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问忠诚:忠诚是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吗?

08.10.2014  12:56

  [记者]李越胜

  9天来,我们连续追问:时代为什么需要忠诚?又需要什么样的忠诚?忠诚的底色是什么?它的精神之根深植在何处?忠诚需要绝对吗?它有价吗?忠诚靠什么来坚守?它是民族魂吗?这些问题,围绕着忠诚与时代的关系、与历史的关系、与文化的关系、与民族精神的关系展开,也剖析了忠诚的特质和价值,归根结底,我们希望表达的是,我们的国家需要忠诚,时代呼唤忠诚,实现中国梦离不开忠诚?今天,《九问忠诚》回答最后一问:忠诚是中国梦的精神支柱吗?

  在今年4月《绝对忠诚》推出第一季的时候,我们出发的目的,是为时代找魂,打捞一种喧嚣之外,被很多人遗忘、漠视的,一股为国家、为民族拼命硬干、不计个人得失的精神。这种对祖国绝对忠诚的精神,在上世纪五六十年代,曾经燃烧在我国“两弹一星”的科学元勋身上,感动了一代人,正是我们国家走向百年复兴的民族魂。然而,今天,我们必需承认的是,曾几何时,“忠诚”这个词似乎魅力不再,就连“爱国”在有些人的嘴里也有些变味。人们更崇尚的似乎是追星,是猎奇,是各种各样的“”和炫富。唯独吝啬对“忠诚”和“爱国”报以掌声。

  一个没有“”的民族是不幸的,一个没有“爱和忠诚”的国家是危险的。

  幸运的是,当我们转身走向辽阔的大地,深入到大漠戈壁,雪域海疆,我们发现了一群群把国家使命举过头顶,像钉子一样钉在海角天涯,像“傻子”一样信着科学报国的民族魂的“种子”。在他们身上,忠诚的火种还在燃烧,爱国的精魂没有失传。他们当得起“人民科学家”的称号。

  在任何时候,无论国家还是民族,都要问一问:我们从哪里来?为何而来?我们到哪里去?应怎样去?近代以来,我们这个国家是从深重的苦难中走来,是从被侵略者践踏的铁蹄下走来。甲午的炮声还在耳畔,战争的硝烟并未远去。不忘历史,才能开辟未来。今天,我们要实现中国梦,朝着民族复兴的方向走去,这条路注定不会平坦。我们决不可丢掉那些支撑我们一路披荆斩棘,铸就苦难辉煌的民族魂。因为,我们不能再输掉一场几代人努力才赢得的崛起机遇,我们不能再跪着尝一遍屈辱的历史苦果。

  党的十八大以来,新一代中国领导集体提出了“中国梦”的伟大构想,它既是梦想,也是我们每一天都在积累、都在接近的现实。习近平总书记说,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中国梦也是每一个中国人的。当下,我国的经济总量跃居世界第二,人民收入迈上中等发达国家水平。我们还必须拥有与世界第二大经济体相匹配的民族精神。如果我们认同“绝对忠诚、自强不息”是我们的民族魂,那么,绝对忠诚,也是中国梦的精神支柱。

  三季《绝对忠诚》节目今天收官,这27位人民科学家的故事,打动了很多观众的心,也将有关忠诚与爱国的信念,丝丝缕缕地沁入人们的心田,储存在社会的记忆里。人民科学家,这些时代的英雄,不仅应该被仰望,还应该被效仿。当忠诚与担当,爱国与奉献,成为一种民族风气、公民自觉,这样的中国才是一头真正的东方醒狮,一条腾飞的中国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