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常德市] 税苑遍开文明花 ——市地税系统文明创建工作侧记
荣获“全国文明单位”等国家级荣誉13项,“省级文明标兵单位”等省部级荣誉138项。各县市区局全部跨入“省级文明单位”行列,连续多年在地方行政行风测评中实现“满堂彩”,获得“八连冠”……近年来,市地税系统文明创建工作捷报频传,成绩令人侧目。
“物质文明是‘形’,精神文明是‘神’。地税要科学发展,就必须虚实结合,形神兼备。”市地税局党组书记、局长徐奎的一番话,为这份耀眼的“成绩单”做出了最好的注解。
用实干铺筑发展“快车道”
深化文明创建,关键在于实干。作为地税部门,干什么?怎么干?摆在第一位的,当然还是聚财收税,服务发展。
“2014年5月12日,星期一。距本月纳税申报截止日期还有3天,通过征管系统查对,我对21户未申报户进行了电话提醒,其中7户今天已及时办理”。这是从经开区局二分局税管员刘慧鸿的工作日志里摘录下来的一段内容。在市地税系统,所有税管员都像刘慧鸿一样,每天下班前要打开办公电脑,将主要工作情况如实记录在“征管工作日志”中。
税管员写工作日志,这是2006年市地税局推行征管责任承诺制以后开始养成的习惯。“原来是用本子写,现在是在电脑记。虽然形式不同,但目的一样,就是要让干部经常盘点工作,时时牢记责任。”市地税局征管科负责人这样说。
将责任时时记在心头,把任务始终扛在肩上。地税人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
“那段时间真是累坏了,但累得高兴,累得值得。”谈起去年参加市城区“两清”行动的经历,澧县地税局征管科干部陈银华依然“痛并快乐着”。
“两清”即清理税源、清缴欠税。近年来,随着地方经济发展,税源税户增加,漏征漏管、陈欠新欠逐渐成为影响地税征管的两大难题。“再硬的骨头也要啃。”去年下半年,全市地税系统采取“集中人员、集中时间、集中行动”的“三集中”方式,组织200多人的“大部队”,在市城区开展了为期3个月的“两清”工作。干部“查资料查到手软,下户跑跑到腿软。”短短90多天时间,共清查纳税户21500多户,清缴欠税9750多万元。立足这一成功经验,今年这项工作被全面延伸、铺开到各区县市局,仅前4个月全市就已完成清理68830多户,清缴欠税9570多万元。
“一份小小的文件,带来的竟然是数千万的税收。”市经开区管委会副主任张勇德充满感慨的一句话,其中讲述的又是一个地税人严格依法征税的故事。
2012年5月,经开区地税局局长陈保家带队下户走访时,无意中听到某企业人员讲起内部股权变动的情况。“老股东转让股权,个人所得税缴了没有?”税务人特有的敏感心理催使陈保家立即组织开展了相关调查。结果发现,园区多宗企业股权转让交易只在工商部门办理了变更登记,在地税部门却没有纳税记录。“如果不从制度上加以防范,这类问题就难以根治。”认真研究之后,经开区地税局迅速向区工委、管委递交了专题报告,引起了有关负责同志的高度重视。当年8月,经开区正式制订《建设税务工商信息共享平台 强化股权转让税收征管试行办法》,明确规定企业股权转让必须依法履行纳税义务,地税部门盖章确认后方可办理变更登记手续。全区仅此一项,每年就新增税收3000多万元。
税收连国脉,从来无小事。正是秉持着这样强烈的责任意识和实干精神,常德地税人在征管精细化、规范化、科学化的道路上大步前行,硕果累累。
——在全省地税最先开通广域网、最先运行税收综合管理软件、最先推出网上电子报税和电子政务,最先试点开发数据大集中系统。2012年,随着全市地税信息管税平台的正式上线,全市地税以信息管税和数据说话为主要特征的税收征管新格局进一步形成。
——创新推出征管责任承诺制,规范工作流程、量化质效标准、注重过程考核,大力规范征管行为,较好的解决了税收征管“疏于管理、淡化责任”问题。近年来,全市地税房地产一体化管理、服务业管理、私房出租、高收入者自行纳税申报管理等一系列特色经验被省地税局推介。
——持续深入开展税收专项检查和专项整治,大力整顿税收秩序,严厉查处了一批在社会上有较大影响的涉税案件,近三年查补税款达5.77万元。其中联合公安、国税成功破获一起特大非法制造、贩卖假发票案,缴获各类假发票300多万份,票面涉税金额高达百亿元。
……
