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带一路•精准扶贫” 圆10万库布其人致富梦

28.10.2015  07:58

   

    自古以来,沙漠与贫困如影随形、错综交织。可以讲,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可以说,世界上所有沙漠困境都是一样的。在人类发展的历史上,鲜有沙漠治理成功的案例。然而,鲜有并不代表没有。如今,内蒙古库布其——这片曾被人们称之为“死亡之海”的区域,沙漠绿了、产业兴了、百姓富了。人居环境从无路、无电、无水、无讯、看病难、上学难、购物难、生产难、生存难,到实现通水、通电、通讯、文化生活丰富、人有所居、老有所养、医疗卫生有保证、购物有场所的“十个全覆盖”,是什么力量,让贫瘠的“弓弦”旧貌换新颜,重现塞上江南的秀美景象?(注:“库布其”在蒙语中是“弓弦”之意)

    从漫漫黄沙的大漠戈壁到郁郁葱葱的防护林区、从绝望无助的贫困少年眼神再到脱贫致富的农牧民兄弟笑脸……在第二个全国扶贫日——2015年10月17日当天,130幅记录库布其近30年间精准扶贫的珍贵照片,于前门东侧的亿利艺术馆开展。影展旨在让参观嘉宾近距离感受在党中央“一带一路”战略部署下,内蒙古库布其沙漠自然环境与人文环境的点滴变迁。     库布其“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影展在京开幕     本次“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媒体考察团活动是由国家林业局,中国绿化基金会指导,《北京青年报》、北青社区传媒、北青新媒体联合亿利资源集团、亿利公益基金共同发起的大型环保公益项目。而本次影展也是继9月9日活动在北京青年报社启动,9月21日至23日媒体团深入库布其地区探访后的第三场大型活动。     联合国环境署及教科文组织,中国政协等机构单位领导出席开幕式,北京电视台、北京人民广播电台等57家主流媒体对此进行现场报道。此外,中融民信、李宁(中国)、富士施乐、恒大冰泉等企业也给予了本次公益之旅大力支持。     作为“一带一路·精准扶贫”库布其公益之旅“三部曲”的完结篇,参加本次公益影展的中国主流媒体摄影记者、环保达人、公益活动家、企业家用手中的镜头,从库布其生态环境改善、文化扶贫、“六生态”产业扶贫等三个角度,栩栩如生地记录了当地人民如何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过程。     北京青年报社公益事业部负责人马帅称,参展作品记录了在亿利资源集团的带动下,当地农牧民如何积极寻找内生动力,让库布其这片中国第七大沙漠从寸草不生,到满目葱绿的壮举。北青传媒相关领导也表示,消除贫困,必须立足实际,只有发动社会各方面的资源,让包括企业及社会各界参与环保、扶贫事业,这样才能准确地找到主攻方向,因地制宜,发挥比较优势,提高当地脱贫的内生动力。     亿利资源集团品牌执行总监贺鹏飞告诉记者,就在今年7月28日,非盟主席、前加纳总统约翰·库福尔(John Agyekum Kufuor)考察库布其后说:“非洲也大力推行过治沙和治贫计划,但都失败了,中国亿利资源集团在库布其做到了。”库福尔所说的亿利资源集团,就是库布其精准扶贫的发动机。     他表示,在库布其,亿利资源集团通过创塑“政府政策引导、私营企业公益+商业化运作+民众积极参与”模式,让“生态、产业、扶贫”协同发展,三者相辅相成,互相联动,协同发展。     当天参观本次影展的多位嘉宾指出,消除贫困,是中国政府长期以来的头等大事。资料显示,目前,我国贫困人口7000余万,其中,生活在沙漠的贫困人口达到2000余万。党和国家领导人多次向外界承诺,到2020年,中国要完全消除贫困人口。相当于每年减少1200万、每月减少100万贫困人口。时间紧,任务重。发展要靠内生动力,这就要求一个地方必须有产业,有劳动力,内外结合才能发展。     “特别是沙漠地区,生态环境脆弱、生存条件恶劣、生产资料匮乏,消除2000多万沙漠贫困人口更是一块难啃的骨头。”一位在现场参观环保的专家如是说。而亿利资源在内蒙古库布其通过近30年在生态环境、生态产业、生态文化的精准扶贫实践,成功将公益事业通过市场化运作,实现“树木有人种,日常有人管,事事可追责,年年都增汇”的共赢局面,这对中国262万平方公里荒漠化地区消除贫困极具借鉴意义。

    开幕式致词

    全国政协常委、亿利资源集团董事长王文彪:

