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二五”开福区财政收入增长近3倍 去年达120亿
风帆广场“湘江韵律”群文活动精彩纷呈。
新河三角洲“三馆一厅”成为大城北的文化标识。
星辰在线1月11日讯(长沙晚报记者 周和平) 拿出身份证,轻触摸屏,昨日,在社区政务中心完成再生育证受理后,开福区欣城社区居民佘娟迫不及待地通过平台终端进行办件状态查询。“受理的信息很详细,查询后我就放心了。”佘娟说,其办件结果将会收到系统发送的短信。去年,开福区社区公共服务综合信息平台开通使用,“智能”社区从此带给居民的是“举手之劳”的便捷。
这是“民生开福”带给居民的贴心获得感,也是“实力开福”的一个侧影。刚刚完美收官的“十二五”期间,开福区注重长远谋划,把加速赶超作为第一追求,致力于建质量型城区、兴效益型产业,办普惠型民生,区域经济实现跨越式发展,综合实力领跑三湘。
而今站在“十三五”的新起点,在开福区四届人大六次会议、政协四届五次会议召开之际,大城北新的宏伟蓝图绘就。
按照“两个率先、建成五区”的总目标,强化创新发展、协调发展、绿色发展、开放发展、共享发展理念,重点推进经济现代化、城市现代化、社会治理现代化和人的现代化,努力把开福区建设成为创新创业活力区、现代产业集聚区、对外开放引领区、城市品质样板区、文明幸福宜居区。
开福区委书记廖建华信心满满地表示,未来五年,全区党员干部将一如既往地秉承“团结就是力量”、“实干决定成败”的理念,抓好用好重大机遇,更加注重质量效益,切实担当发展使命,不断强化发展支撑,以实干赢得实绩,增强区域经济实力,提升开福广大群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指数。
回眸“十二五”
关键词:综合实力
【开福掠影】金融业税收跃居榜首
每逢岁末年关,也是各行各业“晒”年终成绩之时。在开福区财政局,一栏一栏“堆积”的数据里,“金融业”相关数据吸引了记者的眼球:2010年该区金融业税收6.9亿元,2011年10.6亿元,较上年增长53.9%……到2015年,金融业税收30亿元,增长33%。
“去年,金融业税收占全区税收收入比重达30%,金融业税收首次超过房地产业成为区域的第一大税收行业,这就意味着开福区产业结构明显优化,产业发展转型升级,发展质量大幅提升。”开福区委副书记、区长沈裕谋向记者介绍,开福区金融产业巩固提升,已集聚全国性和省级金融总部42家,分支机构200余家。近年来,开福区大手笔推进金融生态区建设等多措并举,收获的是“绿色”金融红利,成为“实力开福”的一大“压舱石”。
【开福节奏】按照“稳住、进好、调优”的总要求,过去5年,开福区主动适应、积极引领经济发展新常态。“十二五”期间,开福区地区生产总值年均增长11.9%,到去年地区生产总值达 735亿元,完成地方财政总收入120亿元,年均增长23.2%,是2010年的近三倍,超过省内5个地级市;纯税收收入达100亿元,占地方财政总收入 83%;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59亿元,是2010年的2.1倍,年均增长15.3%;城镇居民可支配收入3.9万元,比5年前增长了67.3%;高新技术产业实现增加值202亿元,年均增速达到38%;五年来,完成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863亿元。
关键词:结构调整
【开福掠影】近20家五百强企业入驻“泊富”
