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化2015年怀化市农业农村经济形势分析
今年以来,全市各级认真贯彻中央和省、市农村工作会议部署,贯彻落实中央一号文件精神,深入推进农村改革创新,加快农业转型升级,大力发展现代农业,农民收入持续较快增长,全市农业农村经济保持了平稳发展的较好态势。据初步统计,全市农林牧渔业增加值完成184.90亿元,增长3.7%;全市农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7203元,增长11.2%。
一、农业农村经济发展呈现新常态
(一)主要农产品生产稳中有增。全年粮食作物播种面积保持487.71万亩。全年粮食总产量达到182.96万吨,增产1.3%;单产375.15公斤/亩,增长1.3%。油料播种面积179.40万亩,下降0.3%;总产量16.48万吨,增长2.2%;单产91.84公斤/亩,增长2.5%。其中:油菜面积171.72万亩,增长0.1%;总产量15.45万吨,增长2.6%;单产89.95公斤/亩,增长2.5%。中草药材播种面积21.06万亩,增长21.9%;总产量7.12万吨,增长33.7%;单产338.29公斤/亩,增长9.7%。蔬菜播种面积121.91万亩,增长6.2%;总产量153.67万吨,增长8.7%;单产1260.56公斤/亩,增长2.4%。实施农业部粮食作物万亩高产创建项目26个,引进优质稻种植面积1.3万亩;实施油菜万亩高产创建示范片19个,双低油菜优质率达95.1%。制种产业快速发展,30多家种子企业在我市制种申报办证面积12.18万亩。
(二)畜禽水产养殖总量上升。全年猪、牛、羊、家禽出栏(笼)分别为337.91万头、14.27万头、42.68万只、4333.01万羽,分别增长-3.56%、3.18%、4.45%、3.27%。全市肉类总产量34.46万吨,下降1.1%;其中:猪肉产量25.45万吨,下降2.95%;牛肉产量1.76万吨,增长2.78%;羊肉产量0.74万吨,增长4.79%;禽肉产量6.39万吨,增长5.07%;其中:鸡肉产量3.58万吨,增长10.27%。禽蛋产量1.62万吨,增长2.37%;其中:鸡蛋产量1.12万吨,增长7.13%。年末大牲畜存栏62.71万头,增长5.31%;其中:牛存栏60.82万头,增长3.87%;生猪存栏247.44万头,下降3.94%;其中:能繁母猪26.71万头,下降5.28%;山羊存栏44.81万只,增长7.46%;其中:能繁母羊19.65万只,增长4.13%;活家禽存笼2216.72万羽,增长5.42%;其中:活鸡存笼1534.23万羽,增长3.53%。
(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有力推进。农业产业基地建设全面完成规划建设任务,名优茶基地新增1万亩、品改0.44万亩;柑桔加工原料基地改造0.65万亩;工业原料林基地新增23.1万亩、补植补造10.4万亩;优质油茶基地新增3.83万亩、抚育改造5.28万亩;牲猪基地建设标准化商品猪场42个;优质肉牛基地建设标准化示范养殖小区13个、新增能繁母牛3015头、出栏优质肉牛8.4万头;烟叶生产基地种植1.81万亩、收购4.65万担;中药材基地新增6.62万亩;蔬菜基地新增4.38万亩。农业标准化建设取得新成效,新建农业标准化核心示范园区 120万亩,新获“三品一标”认证 45 个。
二、农村经济发展增添新后劲
(一)水利建设持续推进。全年共完成水利投资40.5亿元,占年度计划任务的100%。完成5座大中型、10座小(1)型、55座小(2)型病险水库(水闸)除险加固工程,完成溆水大型灌区、长田湾中型灌区、红岩泵站群更新改造和3个县中央统筹土地出让金项目建设,实施三个批次9个县市区全国小农水重点县年度项目建设,修复水库、堤防、农田灌排设施和水源、饮水工程等水毁水利工程1.97万处,完成各类小型农田水利工程3.5万处,实现新增和改善灌溉面积33万亩。兴建农村安全饮水工程372处,累计解决了44万人饮水不安全问题。实施怀化城区太平溪、舞水河综合治理工程、12个县市区城市堤防建设及7处中小河流治理项目,实现新建和加固堤防、护岸21公里,综合整治河道62.6公里。
