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宁市早稻生产丰收在望

19.07.2016  18:11

图为罗桥镇三合村种粮大户曾四青

驾驶着收割机忙着收割早稻

夏日炎炎,金灿灿的稻穗都笑弯了腰,清风吹过,稻田里荡起金色的“浪花”。在常宁市罗桥镇湖波洞双季稻高产示范片,两辆收割机来回穿梭,一片片金色的稻浪倒下卷入,一粒粒饱满的稻谷传送进收割机的大斗中,稻秆粉碎后均匀地撒落在稻田之中……农户脸上露出了心满意足的神情,欢声笑语传遍四方。

笑得更开心的是该镇三合村种粮大户曾四青,“我今年种了260亩早稻,耕种收全部实行机械化,预计亩产在450公斤以上,比去年肯定要增产,现在抢抓当前晴好天气收稻谷、抢抓时机插好晚稻”脸上洋溢着满满的喜悦。

今年来,常宁市把粮食生产工作作为“三农”工作的首要任务抓紧抓落实,出台粮食生产行政首长责任制考核办法,严格责任落实,创新奖惩机制,抓实办点示范,推进高产创建,加大财政投入力度,创新土地流转机制,培育新型种粮主体,发展粮食适度规模经营,坚决遏制耕地抛荒现象;着力抓好罗桥镇、三角塘镇、蓬塘乡三个水稻高产示范区和衡桂高速沿线、S214、S320、S317公路沿线、常板—常洋—洋板公路沿线等五个水稻高产示范带“三区五带”31.8万亩的双季稻高产示范,全力做好农机科技推广,打造衡桂高速沿线、省道320沿线和省道214沿线3条水稻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示范带;推广优质稻、超级稻种植22.5万亩,推广应用合理密植、病虫害专业化统防统治、测土配方施肥、安全齐穗等关键技术,早稻生产来势较好、丰收在望。

据悉,2016年全市早稻平均亩产426.9公斤,高产达460公斤以上,落实粮食生产总面积118万亩,其中早稻50.5万亩,晚稻54.5万亩,旱粮12万亩;全市种粮50亩以上的大户、家庭农场、合作社(企业)分别达到2730户、940家、120个,截止6月底,全市农机总动力达到67.8万千瓦,增长2.9 %,新增机具2120台,增长3.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