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市委中心组(扩大)第一次集体学习综述
1月9日,长沙市委中心组举行了2015年第一次集体学习。之前,中心组成员认真自学了新修订的《环境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学习读本》等指定资料。会上,中国生态文明研究与促进会常务副会长、国家环保总局原副局长、党组原副书记祝光耀作了题为《深入贯彻实施新〈环境保护法〉,努力完善和提升环保现代化管理体系与管理能力》的辅导报告。中心组成员结合长沙实际,深入讨论环保问题,交流学习心得。省委常委、市委书记易炼红作总结讲话时强调:要继续落实环保工作责任,凝聚环保工作合力,在贯彻落实新《环保法》精神、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基础上加快长沙建设。
一、以大爱保护环境,牢固树立绿色理念
学习会上,中心组成员一致认为,新《环保法》宣示了“经济社会发展与环境保护相协调”的环境优先理念,传递了“强力治污”、“重典治乱”的国家意志和坚强决心,为生态文明建设提供了坚实的法治保障。易炼红指出要贯彻好实施好新《环保法》,每一个长沙人责无旁贷,必须具有环保意识,铭记于内心,落实到行动。
一是环境保护人人可为。当前,抓环保,就是抓发展,就是保民生,就是赢未来。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坚决践行环保优先的理念,实现环境优化增长,避免那种“先污染后治理”,或者“边污染边治理”的传统做法。要加强生态文明宣传教育,推动环保进机关、进企业、进社区、进课堂,增强全民环保意识,形成“建设大美长沙、呵护美丽家园”的高度自觉。
二是环境治理人人有责。保护环境,没有旁观者;治理环境,没有局外人。环境不仅关系到人民群众身心健康、地方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也关系到党委政府执政形象。近年来,人民群众对保护环境的呼声十分强烈,爱护环境的愿望也十分迫切。新法之前环境治理大多是政府在唱“独角戏”。现在,新《环保法》要求共同演奏“大合唱”,实行“多元共治”。要建立由政府、企业、公民、社会、媒体共同参与的环境治理体系,激发每个人的力量,共履每个人的责任。
三是环境愿景人人共享。30年前人们“盼温饱”,希望吃饱肚子;30年后人们“盼环保”,向往优美环境。呼吸上新鲜空气、喝上干净水、吃上放心食品是长沙人民的普遍愿望和梦想,是大势所趋,人心所向。要主动顺应这个历史发展方向,要调动民众参与环保的积极性和热情,要发动市民来参与污染治理和环境保护的历史性行动,共建共享“大美长沙”。
二、以铁腕治理污染,恪守生态环保界线
长沙环境问题事关长沙当代人的民生福祉和后代人的生存发展。通过交流讨论,大家意识到,要直面环境污染的突出问题,勇于担责、果断处理,做生态环境的坚定守护者。
一是牢树生态文明使命。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站在战略和全局的高度,对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提出一系列新思想新论断新要求,为努力建设美丽中国,实现中华民族永续发展,走向社会主义生态文明新时代,指明了前进方向。回瞻长沙生态文明建设的既往历程,从理论研究到实践探索,从生态文明的理念到生态自觉的行为,从环境污染治理到把建设全国生态文明示范城市作为目标,无不体现出长沙市委、市政府“一张蓝图绘到底”的思想自觉。
二是严格依法保护环境。新《环境保护法》的特点就是“严”,不仅违法排污的行为要按日连续处罚,并且通过暗管排污、或者篡改监测数据的责任主体,都有可能被公安部门拘留,构成犯罪的要被追究刑事责任。通过学习大家意识到,过去在讲究数量型增长的历史背景下,谁的GDP增长快,谁就是英雄,但现在不行了。下一步我们将强力推进史上最严的环保行动,要坚持重典治乱,铁拳铁规治污,敢于执法、勇于执法,重拳打击违法排污,惩治违法违规建设,加大惩戒力度。
三是坚持环境道德底线。保护环境就是保护家园。生态文明建设是顺应世界发展大势、实现永续发展的战略抉择。习近平同志指出,良好生态环境是人和社会持续发展的根本基础。蓝天白云、青山绿水是长远发展的最大本钱。保护环境、保护生态是人人都应该遵循的道德底线,不可轻易践踏或跨越。每个人都要自觉爱护环境,保护大自然,主动制止破坏环境的行为或企图。让加强环境保护,成为全体社会成员的道德责任,违者应该受到相应的道德谴责。以自觉保护环境为荣,违背环境保护为耻。
三、以合力多元共治,共同建设大美长沙
环境保护是一项长期的复杂的系统工程,涉及面广,政策性强,任务十分艰巨。通过学习,中心组成员统一认识到必须依法治理,加强制度建设,坚持多元共治、全民参与,真正形成环保合力,共同建设大美长沙。
一是党政同责抓落实。各级党委政府要齐抓共管,必须时刻严守生态领地,顺应人民群众对良好环境质量的期待,通过建立健全生态环境损害责任追究和问责机制,以及完善与党政环保问责有关的目标体系、责任体系、考核体系,真正将问责落到实处。
二是长效机制促常态。推进生态文明建设是个长期的过程,必须依赖于一个规范的、稳定的制度架构,建立“硬约束”的长效机制,做到制度执行常态化、环境监管常态化、环保宣传常态化。把环境规划、环境标准、环境监测、环境评价、生态补偿、排污收费、排污许可等系列制度落到实处。
三是多元共治聚合力。要构建党委领导、政府负责、部门协同、公众参与、上下联动的工作机制,形成全市一盘棋、全民抓环保的新格局。通过我们不懈努力,企业必须认真履行环境保护责任,媒体必须自觉监督环保,社会公众应当提高自己的环保意识,自觉履行保护环境的责任和义务,切实形成人人重视环保、支持环保、参与环保的强大合力。
易炼红肯定了此次学习效果,对大家讨论交流进行了点评,最后就新《环境保护法》的贯彻实施发表了具体的意见。他强调今年贯彻实施新《环境保护法》,长沙一定要采取坚定有力的行动,让市民感受到长沙环境在变美、变好、变优。要以“功成不必在我,建功必须有我”的责任担当,积极创建国家级生态市。通过此次学习,大家进一步明确了工作目标和动力,要不断采取新举措,努力适应新要求,全力推动环境保护工作,让清新空气、碧水蓝天成为美丽长沙的新常态。
(中共长沙市委讲师团整理)
(稿源:星辰在线-长沙晚报)
(作者:)
(编辑:邓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