    为贫困群众的美丽中国梦凝心聚力     10月17日是世界“消除贫困日”、中国“扶贫日”,在这个时间节点上搞这样一个影展,我认为非常有意义。因为就在今天,中国还有7000多万群众生活在贫困之中。2013年,党和国家领导人首次提出了“精准扶贫”,2015年又提出扶贫“六个要精准”。我认为,这真正切中了中国扶贫工作的要害。     同时,我注意到,我国中西部地区国土面积777万平方公里,其中荒漠化土地262万平方公里,占到近1/3。我国现有农村贫困人口7017万人,其中2000多万在荒漠化地区,也占到近1/3。两个1/3表明,沙漠与贫困如影随形、错综交织。可以讲,哪里有沙漠,哪里就有贫困。恶劣的生态环境告诉我们,治贫必先治沙,治沙重在治贫。     我的家乡内蒙古鄂尔多斯杭锦旗是中国受荒漠化影响严重的地区之一。记得小时候,出门遇到沙尘暴,风沙蔽日,我在沙漠里转悠了一天,都没有找到家。近三十年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府有计划、有步骤、有组织、有实施举措,联手企业、老百姓共同参与治沙与扶贫,当地的生态、生产、生活要素都发生了天翻地覆的变化。     当地的生态环境变了,荒漠化面积正在逐年减少,树木开始增多,空气变好了,天变蓝了;当地的人变了,不再怕沙、惧沙、恐沙,人们有了自己的沙漠经济、产业和文化生活。尤其是,内蒙古自治区力推“十个全覆盖”的精准扶贫举措,让老乡们都住上了新房,村里都通了电、通了柏油路、通了广播电视,有了便捷的超市和丰富的文化活动,日子越过越红火。昔日的生态扶贫重灾区,今日成为我国治沙扶贫领头羊。这都离不开政府政策的引导、企业资本投入和老百姓的积极参与。     我们很庆幸,27年的时间里,我们一分钟也没有停下与沙漠和贫困作斗争的脚步。在当地各级政府的支持下,我们和沙区10多万群众挽手连心,不断创新沙漠治理体制,提升科技治沙水平,从改善生态环境、发展生态产业、提升沙区文化等多角度探索“生态、经济、民生”平衡驱动的精准扶贫可持续发展模式,10多万沙区群众从中受益走上了致富路。     如今,1.86万平方公里的库布其沙漠,已经有1/3披上了绿装,库布其已经从20多年前没有植被、没有公路、没有医疗、没有通讯、没有教育的“死亡之海”变成了一座富饶文明的“沙漠生态绿洲”。也正因如此,2013年亿利资源荣获联合国“全球治沙领导者奖”,2014年库布其被确立为“全球沙漠生态经济示范区”。     库布其治沙扶贫之路已经走了27年,扶贫和治沙一样并非一朝一夕就能一蹴而就。27年间,我们已将治沙的文章写在了库布其的大地上,把扶贫的故事描绘在了沙区10多万群众的脸庞上。真诚希望,通过此次展览有更多的人看到库布其的变化,增强改善贫困的信心,关注国家扶贫的事业,为沙漠地区的绿色中国梦,为贫困群众的美丽中国梦,凝心聚力,一道创造幸福美好的明天。     如今的库布其人,由过去的散居游牧、靠天吃饭转变为现在拥有五重新身份。他们有的把自己闲置的“荒沙废地”转租给企业,1或以沙漠入股企业成为了股东;有的跟上企业种树、种草、种药材;有的发展沙漠蒙古族特色的“农家乐”、“牧家乐”旅游餐饮服务;有的种瓜种菜、养牛养羊;有的进入企业当上了产业工人,通过多种渠道创业就业,增收致富。对此,多位参观本次影展的嘉宾为库布其“一带一路·精准扶贫”的点滴历程点赞,并对精准扶贫的未来送上祝愿。     希望更多企业参与公益事业     此次活动既是对党和国家领导人提出的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战略构想的实践探索,也是发动更多社会企业和大众的绿色之力,参与产业治沙、产业扶贫可持续发展之路的行动实践。中国绿化基金会始终秉承募集公益资金,推进国土绿化,维护生态平衡,建设生态文明,促进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的宗旨,一如既往地支持各种促进生态文明建设的公益活动。我们希望以此摄影展为契机,激励更多的企业、单位和个人加入到公益生态扶贫的事业中来,共同为实现美丽的中国梦而努力。     ——中国绿化基金会工程处处长 陈英歌     “造血”助当地GDP扭负为正     在党和国家领导人的指示精神下,亿利资源集团扣紧贫困地区症结,通过发展沙漠经济,一改往常“输血”扶贫,走出了可持续发展的“科技扶贫、产业扶贫、文化扶贫”脱贫道路。从“输血”强基础,到“造血”发展产业、惠民生,让当地GDP扭负为正。而库布其10余万群众也从靠天吃饭的农牧民,转变成为了兴旺六大生态产业的主力军,过上了富足美满的新生活。     ——亿利资源集团副总裁 周学才     为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奋斗     在当下现代商业文明的裹挟和冲击下,绿色和蓝色的缺失将是我们不得不面对的问题。每个民信人都渴望蓝色与绿色,渴望这两种充满希望的颜色滋润我们的生活,净化我们的心灵。希望通过本次公益之旅活动,将有更多社会大众及企业亲身参与中国“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的环境改造及贫困儿童救助工作,希望更多社会力量投身减少土地荒漠化的环保公益活动,中融民信也会继续为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努力奋斗,为我们的子孙后代创造社会价值。     ——中融民信资本管理有限公司总裁 冷厉     让环保种子扎根库布其孩子心中     我们要对亿利资源集团和亿利公益基金做出的努力表示感谢。改变沙漠地区的环境和贫困具有很大的挑战性,而亿利通过各种方式改变了库布其的一切,更可贵的是,他们坚持了近30年,这是很不容易的。在联合国可持续发展战略目标中,未来的15年内的很多项目都与防治风沙相关。我们即将在库布其开展的一个项目,就是让当地的教师和学生在课堂上了解到风沙防治的方法和意义,将保护环境的种子在他们心中种下,树立他们改变自身生活环境的勇气和信心。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官员 Hans(丹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