(二)农业安全形势总体较好。植保加强检疫联合执法,继续推进统防统治,有效避免了病虫害疫情流行。森林防火取得较好成绩,没有发生重大以上森林火灾和人员伤亡事故,大部分县市都为“零火情”。重大动物疫病防控扎实开展,春秋两季集中免疫密度均达到规定要求。防汛抗灾扎实有效,防汛救灾工作取得阶段性胜利。农机安全生产持续加强,辰溪县获全国平安农机示范县,全市没有发生重大农机安全生产事故。
(三)为农服务水平显著增强。农业机械化发展较快,全市农机总动力达95.58万台/391.46万千瓦,主要农作物耕种收综合机械化水平达39.2%,完成水稻机插秧面积80.88万亩,使用购机补贴资金4505.5万元,补贴机具27512台,受益农户24983户,农机专业合作社累计达89家,连续7年无重特大农机安全事故。市、县、乡(镇)、村四级农资销售网络进一步健全,完成化肥供应18万吨。搭建全市农产品电商平台,“网上供销社-特色怀化馆”正式上线运营,开启“互联网+供销社”模式,全面推进供销社由传统经营方式向现代流通业态转型升级。农业综合开发、气象、水文等为农服务进一步加强。
三、农村改革创新激发新活力
(一)农业经营方式不断创新。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颁证试点工作全面启动,全市12个县市区24个村进行试点,试点村农户土地承包信息录入基本完成。溆浦县整县推进,全县43个乡镇农户土地承包信息录入工作全部完成。7个县市区向省市两级递交整县推进申请,即将出台整县推进实施方案。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有力推进,鹤城、芷江第一批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试点取得较好效果,分别完成投资385万元、123万元,均超投资计划。新型经营主体不断壮大,全市发展专业大户1.5万户、家庭农场349个、农民专业合作社2359个、农产品加工企业3000多家。农村土地流转不断加快,适度规模经营来势较好,全市流转耕地38.97万亩,占耕地总面积的9.3%。
(二)农村金融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沅陵县跻身全国第二轮农村金融改革试验区,建立县、乡、村三级金融服务体系及融资担保模式,以县农村综合产权交易中心为平台,探索“产业信托、资金互助、信用合作”三位一体的新型农村合作金融组织。农村商业银行改革进展顺利,怀化农商银行挂牌营业,全市农村商业银行达10家。全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有力推进,麻阳县农村小额信贷担保模式探索初见成效。金融扶贫服务机制不断完善,怀化市农业产业扶贫融资担保有限公司去年底挂牌成立以来运营正常。沅陵、麻阳等县扶贫小额信贷风险防控试点得到国家部委和省委、省政府高度关注和肯定,特别是作为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试点县的麻阳在全国先行先试,为贫困农户量身订做了特惠金融扶贫“套餐”,探索形成了“小额信贷+扶贫产业+贫困户”的金融产业扶贫模式,成为贫困农户小额信用贷款的样本。
(三)林权制度改革取得较好成果。成功列入“全国集体林区综合改革试验区”, 审议通过《怀化市集体林业综合改革试验实施方案》,并呈报省林业厅审核,待国家林业局批复,将在建立健全林业社会化服务体系、完善金融支持制度和建立公益林管理经营机制三个方面进行积极探索。国有林场改革改革基本完成,做到林场定性、核定编制、财政预算、创新机制、落实社保、安置人员、扶持政策七个到位,全面通过省级评估验收。林业金融支持体系进行有效探索,市本级和会同、洪江市成立林投公司。
四、农业农村经济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农业安全质量监控不容松懈。一是农产品质量安全管理日益艰巨。农业生产大量使用化肥农药,以及受到畜禽养殖污染、工业“三废”污染等,农产品质量安全问题日益凸显。由于农产品质量安全源头监管难度大,监测机构基础相对薄弱,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体系不完善,专业监测人员配备少、监测设备不足等原因,造成农产品质量安全监管难度加大。二是农产品市场价格涨跌起伏难以预测。以生猪养殖为例,上半年生猪市场持续低迷,3月底生猪价格最低时均价不到12元/公斤,平均每头出栏亏损在200元以上。进入5月后猪价回升,生猪养殖开始盈利。