夜幕降临,华灯初上。尽管寒意正浓,位于芙蓉中路一侧的泊富国际广场“夜”的闹市生活才刚刚开始。“CGV星星影城的票房收入位居全市前列;运营第一天,华润万家超市销售就打破了在长沙的纪录;Icity美好生活中心正式开业,成为长沙潮人精英吃喝玩乐的首选消费地……”感受广场的一派“火热”,湖南泊富地产发展有限公司总经理鲁园春充满了成就感。
作为开福区近年来迅速成长起来的楼宇代表,泊富国际广场运营以来,这栋体量达30万平方米的地标性甲级写字楼,目前已入驻近20家国内五百强企业,如中国银联、三星、华为等,10万平方米的国际购物中心拥有长沙最大的天幕广场。泊富国际广场带给开福区的是年超亿元的税收,就业岗位超10000个。
“过去5年,开福区新增楼宇51栋,甲级楼宇栋数和面积居全市前列。”开福区现代服务业发展办主任陈迎介绍,截至去年,入驻该区的楼宇企业达2516家,税收过千万、过亿元的楼宇方阵越来越壮大,为“实力开福”奠定了坚实基础。
【开福节奏】过去五年来,开福区抓紧机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转型升级成效显著:到2015年,该区服务业完成增加值575亿元,占地区生产总值的 78.2%,全区三产业比由2010年的1:25.2:73.8,调整为2015年的0.3:21.5:78.2,产业结构明显优化。
关键词:开放型经济
【开福掠影】保税店销售火爆登场
周末屋外冬雨湿冷,刚刚运营的金霞跨境保税直购中心内却是人气爆棚,在这里选购心仪的进口商品,已成为不少“海淘族”的新目标。日韩化妆品,澳洲奶粉,法国红酒……记者看到,直购中心的“欧洲馆”、“韩国馆”、“澳新馆”内,特色鲜明,琳琅满目的进口商品不仅原装,价格也实惠。“早就听说这里开了保税店卖进口商品,今天特意赶了过来。”来自株洲的袁林告诉记者。金霞跨境保税直购中心工作人员介绍,仅元旦小长假三天,来店购物消费者超过10万人次。开福区委常委、金霞经开区党工委书记杨应龙说,通过开通的“湘欧快线”运输,海外商品仅需18天就可抵达长沙,比起40多天的漫长海运节省近1个月。
【开福节奏】开福区园区实力增强,金霞经开区内,长沙铁路货运新北站、长沙金霞现代物流园信息中心等物流平台相继建成运行,园区承载能力进一步夯实。过去五年园区累计完成固定资产投资400多亿元,工业总产值、规模工业增加值、物流货物吞吐量、物流主营业收入实现五年翻番。长沙金霞保税物流中心累计完成报关2.4万票、货值52亿美元、海关征税11.3亿元,实现保税主营业务年均增长25%。
关键词:文化产业
【开福掠影】“三馆一厅”实现诗意栖居
“品尝”音乐会带来的视听盛宴,流连忘返于专题展览,抑或坐在图书馆的窗边面朝湘江,神交古往今来的文人墨客……去年12月28日,随着长沙滨江文化园正式开园,如此诗意生活已成为开福区居民胡茜日常不可或缺的。家住新河的胡茜,从小在浓厚的家庭“文化”氛围中熏陶长大,对音乐、阅读等情有独钟。“当时我们家买房,就是看中了这里的‘三馆一厅’。”胡茜说。
坐落于新河三角洲的长沙滨江文化园,有博物馆、图书馆、规划展示馆、音乐厅四个场馆和景观塔,构成了长沙城名副其实的“文艺生活圈”。按照“省会地标、长沙客厅、文化圣殿、百姓乐园”的目标,长沙滨江文化园将成为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代表性窗口。
【开福节奏】开福区文化产业持续发力,以湖南广电为中心的金鹰文化城、以“三馆一厅”为主体的滨江文化园、以中南传媒为主导的泊富广场逐渐成为全省文化创意的“金色摇篮”,2015年文化产业实现增加值165亿元。
关键词:城区品质
【开福掠影】荷花池老旧小区赶上“时髦”
