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龙维系安宁幸福的图腾

11.06.2015  11:26

  北山布龙,不同于其他一般大而威猛的大摆龙,它小巧灵活,玩龙的人称它为“龙崽子”,制作有讲究。图片均为曾诗怡摄

  可潜入海底,纵情游弋;可飞翔蓝天,风中驰骋;可呼风唤雨,无所不能。多少年来,龙,一直是中华民族的图腾。作为龙的传人,祭祀祖先、祈求甘雨、欢庆佳节,舞龙是一种真挚的尊崇。

  在北山镇明月村,一种小巧灵活的布龙已舞动了几百年,它区别于节庆活动中常见的摆龙。今年年初,北山布龙成功申请长沙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全国第10个“文化遗产日”即将到来之际,记者来到该村,寻找藏在这大山里的布龙。

  深山舞布龙,源自纪念孽龙做好事

  进入北山沿着县道X037再往西北行,一个毗邻黑麋峰景区,与汨罗接壤的小村庄映入眼帘。连绵起伏的群山环抱着它,海拔658米的全县第一高山明月山坐落于此,山塘和小水库遍布其间。

  听说记者前来,明月村皂角神土地的第五代布龙传承人吴金刚和易建清以及舞龙的老人们在这里等着。在他们的讲解下,北山布龙的风俗逐渐在记者脑海中清晰起来。

  就像所有的传统民俗一样,布龙有着一个美丽的传说。据传孔子的弟子收服了一条在民间作孽的龙,将其困于明月村芒皮坑的一个山洞里,让其修行做好事。随后的日子,当地风调雨顺,百姓平平安安。大家认为这是那条龙的庇佑,便开始舞龙祈福。于是,芒皮坑也被认为是龙脉所在地。

  “按照传统的分类,明月村分为了9个土地,每个土地有一条布龙。9条布龙的历史今天已无法追溯。”吴金刚告诉记者,他所在的土地——皂角神承载的布龙,是从清朝末年开始以世代传承的方式流传下来的。

  根据吴氏族谱记载,吴氏第五代老祖宗吴光龙葬于龙山,后子孙发达,于是第九代兄弟商量造龙祭祖,世代传承,将布龙发扬光大。1914年清末,28岁的吴福初成为舞龙人,皂角神土地的布龙得以一代一代流传至今。

  小巧布龙舞出一年的风调雨顺

  “咚咚啷锵、咚咚啷锵……”一片锣鼓声盘旋于群山之间。在吴金刚童年的记忆里,从除夕夜开始,他就在父母的喊声里,已穿过田埂,跑到大队部,抢在小伙伴前面抢到一把举龙的“光荣任务”。他和40多人的队伍一起,从大队部出发,举着布龙,走家串户,在鞭炮声和大人小孩的欢歌笑语里,目不转睛地看布龙翻飞,一晚上,得个一角钱的“辛苦费”,换来两个喷香的发饼。

  对于明月村的村民们来说,舞布龙可是件“要紧事”,从请龙、迎龙到送龙都有着极其虔诚的仪式。

  每年除夕的下午,舞龙者将龙身放在香案上方,香案前摆上三牲、呈上酒礼、焚纸钱香烛,由传承人拿出保存好的龙衣,向土地神禀报后,方可为龙王穿上龙衣。从大年初三舞到正月十五。而到了正月十六,则要将稻草摆放在溪水边燃烧后,以器乐将整条龙从烟雾中熏过,送至水边,再以同样的礼节“送龙王归大海”。

  就舞龙的次序来说,走在最前面的是提头篮子的老人,其后便是大锣大鼓鸣锣敲鼓开道,舞龙者紧随其后,小锣、小鼓、镲、钹等小乐器在后面热闹气氛。前后各两盏红纸排灯照亮道路,按“走上水”路线,翻过田坎,走过塘坝。龙所到之处,家家都要燃鞭炮,自家门前摆香案、上酒礼香烛跪拜焚纸钱接龙。

  故事串起舞龙套路,龙文化植根村民心中

  仪式、制作有讲究,舞起来也有套路。半边月、二龙戏珠、观音坐莲、九龙出洞、骑龙送子……20多套套路配上花鼓戏以及民间小戏,是一整套精彩的节目。主家可根据个人喜好或者经济状况“吃点菜”——挑想要看的套路表演。

  “家家户户迎龙,讨的就是喜气,求的就是好彩头。所以每一套动作都被赋予了典故。”易建清绘声绘色的讲起从小听到大的故事:龙王救下被地主欺负的年轻人送其回家;二月二,龙王九子集体前往天庭受封;龙王幼子爱上宫妃,半边月的夜晚出来幽会……每一样玩法都在故事中得以记忆深刻。

  “玩龙最忌讳的就是出岔子,尤其是打结。”易建清和吴金刚都对此很慎重,“一旦打结,冥冥中就预示着主家一年不顺。”为此,舞龙者会在表演前一段时间就开始练习操龙,避免人为出现失误。

  可以说,打从在襁褓里,吴金刚就耳濡目染舞布龙,在他当上村支书后,如何让从未间断的布龙传承壮大起来,他没少动脑筋:开始增添舞龙设备,并安排专人保管。发动老年协会年过七旬的老人手把手的教后生。

  付出终有收获,年年舞龙让村里浓浓的年味不曾流失,让平日里有些小摩擦的左邻右舍团结起来,几句宽慰祝福的话瞬间化解了矛盾;另一方面,舞龙表演的精彩纷呈,让沉迷于牌桌和电脑的人们都来舞龙、看表演。

  让他们欣喜的事情不止一件,在看到了这样让人惊奇和赞叹的古老习俗后,时任北山镇文化馆馆长的余小平被深深感动,他开始帮忙搜集整理资料,指导村民们进行“布龙”申遗。终于,在今年年初,这一民俗文化被正式列入长沙县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

[编辑:邓芷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