数据虽然是枯燥的,但却是对地税工作业绩最好的证明。“十一五”期末,全市地税组织收入刚刚达到50亿元规模,而在短短三年之后,就已经实现倍增翻番,逼近百亿大关。2013年,全市地税共组织各项收入94.57亿元。今年元至4月,累计入库33亿元,全年计划入库105亿元左右。在严峻复杂的经济税源形势下,始终保持了收入总量、增量、质量“三量齐升”的良好势头,为促进地方经济社会发展,服务新常德新创业做出了积极贡献。
用真诚搭建征纳“连心桥”
地税既是执法部门,又是窗口单位。要彰显文明行业形象,从服务“破题”是抓手,是关键。
“虽然只是一本小册子,但我们需要知道的内容都写得一清二楚,以后办税就不容易出错了。”近日,当在桃源县经商的个体户小张收到税管员送来的《纳税人涉税办理指南》时,一脸高兴的说。
为纳税人编发涉税指南,这是市地税部门今年推出的一项温馨服务举措。在这本刚刚制作完成的小册子里,所有与地税相关的涉税业务被分门别类、优化细化,归并为7大项86小项,并逐项列明了业务所需附报资料、办理流程、受理机构和工作时限等内容。纳税人“一册在手”,就可以明明白白缴税,轻轻松松办税。
“这其中既有一份诚意,更有一份勇气。”市地税局纳税服务科科长王小明表示,通过这样一本涉税指南,地税对外业务基本都被亮出来、摊开来了,更有利于纳税人监督。
一个微笑,一杯清茶,一声问候,这些我们过去经常提到的窗口服务举措,现在只是地税部门的一项基本要求。对纳税人负责,受纳税人监督,让纳税人评判,地税服务正在向多内涵、深层次领域迈进。
今年4月,纳税申报期刚过,安乡一家民营企业的会计张强就接到县地税局一分局税管员的电话。“你们房屋租赁合同的印花税没有报,请你们自查一下,看是否需要来补报。”
“果真忘了申报,幸好提醒了,要不可惨喽。” 张强忘记申报的房屋租赁合同印花税税率只有千分之一,但是如果没有提醒,而是在税务稽查阶段被发现,则可能面临最高20倍的罚款。“一个小失误,不仅可能为公司带来不必要的损失,自己搞不好还要丢工作。”张强为此再三向税管员表示感谢。
像这种容易被忽视的小额税项,虽然不是恶意偷逃,但如果被稽查查实,按照法规可能会被处以高倍罚款。正是针对这类问题,从2011年开始,市地税部门就在安乡试点推行税收风险管理机制,通过分析纳税人涉税数据,将纳税人涉税风险分列等级,相应采取提示、约谈、稽查等不同管理措施,及时提醒纳税人,降低处罚风险,有效提高了纳税遵从度和社会满意度。
尊重纳税人权益,维护纳税人利益,全市地税从加强风险防范,努力实现“零风险”起步,逐渐拓展延伸出一套完整的“520”亲情服务模式。
“5”即“五减”:减少办税时间,严格落实“一站式”、“一窗式”、“同城通办”等便民措施,平均办税时间缩短至规定时限的40%,努力实现纳税人“走进一个厅、来到一个窗、办完所有事”。减少办税环节,对没有政策依据的调查、查验或者审批环节予以取消,减少办税环节16个,简化税收优惠政策备案手续,积极为纳税人“瘦身减负”。减少办税资料,全市推广纳税资料影像化保存、无纸化流转和一户式查询,避免重复报送。完善“网上地税”、“掌上地税”,大力推行“免填单”服务,税务登记、税源管理、发票管理等6类25项业务资料予以简并免除。减少进户执法,出台《关于规范税务人员进户工作的意见》,统筹进户事项,要求无具体工作任务不进户,未经指派不进户,可从内部获取相关信息不进户,最大可能减少对纳税人正常经营的干扰。减少审批项目,实行权力清单制度,摸清行政审批“底数”,公开行政审批目录,废止涉税行政审批项目11项,将原属于市级审批权限24项中的16项直接下放到县市区局,切实简政放权,提质增效。
“2”即“两加”:加强涉税提醒,在申报期截止日前,对未申报缴税的纳税户进行短信和电话提醒。遇有政策变动时,通过办税服务厅公告栏、纳税须知、电视、电台、报纸、QQ群等载体,及时让纳税人知晓掌握。加强纳税辅导,建立健全税收分析预警系统,追踪纳税人生产经营异常,辅导企业自查自纠。选准配强“纳税服务专家团”,满足全市重点企业及重点行业纳税人“深度定制”服务,不断促进和谐征纳关系建设。
“0”即“零风险”。一方面是前端“宽进”,该放的放开,不断提高办税服务效率,一方面是中端“可控”,该管的管住,防止出现税收漏洞,最后实现后端“零风险”,既防范纳税人违反税法规定,受到处罚,又避免和减少税收流失。
从“0”到“520”,虽然地税服务的载体、内容和形式持续不断变化,但其中坚持的始终都是一个宗旨、一个目的,那就是让纳税人满意。
“请您对我的本次服务进行评价”。如今,在全市地税的每一个办事窗口,纳税人办完业务后,服务评价器都会自动发出真诚邀请。与此相配套,全市地税系统从去年开始,面向办税服务厅推出了竞争流动红旗活动。“红旗仅有一面,半年一评比、一轮换”。凡纳税人评议满意率在80%以下的,实行一票否决。通过这种形式,进一步调动了窗口人员优质服务、创先争优的热情。截至目前,全市地税已有6家办税服务厅进入了“五星级”办税服务厅行列,窗口创建工作站在了全省地税前列。