米黄色的全新外墙、风格一致的雨阳棚、整齐规划的停车位……走进老城区望麓园街道荷花池社区,眼前的“时尚”外景,很难让人将“老旧”联系起来。“小区提质改造后,来过好多次的亲戚居然都找不到我屋了,变化确实大。”谈起小区的变化,居民丑建纯一脸自豪。
年已花甲的丑建纯,在荷花池小区已有近40年的“住龄”,对小区一草一木了如指掌。“原来路都没地方走,到处是违章建筑,电线结成了蜘蛛网,很难看。” 丑建纯说,最让她感到为难的是,由于下水道排水不畅,每到春夏季下大雨,住在一楼的她家常常遭遇污水倒灌。这一切随着前年小区提质改造的完成成为历史。
荷花池社区书记、主任余柳英告诉记者,荷花池社区提质改造涉及30栋老旧房子的两千余户,拆除违建174处,打通了社区交通堵点,停车位由改造前的35 个增至125个,停车窘况明显改善。老旧居民楼立面也改造一新,“蜘蛛网”管线已下地,下水道得到疏通。社区“送绿”活动将300多盆花卉送到一楼居民家。如今,荷花池破旧的老居民区赶上了都市“时尚”。
【开福节奏】开福区率先走出绿色低碳发展新路径,城区品质大幅提升。5年间实施重点工程项目493个,完成投资933亿元,福元路湘江大桥、营盘路过江隧道竣工通车;启动了黄兴北路拓改及棚户区改造项目,推进火车北站二期、清水塘炮后街、开福寺周边等集中成片的棚改项目,累计完成征收1.3万户;实施“清霾”、“碧水”等七大工程,五年拆违340万平方米,仅去年就拆违221万平方米,提前一年实现全区违法建设“基本清零”的目标。关停拆除或提质改造混凝土搅拌场51家;推进“三年造绿大行动”和环城生态圈建设,投入造绿资金5.5 亿元,高标准改造湘江风光带,新建浏阳河风光带、秀峰山公园及31个社区公园和街头小游园,新增绿化面积近1.8万亩,城区绿化率提高至42.6%。
关键词:民生事业
【开福掠影】珠江花城小区孩子就近入学
“住在这里第一大便利就是儿子读书,当时买房也就看中了这里配套的学校,何况还是开福区的优质教育资源。”新年聊起自己的获得感,家住开福区珠江花城小区的戴鸾仪一脸的满足。她买房所看中的学校,就是2014年新建成开学的开福区第一小学。“2014年,新学校开学,刚好是儿子入学的年龄。”戴鸾仪说,如今日常她可安心上班,孩子上下学由外公外婆轻松搞掂。
开福区第一小学校长李长江告诉记者,开福区第一小学规划36个班,可提供学位 1600多个。建成开学的第一年,一、二、三、四年级开设的8个班就接纳了附近的学生334名。到去年,学校增加到16个班,有学生804名,不仅让珠江花城小区的孩子实现就近入学,还有效缓解了附近农民安置小区甚至湘江世纪城片区的“入学难”。
【开福节奏】过去五年来,开福区多层次、系统化推进民生事业,仅去年投入民生资金48.8亿元,占全区公共预算支出的86.7%,五年新建或改扩建学校12所,新建幼儿园38所,新增义务教育学位2.1万个;改扩建区公共卫生服务中心、11个街道社区卫生服务中心和40个村卫生室;五年新增城镇就业5.2万人,下岗失业人员再就业2.4万人,城镇登记失业率保持在4%以内。基本养老保险实现全覆盖,参保率100%,基本医疗保险参保人数达58.7万人,参保率97.3%。率先实现城乡同保,共发放低保金3.4亿元、医疗救助金1500万元,临时救助1.2万人次。完成了丝茅冲、九尾冲等7个保障性住房建设,依法依规依政策解决了1.6万户家庭住房困难问题。
展望“十三五”
关键词:主要目标
回眸“十二五”,“开福答卷”的精彩无疑在省会长沙的发展史上留下浓墨重彩的篇章。展望“十三五”,“开福蓝图”的绚丽昭示着大城北即将开启一个五彩缤纷的未来。
