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全省独占鳌头

06.01.2016  18:09
      2015年,常德市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又取得新的突破,新增临澧杂柑、桃源黑猪2个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截止目前,常德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总数已达13个,位居全省第一。
      近年来,常德市质监局坚持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作为推进质量强市战略、服务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抓手,创新思路,在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与监管上狠下功夫,把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引向纵深发展。一是推行“一县一品”。按照“科学规划、精心培育、注重实效”的工作思路,认真指导各区县(市)挖掘、培育潜在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建立动态名录,制订发展规划,有序发展。大力支持各区县(市)的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申报工作,就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培育、申报等工作进行一对一的专门沟通、座谈、指导,帮助各区县市打开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新局面。二是加强地理标志产品生产监管。对已有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县域,协调促进建立了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出台相应管理办法,落实监管制度。认真督导农户、标准化养殖基地严格按标准化进行种植、养殖;督导生产企业严把原料关,严格按照标准组织生产,从源头上确保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的质量。三是强化打假维权。积极协调、会同相关执法部门,多次组织开展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专项打假维权行动,有力保护了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品牌。四是加强宣传交流,积极探索保护与开发纵深发展路径。利用报刊、电视、网络媒体,全方位、多角度、深层次的宣传常德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采取多种举措支持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发挥品牌效应,走出去,成为宣传常德的金名片。积极开展经验交流,西藏自治区质监局曾组团专程来该市考察学习地理标志产品保护工作;2015年,常德市质监局与常德酱板鸭协会还专门举行研讨会,共商常德酱板鸭地理标志产品保护、标志使用监督、产业纵深开发等一揽子事宜,并共同组团赴益阳市安化县学习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安化黑茶”产业做大做强的经验。
      经过坚持不懈地努力,常德市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不仅数量快速增加,而且产业得到稳步发展,据不完全统计,全市目前从事各种地理标志保护产品产业的人员达40余万人,年总产值超过60亿元,同比净增30余亿元。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聚宝盆、常德经济发展的助推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