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施精准扶贫 加快脱贫致富——写在我国首个“扶贫日”

17.10.2014  12:16
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 徐守盛
省委副书记、省人民政府省长 杜家毫
(2014年10月17日)

        今天是我国第一个“扶贫日”。在全党全国人民紧密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周围,朝着“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和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奋勇前进的重要时期,国务院同意自2014年起将每年的10月17日设立为“扶贫日”,充分体现了中央对贫困地区、贫困群众的关心厚爱,对扶贫开发工作的高度重视。这对于增强全社会继续向贫困宣战的坚定决心,对于深入宣传贯彻中央扶贫开发方针政策、形成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推进的大扶贫工作格局、弘扬扶贫济困的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和倡导友善互助的价值取向,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对扶贫开发工作提出了一系列重要要求,明确指出要坚持不懈推进扶贫开发,坚定信心、找准路子,加快转变扶贫开发方式,实行精准扶贫。特别是去年11月初,习近平总书记到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考察扶贫开发工作时强调,要精准扶贫,真扶贫、扶真贫,做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三件大事,把片区攻坚、直接帮扶、整村推进、产业开发等工作做深、做实、做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扶贫开发的重要讲话精神,为我们打赢新形势下的扶贫攻坚战提供了行动指南和根本遵循。

      “衙斋卧听萧萧竹,疑是民间疾苦声”。我省对扶贫开发工作高度重视,以中央精神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引,把贫困群众的冷暖安危时刻挂在心上,大力实施精准扶贫,扶贫开发工作取得明显成效。2013年,我省农村贫困人口减少127万,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同比增长17.6%,增速比全省平均水平高5.1个百分点。但受历史、自然、社会等因素影响,我省贫困人口多、扶贫任务重、脱贫难度大的扶贫开发工作形势还没有根本改变,贫困地区发展面临的主要矛盾和深层次问题还没有根本解决,扶贫开发依然任重道远。到2013年底,全省还有640万农村贫困人口,排全国第三位;51个扶贫工作重点县农民人均纯收入只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61.4%、全国平均水平的57.7%,特别是武陵山、罗霄山集中连片特困地区贫困状况还很严峻。

      在这个扶贫开发的攻坚阶段和爬坡过坎时期,我省组织开展好全国首个“扶贫日”活动,就是要深入贯彻落实中央各项决策部署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的战略思想,时刻把贫困群众冷暖安危挂在心头,紧紧围绕年度减贫任务,以精准扶贫为总揽,以改革创新为动力,以连片特困地区为主战场,以脱贫奔小康为首要任务,统筹抓好发展生产、公共服务、全民教育三件大事,加快我省贫困地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步伐。

      ——加快脱贫致富,必须始终把发展放在第一位。发展是第一要务,贫困地区更是如此。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贫困地区发展要靠内生动力……没有经济上的持续来源,这个地方下一步发展还是有问题”。贫困地区加快发展,关键是抓好特色产业培育和基础设施建设。立足本地资源禀赋、优势特色、产业基础、区域政策等条件,因地制宜培育发展特色优势产业,把有自身特色、有资源基础的产业空白尽快填上,以产业发展带动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按照精准扶贫要求及时调整完善产业发展政策,鼓励贫困地区农业企业、农民合作社、家庭农场与贫困户建立紧密利益联结机制,防止出现“扶富不扶贫”的现象,确保贫困农户在特色产业发展中获得实实在在的利益。同时,着力加强贫困地区水、电、路、气、信息、环保等基础设施建设,不断改善贫困群众生产生活条件。当然,发展必须是科学发展,坚决不要污染的、黑色的甚至带血的GDP,不能因为发展破坏了贫困地区的生态环境。

      ——加快脱贫致富,必须坚定不移走精准扶贫之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新时期扶贫开发工作的战略思想,核心是实施精准扶贫战略。精准扶贫是扶贫开发方式的重大转变,是扶真贫、真扶贫的科学路径,是解决扶贫开发工作中底数不清、目标不准、效果不佳等问题的重要途径,是做好新形势下扶贫攻坚工作的根本出路。坚定不移走精准扶贫之路,必须做到扶贫思路精准,树立精细、精确、精准、科学、定向的理念,实事求是、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一户一计扶贫,不笼而统之地喊、大而化之地抓;必须做到扶贫措施精准,一家一户建档立卡、分析原因、制定方案、明确措施、强化责任,使扶贫措施更具针对性、更有操作性、更富实效性;必须做到扶贫管理精准,建立扶贫信息网络,全方位、全过程监测扶贫对象,实现扶贫对象有进有出、动态管理;必须做到扶贫考核精准,对扶贫开发工作成效进行细化、量化、具体化,增加扶贫工作考核指标权重,实现精准考核。