“十三五”期间开福区主要预期目标是:地区生产总值平均年增长10%,经济总量跨过1000亿元大关;地方财政总收入年均增长11%,迈上200亿元新台阶;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年均增长12%;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年均增长12%。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过全市平均水平;城镇登记失业率控制在3%以内,价格总水平基本稳定;单位地区生产总值综合能耗、主要污染物减排完成约束性指标。
围绕“十三五”目标,未来5年开福区重点抓好主攻“两化融合”、构建“一带一廊”、打造“三金”名片、实现“三个升级”四个方面工作。
关键词:两化融合
主攻“两化融合”,即城市化与产业化融合。加快城市化进程,开福区重点推进“两垸”开发。高起点、高标准规划朝正垸和苏圫垸两大片区;加快产业化进程,开福区重点推进“两区”建设。以金融生态区和金霞经开区为载体,构建现代服务业产业体系。产业化与信息化融合。构建“互联网+产业”体系,推进“互联网+ 物流、商贸”的融合,“互联网+金融、房地产、文化”的融合,“互联网+装备制造”的融合,并夯实“产业+互联网”基础。
关键词:一带一廊
构建“一带一廊”,开福区将建设湘江产城融合带,推进沿江城市建设和产业发展,建设具有较强辐射和带动力的融合发展带。塑“湘江门户”,以沿江沿河风光带及黄兴北路文化商务区、潮宗街历史文化街区、霞凝老街规划建设为重点,着力推进临江临港临河文旅产业发展,打造历史文化与现代商业交相辉映的示范带;打造北城开放型经济走廊,深度融合“一带一路”、长江经济带、长江中游城市群三大国家战略,在湖南“一核三极四带多点”发展战略中担纲发力。推进集长途客运、城市公交、出租、地铁、社会停车、邮政等功能“六位一体”的高岭综合交通枢纽建设,完善水、陆、空、铁、管“五通互联”的综合交通运输体系,尽快形成外向型经济发展大通道。
关键词:“三金”名片
打造“三金”名片。提质金融生态区。完成黄兴北路片区、火车北站片区棚户区改造,基本完成地块招商,大力发展楼宇经济,培育一批税收过亿元楼宇;做强金霞经开区,优化和实施城北产业发展规划,推进实力型、品质型、开放型、创新型、智慧型“五型园区”建设,打造千亿级产业,争创国家级园区,力争建成国家级现代物流中心,国家级商贸集散中心和湖南省对外开放高地;建设金鹰文化城,完成朝正垸片区整体规划和各专项规划,按照打造“中国云谷·金鹰湾”的目标,集中发展文化产业,提升金鹰品牌影响力,把金鹰文化城打造成中部地区乃至全国的文化产业地标。
关键词:三个升级
未来五年,开福区将打造经济发展升级版,重点围绕现代金融、商贸物流、文化创意等优势产业,形成集群式的全产业链发展格局,做大做强开放型经济,加快构建多式联运、一体通关的大开放平台,打造中部地区现代物流枢纽,推动电子商务、服务外包等外向型经济跨越式发展;打造城区品质升级版,围绕“宜居宜业、精致精美、人见人爱”的建设目标,优化城市布局,统筹推进南部老城区提质、中部引导区扩容和北部新城区拓展,努力建成具有国际品质和湖湘文化标识的现代化大都市中心城区;打造民生事业升级版,持续加大民生投入,重点推进“三区三体系”建设,切实解决民众就医、就业、就学等民生难题。提升基础教育办学质量,多渠道增加优质教育资源,加快建设教育现代化强区。扎实推进智慧医疗、健康开福建设,建设现代化医卫健康强区。坚持保基本、兜底线、促公平、可持续,健全更高水平的社会保障体系。有序推进现代公共文化服务体系和现代体育公共服务体系建设。通过发展民生事业,让工作和生活在开福的民众更有尊严、更加体面。
本版图片均由开福区委宣传部提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