(二)保持粮食产量稳步增长难度较大。一是由于种粮比较效益低下,农业产业结构调整力度加大,部分稻田被占用发展经济作物;由于城镇、工业、交通等方面基础设施建设占用大量耕地;由于农村大量劳动力流向城市,偏远贫瘠稻田抛荒日趋严重,稳定粮食播面难度较大。二是农业受自然灾害影响较大。入汛以来,我市先后遭受了9次暴雨洪水过程,造成全市13个县市区797个乡镇(次)159.55万人(次)受灾,农作物受灾面积129.6万亩,对主要作物产品产量有一定负面影响。三是部分耕地地力下降影响粮食产量。由于大多数粮田(经济作物)实行重水、重肥加农用薄膜的耕种方式,部分耕地地力不断下降,对粮食持续稳产增产影响较大。
(三)农业粗放经营局面没有根本改变。一是农产品加工水平不高。据初步统计,我市70%以上农产品都是直接鲜销,20%以上农产品大多以粗(初级)加工产品进入市场终端,精深加工和综合利用率比较低,在国内、省内有影响的品牌较少。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总量仍然较小,我市农产品加工业销售收入200多亿元,仅占全省3.5%。省级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数量较少,全省农业产业化龙头企业500多家,我市仅37家。二是农产品电子商务发展不快。当前是“互联网+农业”高速发展阶段,而我市农产品电子商务处于起步阶段,在电商人才、电商平台、农产品品牌创建宣传等方面存在诸多问题,导致电子商务发展缓慢,2014年全市电子商务交易额总量在全省排名第12位,总量占比不足1%。
五、探索农业农村发展的新思路
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委农村工作会议和市委经济工作会议精神,按照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发展理念,以提高农业农村经济发展质量和效益为中心,把转变农业发展方式作为基本主线,以“去库存、补短板、降成本”作为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突出任务,增强现代农业有效供给能力。
(一)围绕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增强有效供给能力。一是启动粮食直补政策等改革试点。建议粮食直补由承包户人人有份的“撒胡椒面”,改为集中补贴到流通和收购环节,从种前补贴改成种后补贴,达到节约财政资金、杜绝虚报冒领和提高粮食产量的综合目的。要提高粮食补贴政策的综合效益,鼓励减少化肥、农药、汽(柴)油、薄膜等的使用,更好兼顾粮食安全、生态保护和可持续农业的发展要求。要按照质量并重的原则,进一步制定完善科学合理的补贴标准,对生产者进行精准补贴,切实保证农产品的质量安全。二是推进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按照“标准化、市场化、专业化”的要求,继续抓好粮油基地(优质超级稻、油茶)、果蔬茶基地(柑桔、蔬菜、名优茶)、畜牧水产基地(生猪、肉牛)、林业生态基地(工业原料林、烟叶、中药材)等优势农产品基地建设,力争生产面积稳中有增。实施“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加快种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三是建立土地休耕轮作制度和生态补偿修复机制。在国家粮食总产量连续10多年增长和生态红线持续紧绷的背景下,适时启动土地休耕轮作和生态补偿修复制度,建立耕地休耕和轮作机制。建议结合当前的撤乡并镇和生态功能区划分,把那些污染较重、耕种不便、抛荒较多、人口(劳动力)稀少的地区列入休耕地区,实现减少财政压力和提高土地肥力的目标。
