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底长沙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将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13.09.2017  14:43

  “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的路上掉队!”“到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这是长沙市委、市政府向深度贫困宣战的最强音,更是星城大地数百万人民的殷切期盼。

  3年多来,按照中央和省里的统一部署,结合实际情况,长沙全市上下众志成城,创新工作机制,完善扶贫举措,激发内生动力,聚力脱贫攻坚。截至2016年,通过易地搬迁、产业扶贫等14项精准扶贫专项行动,共完成16个省定贫困村退出,3.1万户、9.2万人口实现脱贫。精准扶贫的“长沙模式”获得国务院扶贫领导小组和省委、省政府的高度肯定。

  2017年是长沙精准扶贫工作的攻坚之年。到2017年底,84个省定贫困村必须实现全部“摘帽”退出,5.3万户、15.6万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达到脱贫退出标准。

  精心谋划

  将全面脱贫当作第一民生工程

  市委、市政府始终坚持以习近平总书记精准扶贫战略思想和系列重要讲话精神为引领,将精准扶贫作为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实现基本现代化的核心举措,把扶贫攻坚摆在全局工作的首要位置、中心位置,将全面脱贫作为第一民生工程和重要政治任务来抓。

  市里成立了市委书记“挂帅”任组长、市长任第一副组长的精准扶贫工作领导小组,组建14个由分管市领导牵头的专项扶贫工作组,形成了统筹领导、协调联动的大扶贫工作格局。

  2015年9月,市委十二届十次全会庄严承诺:到2017年率先建成全面小康社会、率先打赢扶贫开发攻坚战!同时,全面脱贫作为重要战略任务被纳入《长沙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三个五年规划纲要》,明确了全市脱贫攻坚的任务书、路线图、时间表。市委以高度负责的政治态度坚定了全市上下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心和信心。

  战略上谋全局,战术上求精准。各项实施方案相继出台,各项保障机制也相继建立。据悉,仅2016年,全市就投入财政扶贫专项资金2.25亿元,通过实施14项专项扶贫工作整合各部门财政资金达9.89亿元。

  “要立足实际谋划扶贫开发工作,紧紧围绕扶持谁、扶什么、怎么扶等问题加强实践探索,不让一个贫困群众在全面小康路上掉队。”前不久,省委常委、市委书记胡衡华赴浏阳专题调研精准扶贫工作。每到一处、每入一户,他都仔细与困难群众“算账谋计”,和大家一道想法子、出主意、谋出路。

  市委副书记、市长、湖南湘江新区党工委书记陈文浩强调,必须创新体制机制,增强政策执行力,注重党建引领与社会参与相结合、扶贫“输血”与自身“造血”相结合、消除绝对贫困与消除致贫因素相结合,将率先脱贫这一政治任务落到实处。

  精确制导:14个专项扶贫“组合拳”发力

  扶贫攻坚贵在精准,重在精准,成败之举在于精准。

  长沙市农委副主任李雪龙介绍,与集中连片特困地区不同,全市84个省定贫困村的贫困户,只占到全部贫困户的30%,其他70%的贫困户则“插花式”分布在非贫困村。

  通过建档立卡“回头看”,一轮又一轮查漏补缺,2016年长沙共清出不符合要求的建档立卡贫困人口25982人,新纳入符合条件的贫困人口20256人。

  贫有百样,困有千种。如何精准施策,因地制宜、因户而异、因人而异,避免“大水漫灌”和“撒胡椒面”?

  长沙以生动的实践作答:构建具有自己特色的“2+14”精准扶贫政策体系,按照“市指导,县为主”的工作机制,打出产业扶贫、易地搬迁、危房改造等14个专项扶贫“组合拳”。

  浏阳市张坊镇富溪村的75岁老人李元健因病致贫,儿子患有眼疾,日子一度过得很艰难。近两年,扶贫工作队帮扶老李一家开展养殖种植,政府还出钱帮助建起了新房。

  “建这栋新房政府补贴给我们8万元,个人只花了5万多元。”李元健说,一家人还参与了村上的泉水鱼、蜜蜂养殖和蔬菜基地等扶贫配套产业,一年可以增收2万多元,一家人现在对生活充满了信心。

  算下来,老李一家就享受到了危房改造、产业扶贫两项扶贫举措的组合红利。

  尽享一湾碧波,坐拥莽莽群山,国家4A级景区——黑麋峰国家森林公园算得上是洞天福地。然而,美景盛名之下,黑麋峰村却是一个省定贫困村:交通不便、没有支柱产业、基础设施跟不上……守着美好的生态资源过苦日子。

  “要引游客来,就要先拓宽路。”村上的干部说,在上级部门支持下,出村道路由4米拓宽到6米。

  接下来的工作就是打造水果休闲基地和配套设施,如今“水果公园”已现雏形。

  旅游+扶贫,风景变“钱景”。望城区桥驿镇负责人表示,黑麋峰村将进一步做好“旅游+”的文章,发展特色民宿、户外运动、农事体验园等项目,这是村集体脱贫、村民致富的一条有效路径。

  此外, 宁乡首创的“千手”系列易地扶贫搬迁模式、浏阳积极推行的“互联网+”电商扶贫等举措,都是长沙扶贫攻坚精准发力的创新招数。

  精细服务:构建扶贫多元化格局变“输血”为“造血

  脱贫有多难,这片热土上的人就有多拼。

  长沙县金井镇最北端的蒲塘村,因多山少田,村里没有产业,村民没有技术,一直以来是这个百强县中最贫困的山村。过去,村里也曾积极为发展找出路,但由于缺项目、缺门路,脱贫之路举步维艰。

  2016年初,驻村帮扶工作队进驻,吹响脱贫攻坚号角。市领导积极对口联点帮扶,联点后盾单位市国土资源局、市政府办公厅、市林业局一道,通过以奖代补的形式,为贫困户免费提供小鸡苗5000羽,全村良种锥栗、黄桃种植面积近500亩。

  “资金跟着穷人走,穷人跟着能人走,能人跟着产业项目走,产业项目跟着市场走。”一批种植大户、养殖大户脱颖而出,带动150多农户参与,其中70多户建档立卡贫困户年均增收超过5000元。

  “我不光要脱贫,还要带着全家致富。”有了驻村帮扶工作队和致富能人做后盾,身有残疾的杨满林底气十足。如今,他一鼓作气扩大养殖规模,建设原生态养殖场,放养了3000羽鸡、鸭、鹅等禽类。

  在这场扶贫攻坚战中,党员干部们一直冲在最前列,打造了一支“永不走的工作队”。

  “全市600多家单位2.2万余名党员干部与贫困户结对帮扶。” 长沙把精准扶贫对口帮扶作为推进脱贫攻坚的重要抓手,组建了85个驻村帮扶工作组,选派255名工作队员驻村帮扶,安排85名年轻干部到省定贫困村挂职第一书记。

  在帮扶过程中,按照“一村一策、一户一法”的原则,实行“挂图作战”。帮扶方式上,以培育产业、促进就业为重点,变“输血式”扶贫为“造血式”扶贫。

  贫困村、贫困乡亲的事,就是帮扶干部自己的事。长沙县路口镇龙泉社区党支部副书记唐广庆,将自家地下室免费提供给20户贫困户集中种蘑菇,成为村民致富的指路人。浏阳市金刚镇石霜村第一书记廖文林年过半百,驻村扶贫后成了兼职“微商”,短短一两个月为贫困户卖掉绿壳鸡蛋6000多枚。

  政府主导,社会助力,贫困户发力。在长沙,一个“扶贫联合体”的多元格局正在形成,构建了联合起来治穷致富的机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