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西最大影视基地未拍过影视剧 曾成市民遛狗场所

30.03.2016  11:28

  萍乡安源锦绣城又名安源影视城,地处风景秀美的安源国家森林公园境内,紧邻安源路矿工人运动纪念馆,系当地一煤矿老板投资5.6亿元打造的仿古城,占地面积260亩,于2003年动工建设,被誉为江西最大影视拍摄基地,曾为萍乡“煤都”、“钢城”形象增添文化韵味。10余年间,锦绣城陆续摘得江西省 “十佳”建筑、全国第四批文化产业基地、中国傩文化传承保护基地、国家4A旅游景区等桂冠。然而,与此形成反差的是,该仿古城一期工程建成10余年从未承接过影视剧拍摄,也未开展过傩文化活动,当地旅行社的旅游产品几乎都“绕开”它,令当地市民及外地游客扼腕叹息。

  近日,数位萍乡市民向本栏目表示对锦绣城前景担忧,并呼吁“拯救身边的文化名片”。那么,影视城缘何门可罗雀?当地政府如何引导,让其焕发生机?3月16日、17日,记者就此展开调查采访。

  曾成为市民遛狗场所

  3月16日上午,记者走进锦绣城,其依山而建,布局错落有致。锦绣城粉墙、青瓦、马头墙、砖木石雕的徽派风格建筑,重现了安源明清时期的街道、祠堂、茶楼、酒馆、民宅。傩文化馆、煤炭工业展示馆、民俗博物馆、木雕馆等数十处各具特色的陈列馆,为其增添了文化气息。

  据了解,锦绣城建成后七八年间,并未投入运营,仅作为一个城市形象窗口供游人免费参观。对周边一些居民来说,也是他们遛狗、遛鸟的休闲健身场所。

  锦绣城项目负责人何先生向记者介绍,投资人范继新是地道的安源人,主业为煤矿,当初建锦绣城的目的只想为家乡建一处能传承文化,留住乡愁的仿古城,并未考虑挣钱。

  然而在锦绣城开放后,发现一些精美建筑物屡遭游人破坏,甚至连价值不菲重达800公斤的海南黄花梨木雕品也惨遭“毒手”。公司不得不增派人员进行维护、看管,为此,需每年额外支付数十万元费用。从2012年开始,公司实行30元/人的门票制,收入主要用于保洁、保安等工作人员费用支出,此举主要是控制那些“用意不端”的人员“入城”。

  旅行社线路“绕开”锦绣城

  记者在锦绣城走访的近3个小时内,除木雕馆外,偌大的一座仿古城几乎未碰上游客,每到一处,仅有三三两两的工作人员。

  外省游客林先生面对记者采访时表示,该仿古城缺乏文化内涵,走进来只是看看仿古建筑,没啥吸引力。傩文化馆虽有地方特色文化支撑,但馆内仅限于参观,无相关介绍,也无互动,很难令人驻足。如果有民间艺人现场表演傩面具雕刻艺术,或许能留住游客脚步。不过,木雕馆内的巨型根雕及海南黄花梨雕品,确实难得一见。

  林先生对锦绣城的印象代表了多数游客看法。萍乡港中旅系当地最大一家地接社,负责人易先生向记者介绍,锦绣城作为旅游产品,缺乏文化内涵及互动性、参与性元素,只是让游客参观仿古建筑,不具备吸引力。偶尔有参观安源纪念馆的游客提出想看锦绣城,但逛完锦绣城后,游客又普遍发出“只是人造古城”的抱怨。再加上锦绣城门票对旅行社并未制定返利政策,旅行社对其也提不起兴趣。他说,该旅行社每年地接游客达数万人,对锦绣城有需求的游客仅数百人。因此,各大旅行社在设计旅游线路中,基本上都不会将锦绣城纳入其中。

   已纳入萍乡“十三五”旅游发展规划

  据了解,近十余年间,几乎每个省份都投资建设了影视基地。仅我省见诸报道的就有万安影视城、安义古村影视城、大觉山影视城、龙虎山影视城等,这些影视城都陆续接拍过一些经典影视剧。

  据相关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影视基地能实现盈利的并不多,80%处于亏损,15%处于温饱,只有5%可实现盈利;影视基地的“拳头”产品就是配套,没有实力和专业水平为影视拍摄提供配套服务,就无法吸引剧组,不具备核心竞争力;还有一些影视基地仓促上马,缺乏长期规划和特色定位,以致门可罗雀、名存实亡。

  那么,萍乡市如何引导锦绣城焕发“生机”?安源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告诉记者,市、区对锦绣城的发展一直都很重视,该市“十三五”规划就提出要将萍乡建设成生态人文旅游城,并明确提出,以红色文化和工业文明为载体,加大安源景区内安源纪念馆、安源锦绣城、国家矿山公园等景点整合力度,提升赣西旅游的影响力,打造旅游精品。

  该负责人还表示,区政府将支持锦绣城进一步加强傩文化相关旅游产品的开发,丰富傩文化的展陈内容(如增加傩服饰、傩法器陈列馆,现场展示傩面具雕刻制作流程),将傩文化与现代娱乐相结合,开展多种形式的文化活动。此外,还将引导其与安源纪念馆、萍乡武功山等热门景区、景点合作,走红色、绿色、古色相结合的特色旅游发展之路。

  锦绣城项目负责人何先生表示,投资人范继新已看到锦绣城面临的严峻问题,决定组建专业营销公司,聘请家族外的成员运营。

  江西日报记者童梦宁 文/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