      ——加快脱贫致富,必须牢牢扭住改善民生这个关键。扶贫开发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就是要让贫困群众过上好日子。牢固树立抓扶贫就是惠民生、建小康的理念,加快社会事业发展,推动公共财政向贫困地区倾斜,公共设施向贫困地区延伸,公共服务向贫困地区覆盖,在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上不断取得新进展,让贫困地区老百姓享受更好的公共服务。治贫先治愚。习近平总书记在我省考察时明确指出,“孩子不要耽误了,不能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教育是最基本的民生,教育扶贫是最根本的扶贫。加快发展教育事业,切实抓好义务教育,大力实施“雨露计划”,组织引导贫困地区“两后生”和贫困农民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技能培训和实用技术培训,使其拥有更多人生出彩的机会。

      ——加快脱贫致富,必须坚持向改革要动力活力。改革是打赢扶贫攻坚战的关键一招。扶贫开发工作推进到今天,仅靠老办法、老套路难以适应新形势新要求,必须加大改革力度,创新体制机制。改革金融服务机制,认真研究总结各地金融改革试点,尽快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研究出台存贷比要求、政策性金融支持、农村信用社全覆盖、农村合作金融、村镇银行、小额贷款公司和担保公司、资金互助组织、扶贫贴息贷款、农业保险等金融支持扶贫开发的政策措施,让金融“这池活水”更好浇灌贫困地区。改革财政专项扶贫资金分配办法和管理机制,摒弃过去单纯以行政村为单元平均分配资金的方式,结合撤乡并村和行政区划调整,把资金分配与工作考核、资金使用绩效评价结果相结合,积极探索以奖代补等竞争性分配办法,整合扶贫和相关涉农资金,集中力量办大事。改革驻村帮扶机制,实行省、市、县、乡四级联动,延长驻村工作时间,加大驻村资金投入,确保每个贫困村都有驻村工作队,每个贫困户都有帮扶责任人。改革考核评价机制,赋予贫困县新的考核内涵,把提高贫困人口生活水平和减少贫困人口数量作为主要指标,引导贫困地区党政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把工作重点放在扶贫开发上。

      ——加快脱贫致富,必须构建全社会协同推进的工作格局。帮助贫困地区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是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职责,也是全社会的共同责任。国家设立“扶贫日”的一个重要目的,就是要积极引导社会各界关注贫困问题、关心贫困地区、关爱贫困人口、支持扶贫工作,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打好扶贫攻坚战。充分利用国家“扶贫日”这个载体,汇全省之力、聚各方之财、集全民之智,最大限度凝聚全省人民同心同德、团结奋斗、互帮互助的扶贫开发强大正能量。鼓励引导各类企业、社会组织和个人以多种形式参与扶贫开发,深入开展“万企联村”和“村企共建”等活动,全面落实相关优惠支持政策,吸引各种资源要素向贫困地区配置、各种市场主体到贫困地区投资兴业。完善社会捐赠平台,鼓励引导各类市场主体、社会组织和社会各界参与扶贫募捐活动,奉献一份爱心、关怀一个家庭、成就一个梦想。加大扶贫开发工作宣传力度,增强全省人民先富帮后富、共同奔小康的责任感和荣誉感,让参与帮困济贫的各类主体政治上有荣誉、事业上有发展、社会上受尊重,让扶贫济困、团结互助、乐善好施的传统美德在三湘大地蔚然成风。(责任编辑:陈柳)

常德审计:推动市属国有企业“瘦身健体”规范运行
     下发15张审计调查表,全面摸清国有企业家底;报送的23篇审计要情和专报全部得到市委市政府主要领导批示;促进市政府及相关主管部门出台制度18项,促进企业完善政策制度33项;揭示大量违纪违法问题,挽回经济损失2.审计厅
宁远县:三向发力抓整改 联农带农促增收
     永州市宁远县以乡村振兴相关政策和资审计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