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出台

14.03.2016  16:22

   新华网长沙3月14日电 (记者 赵伟 实习生田文波)今天上午,湖南省委省政府召开2016年省委1号文件发布会,省委农办主任、省农委主任刘宗林介绍,作为“十三五” 的开局之年,三农工作依然是规划的重点工作,省委省政府对“十三五”的农业工作做了重点部署。

  根据规划,到2020年,湖南将确保建成3300万亩以上旱涝保收高标准农田,全省新增有效灌溉面积210万亩,农田灌溉水有效利用系数达到0.55以上;扶持建成现代农机专业合作社5000家;按国家标准建成100个美丽乡镇、2000个美丽村庄;确保到2020年465万贫困人口和8000个贫困村全部脱贫。

  2016年湖南省委一号文件首次提出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目前,湖南农业中存在诸多矛盾和难题主要在供给侧,一是有效供给没能很好的适应需求变化,导致农产品供给出现结构失衡,另一方面是不合理的供给结构,给资源环境带来较大压力,为解决这一问题,文件提出要“调结构、提品质、降成本、去库存、补短板上下功夫”,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提升农产品质量安全水平,发展适度规模经营,加快消化以粮食为主的农产品积压库存,抓好农业基础设施,发挥科技引领作用,提高农业机械化水平,完善农产品现代流通体系,大力推进农业信息化,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

  刘宗林称,在过去的五年中,全省农产品实现大幅增产,基本摆脱了“两丰一歉”的 周期。粮食生产有三年登上600亿斤台阶,生猪出栏稳定在6000万头以上,牛羊禽肉产量占肉类总产量的比重提高到16%;农业生产经营水平稳步提高,缓和了“小生产与大市场”的矛盾;农村生产条件不断优化,缓解了靠天吃饭的困境。“十二五”全身水利建设总投资是“十一五”的2倍,建设高标准农田1495万亩,有效灌溉面积占耕地面积的75%;农民收入持续快速增长,扭转了城乡居民收入差距扩大的态势。2015年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10960元,城乡居民收入比由“十一五”末的2.95:1缩小到2.64:1;农村民生事业发展成效显著,转变了城乡发展严重失衡的格局。

  在过去的“十二五”期间,湖南省作为农业大省,在农业农村发展上取得了重大成果,但也存在着一些问题和瓶颈。首先,农业结构性矛盾依然突出,一二三产业融合不够,农业增效农民增收难度加大;农业基础薄弱,科技应用水平不高,提升农业综合产能后劲不足;农业资源环境约束趋紧,生产标准化程度低,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区域发展不平衡,农村贫困人口较多,城乡差距仍然比较大,加快推进农业现代化、确保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任务十分艰巨。

  省委1号文件针对农村经济、政治、社会、生态、民生、改革等方面作了部署和安排。第一,推进农业结构性调整,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第二,夯实农业基础建设,巩固提升综合产能;第三,改善农业生态环境,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第四,推进区域协调发展,加快城乡一体化;第五,提升农民发展能力,促进持续较快增收;第六,推动改革创新,增强农村发展活力;第七,加强“三农”工作领导,提升乡村治理水平。

  省委1号文件在“三农”政策措施中的创新点和亮点主要是:首先,1号文件通篇贯彻了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其次,首次提出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调整优化农业产品结构、生产结构和区域布局,形成更有效率、更有效益、更加可持续的农产品有效供给体系。第三,首次阐述促进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大力发展休闲度假、森林旅游、田园观光、健康养老、文化传承等休闲农业和乡村旅游。鼓励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与农民合作社、农户建立紧密的利益联结机制,采取“保底收益+按股分红”等方式,让农民分享基地生产、加工、流通等环节收益。第四,在稳定粮食生产方面有新思路。坚守耕地红线,全面划定永久基本农田,实施耕地质量保护和提升行动,大规模推进土地整治,中低产田改造和高标准农田建设等,以确保粮食生产的稳定。第五,在促进农民持续增收方面有新举措。通过推进新型城镇化,加快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减少农民富裕农民;创新农业经营方式,抓好农民职业技能培训,培育新型职业农民队伍;大规模推广先进适用的良种和实用技术等新举措。第六,在深化农村改革方面有新突破。首先深化农村集体产权制度改革,推进农村宅基地制度改革,探索建立农村宅基地权益保障机制、有偿使用制度和自愿退出机制;其次加快构建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形成农户家庭经营为基础、合作与联合为纽带、社会化服务为支撑的立体式、复合型现代农业经营体系;健全城乡发展一体化体质机制,把财政支持的基础设施建设重点放在农村,形成城乡协调发展的良好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