(二)围绕增强农村发展后劲,努力改善农村生产条件。一是继续推进农田水利建设。不断创新水利建设投入机制,确保水利建设投入稳中有增,掀起全民兴修水利热潮,突出抓好病险水库除险加固、农村安全饮水、小型农田水利等重点项目,力争完成病险水库除险加固363座,解决农村饮水不安全人口33.8万人,完成小型农田水利工程建设3.4万处,实现新增和改善有效灌溉面积65万亩。统筹抓好灌区建设、城镇堤防、水电增效扩容、以电代燃、水土保持、河道采砂专项整治等工作,确保各项工作整体推进,确保全市完成水利建设投资42.5亿元。二是加强农村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将公园、保护区提质与“四边”绿化相结合,继续推进“健康森林”“通道绿化”“秀美村庄”三年行动计划,绿色通道建设计划补植补造2.3万亩、封山育林10万亩、幼林抚育7.3万亩,所有行政村开展“秀美村庄”创建活动,计划创建36个示范村。大力推广农村户用沼气池、太阳能热水器、高效生物质炉灶等新能源,推进农村环境综合治理工作,有效提高农村生态文明水平。三是健全农业服务保障体系。大力实施“百片千园万名”科技兴农工程,加快现代农业科技示范园建设,加大种养殖业新品种新技术推广步伐,提高农业生产科技含量和良种覆盖率。加大农机办点扩面,力争农机总动力增长12%。
(三)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切实保障和改善农村民生。一是全面推进精准扶贫。继续扎实推进扶贫攻坚,按照《怀化市精准扶贫攻坚行动实施纲要(2015-2020年)》要求,通过产业扶贫、金融扶贫、易地扶贫搬迁等方式,力争实现18.8万人脱贫。积极探索资产收益扶贫,继续抓好驻村帮扶,认真实施脱贫攻坚军令状考核,坚决打赢脱贫攻坚战,不断总结可复制、可推广的怀化扶贫发展模式,带动贫困地区群众实现整体脱贫。认真落实水库移民后期扶持政策,提高移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二是继续推进美丽乡村示范村建设。以推进“百城千镇万村”新农村建设工程为抓手,继续抓好示范村建设,统筹抓好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等重要工作。完善和执行新农村建设规划。培育和壮大新农村主导产业,提高农业产业化水平。继续加大新农村资金投入,完善农村基础设施,增强新农村发展后劲。三是积极培育新型职业农民。进一步创新农民素质教育培训机制,整合培训资源资金,采取多种途径,培育一批有文化、懂技术、会经营、善管理的新型职业农民,力争完成农民生产技能和劳务技能培训20万人次。加大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和返乡创业,增强农民就业和创业能力,稳定和提高劳务收入。
(四)围绕激发农村发展活力,不断深化农村改革创新。一是扎实推进农村产权制度改革。加快推进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确权登记颁证,溆浦县全面完成整县推进工作任务,其他县市区全面启动整县推进工作,并完成摸底调查和指界制图工作。继续开展沅陵县农村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登记工作试点,加快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抵押贷款评估、担保、收储工作机构组建,完善土地专业评估、担保、收储制度。继续推进鹤城区国家级、芷江县省级小型农田水利设施产权制度改革和创新运行管护机制试点,进一步健全小型农田水利设施“政府引导、民办公助、以奖代投、先建后补”的建设管理机制。二是全面推进集体林业综合改革。按照整体推进、分区突破原则,会同县负责林业投融资改革试验,洪江市负责探索林地“三权分离”制度改革试验,靖州县负责林业社会化服务改革试验,芷江县负责公益林管理经营改革试验,其他县市区根据情况自主确定一项试验内容。三是统筹推进其它各项改革。深化全市供销合作社系统综合改革,构建“市供销社—社有资产运营公司—社有企业”的社有资产管理模式,实施“互联网+供销社”计划,稳步开展农村合作金融服务。积极推进农村“互联网+民生服务”改革,探索农村民生服务社会化、市场化、信息化。全力推进农村金融改革,重点抓好全市农村金融综合改革试点、沅陵县全国农村金融服务体系改革试点和麻阳全国农村信用体系建设试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