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观察|总书记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一个重要定语

29.05.2021  13:51

  28日,在一场事关国家科技创新发展大计的盛会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为“科技自立自强”加上了一个重要定语——“高水平”。

  去年10月底,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把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国家发展的战略支撑。

  如何使战略支撑达到高水平,在“十四五”开局之年,党中央作出了战略部署,深刻回答了这一重大问题。

   必然要求和使命担当

  观大势、谋全局,科技的重要性不言而喻。那么,处在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的重要时刻,科技创新又将扮演怎样的角色?

  在28日的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科技立则民族立,科技强则国家强。”

  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习近平出席大会并发表重要讲话。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行之力则知愈进,知之深则行愈达。面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面对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面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扰动和挑战,科技创新无疑是我们赖之以赢的重要利器。

  新发展格局最本质的特征是实现高水平的自立自强。在习近平总书记的深刻阐释下,人们对科技自立自强的认识越来越深入,对新发展格局本质特征的了解更加清晰。

  此次大会上,总书记突出强调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从科技自立自强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虽然只加了一个定语,却更加明确了加快建设科技强国的必然要求和使命担当。

  抓创新就是抓发展,谋创新就是谋未来。正如总书记在大会上所说:“我国自主创新事业是大有可为的!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是大有作为的!”

   自立自强的脉络方向

  只要方向笃定,大家就知道有劲该往哪里使。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就是中国科技创新未来的方向。

  为什么标定这个方向?在习近平总书记发表的重要讲话中可以找到脉络。

  一是突围。这几年在一些关键领域频频出现的“卡脖子”问题,相信许多人都看在眼里,急在心里。总书记此前反复指出,关键核心技术“要不来、买不来、讨不来”。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又特别强调:“科技攻关要坚持问题导向,奔着最紧急、最紧迫的问题去。”

  二是转型。高质量发展的动力哪里来?主要依靠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对此,总书记阐述得十分详细:“立足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必须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加快建设科技强国,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三是先机。当前,全球科技创新进入空前密集活跃的时期;同时,经过多年努力,我国科技整体水平大幅提升。

  总书记在大会上作出一个重要判断:“我们完全有基础、有底气、有信心、有能力抓住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机遇,乘势而上,大展宏图。”

    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全部科技史都证明,谁拥有了一流创新人才、拥有了一流科学家,谁就能在科技创新中占据主动。

  功以才成,业由才广。发展科技事业,习近平总书记最牵挂的始终是人才,他强调:“我国要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归根结底要靠高水平创新人才。”

  面对在座的约3000名顶尖科技人才,总书记再次强调人才的重要性,体现出他对人才的高度重视和殷切期望。

  5月28日,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京召开。新华社记者 李响 摄

  总书记高度关注的,既有青年人才,也有具有世界影响力的顶尖科技人才,还有能工巧匠、大国工匠。

  关于人才,总书记一方面要求:“栽下梧桐树,引来金凤凰。”一方面强调:“我国教育是能够培养出大师来的,我们要有这个自信!”

  如何让科技人员集中精力搞创新,一直是科技界关心的话题。

  这次大会上,总书记专门指出:“1961年中央就曾提出‘保证科技人员每周有5天时间搞科研工作’。保障时间就是保护创新能力!”

  总书记语重心长地说:“各类应景性、应酬性活动少一点科技人员参加,不会带来什么损失!决不能让科技人员把大量时间花在一些无谓的迎来送往活动上,花在不必要的评审评价活动上,花在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的种种活动上!”

  说完,全场响起热烈的掌声,这掌声代表着科技工作者的心声。

    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

  怎么通过改革来解决问题,习近平总书记曾多次作出重要论述。

  在2018年召开的两院院士大会上,总书记强调:“科技领域是最需要不断改革的领域。”

  对于科技体制改革,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作了系统擘画。

  此次大会上,总书记再度给出深化科技创新体制改革的指南。

  “世界科技强国竞争,比拼的是国家战略科技力量”“重点抓好完善评价制度等基础改革”“科技管理改革不能只做‘加法’,要善于做‘减法’”“改革重大科技项目立项和组织管理方式”“让有真才实学的科技人员英雄有用武之地”……

  站在“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点,习近平总书记对科技创新的战略谋划,高瞻远瞩,催人奋进;对科技工作者的殷殷嘱托,情真意切,温暖人心。

  主笔:陈芳、董瑞丰、胡喆

  监制:赵承

  策划:霍小光

  统筹:施永南、王绚

  视觉 | 编辑:杨文荣、包昱涵、张惠慧

  新华社国内部制作

  新华社第一工作室出品

  【纠错】 责任编辑: 徐海知

[编辑: 刘思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