本上改善黄石村贫困户的生活? 帮扶工作队队员高博告诉记者,他们想在政府金融扶持的基础上创新扶贫方式,把国家为贫困农户提供的优惠贴息贷款政策和当地的产业发展进行有效结合,让无劳动能力的贫困户直接获得收益。

  高博这样解读他们的模式:“现在我们规划了养牛场,也与养殖企业建立了联系,待养牛场建好后会成立公司,贫困户的5万元贷款资金可以股份的形式直接进入,入股的贫困户以后每年可从养牛场获得最少股本15%的固定收益,也就是7500元。

  扶贫者说

  因地制宜,甩掉贫困帽

  省国税局党组书记、局长丁永安:

  扶贫帮扶要结合实际,因地制宜、因时制宜,利用现有资源,合理开发布局。黄石村楠竹资源丰富,是村民主要的收入来源,我们要在这方面做足文章,做成村民致富的主要产业。鸡场、牛场建设充分考虑产销一条龙,要在保证销路的情况下,鼓励村民参与养殖,把产业项目打造成黄石村可持续的致富工程。

  省委省政府要求我们三年内完成脱贫任务,我们要争取在三年内完成脱贫任务的前提下,让部分黄石村村民致富,并鼓励产业能人回乡创业,实现“先富带后富”,让黄石村永远甩掉贫困落后的帽子。

  记者在现场

  整个村貌都在发生变化

  省国税局帮扶工作队结合汝城县热水镇黄石村楠竹资源丰富的实际情况,找到了当地发展致富的“命脉”,将扶贫资金、资源用在真正能为民带来增收的产业、实业上,走出了一条符合当地文化、环境背景的特色致富路。

  黄石村整个村貌都在发生变化。村部周围的房子粉上了白墙,环绕村部的小溪被改造成了村民休憩散步的场所,新的农村舞台正在规划;高低山林里竹笋正在冒出,经过去年的竹林改造后,今年的竹笋冒芽更多、长势更好,今年黄石村村民的收成更有底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