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开区通过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省级预验收

12.11.2014  10:39

  星沙时报/星沙新闻网11月12日讯(记者 陈琳玲)生态建设与工业发展如何共生共荣?长沙经开区用实际行动给出了答案。11月5日,湖南省环保厅、商务厅、科技厅组织专家对长沙经开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工作进行了省级预验收,获得一致通过。近期,专家组将上报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协调领导小组,申请进行国家验收。长沙经开区有望成为中部第二个国家级生态工业示范园区。

  本次省级考核验收会议由省环保厅科技处处长张志光主持,中国环保产业协会副会长刘启风和中国环科院等单位专家,省环保厅副厅长王会龙及省环保厅、商务厅、科技厅和市环保局的相关领导参加了会议,长沙经开区管委会主任李科明、副主任黄瑶及区生态园建设工作领导小组成员单位负责人出席会议。

  2008年,长沙经开区启动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创建工作。6年间,绿色增长逐渐成为园区经济发展新特色。新项目的引入严格执行环保优先招商准入制度,大力吸引高科技、高效能、低能耗、低污染项目,淘汰落后产能,对原有项目进行产业升级,调整产业结构,确保经济持续发展与环境持续改善走上良性循环。出台了《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生态文明建设专项资金管理办法》,支持园区企业开展污染源防治、生态化改造和循环经济等项目,建立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优惠政策、奖励机制。重点发展补链企业,引入专业化程度高、配套能力强的零配件企业,逐步完善了工程机械、汽车制造和电子信息等三大主导产业的配套产业链,构建了绿色环保的生态工业网络,优化了产业结构。

  同时,园区不断加强环境基础设施建设,建设城南和城北污水处理厂,对星沙污水处理厂进行提质改造,成立工业废弃物回收处置项目,建立环境在线监控系统,并对已建道路进行了节能路灯改造。

  截至2013年底,长沙经开区需要实行强制清洁生产审核的企业已经全部实现清洁生产。全区二氧化硫排放强度由2009年的0.33kg/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0.015kg/万元;COD排放强度由2009年的0.086kg/万元下降至2013年的0.056kg/万元。全区空气质量达到I级标准的有86天,达到II级标准的有118天,二氧化硫、二氧化氮、可吸入颗粒物年均值优于国家二级标准。

  专家组听取了长沙经开区创建国家生态工业示范园区的工作报告和验收报告,查阅了生态工业示范园区建设支撑档案材料,并进行了质询。

  专家组认为,长沙经开区的基本条件和指标达到了《综合类生态工业园区标准》和建设规划目标的要求。同时,园区积极推进传统产业升级、企业节能减排,大力发展循环经济和低碳产业,实现了企业和园区层面上的生态化、低碳化发展,园区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生态工业园区建设取得了阶段性成果。

[编辑:彭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