“投我以木瓜,报之以琼琚。”地税人的真诚服务,换来的是全市广大的纳税人充分肯定和高度赞誉。近年来,常德地税不仅实现了行政行风测评“八连冠”,还多次被评为“全市十佳人民满意机关”,2012年更被授予全市首批“十佳人民满意标兵单位”称号。
用文明凝聚团队“正能量”
团队整体的文明形象,当然取决于个体成员的文明素质。加强干部队伍建设,这既是关乎地税发展的基础工程,也是地税文明创建的应有之义。
“我的工作虽然是要找出大家的问题,但目的却是促使大家不出问题。”在临澧县地税局二分局,市地税局监察室干部康劲锋对分局同志诚恳的说。按照市局今年的巡查制度要求,他每个季度要参与2次以上的明察暗访工作,对全市地税作风行风情况进行随机抽查,发现问题通报到人,处理到岗。
严是爱,松是害。只有严管理、强作风、促廉政,干部才能平安,发展才有保证。正是基于这一认识,近年来全市地税廉政建设新招实招不断,工作常抓常新:在全省地税率先推出网上述廉测评系统,干部上网述职,纳税人上网打分。征纳“背靠背”,意见实打实,工作被省纪委在全省行政部门内推广。在全省率先开发应用“掌上廉政监督系统”,纳税人可随时随地掏出手机就作风行风问题对地税干部进行评议,或对遇到看到的违纪违规情况进行投诉举报。建立健全立体式、交叉式、全方位的巡查、暗访和内审机制,外聘监督员,内建督导组,将基层班子民主作风、队伍工作作风和干部服务作风的情况,各单位办税服务、优化环境、政务公开、依法行政的情况,各单位“三公”经费和人员经费等制度执行的情况全面纳入监督视野,发现问题及时整改,及时处理。今年来,全市地税系统实现了涉税争议“零投诉”和涉廉问题“零举报”,市县两级“三公”经费、人员经费均呈明显下降趋势。
在市地税系统,如果说廉政是对干部最好的保护,那么学习则是组织给予干部最大的福利。
“领导力专题研修班”、“分局长集中培训班”、“百名业务精英培训班”……近年来,市地税系统紧密结合税收业务工作,每年定期举办多层次、宽领域的教育培训活动,让干部工学结合,学以致用,培养形成了更加专业化的税收人才梯度。
专门出台《鼓励干部报考“三师”管理办法》,对干部报考注册税务师、会计师和司法律师等“三师”资格从各方面提供保障,给予鼓励。2013年,全市地税“三师”资格人员达到101人,人员比例在全省地税位居第一。
定期举行各类统考抽考,统一排名,奖先罚后。定期组织征管、税政、稽查、文秘、办税等“五项能手”竞赛,开展干部岗位技能大比武活动。系统中层岗位“凡提必竞”,市局机关人员“凡进必考”,使学习成为干部成长进步的“硬杠杠”。
在鲜明的制度导向和浓厚的学习氛围影响下,许许多多常德地税人找到了向上的阶梯,迸发出了人生的华彩。
王成名,原本是一名林业专业的中专毕业生,却亲手创办了省内第一家县级地税网站,先后主导或参与开发了省市局多个信息管税软件,成为系统内知名的“软件专家”。
赵远新,原是地税基层的一名税务所长。通过自学,他先后获得“注册税务师”、“注册会计师”资格证书,并从基层考入市局机关担任科长。现在的他,已经是国家税务总局兼职讲师。
谭燕,一名曾经的下岗女工,考入地税系统后勤学不辍,先后取得“注册会计师”、“注册税务师”资格,成为地税稽查线上的一名“尖兵”,在学习中实现了人生的华丽转身。
……
既要学以增智,更要学以立德。在狠抓业务学习,推动工作提质,帮助干部进步的同时,以“尚德若水、兴税至和”的核心价值理念为引领,全市地税文化建设也是风生水起,渐入佳境。
在各单位开设道德讲坛,“唱歌曲、 学模范、 诵经典”。定期举办主题辩论赛、演讲赛、诗歌朗诵赛,推动先进道德理念入脑入心。组织评选“感动地税十佳人物”、“地税十佳青年评选”,举办“爱岗敬业、忠诚奉献”巡回事迹报告会,参加全省地税先进人物优秀事迹巡回报告会……通过一个个身边的典型,让干部始终牢记宗旨,保持本色。
举办系统综合运动会,组织新春书法摄影展,开设集中拓展训练营……通过各类文化兴趣小组的引导,形式多样的群体文化活动在全市地税系统蔚然成风。远牌桌酒桌,亲书桌球桌,闲暇时分,挥毫泼墨、登高望远、摄影采风……种种健康向上的业余生活方式,正在成为越来越多常德地税人的共同选择。
始终牢记社会责任,积极投身社会公益。全市地税干部踊跃参与志愿者服务队、“扶贫济困”、“文明帮建”、困难救助等活动。从市局机关到区县市局,层层组建了青年志愿者队伍,定期到养老院、孤儿院、聋哑学校、留守家庭开展献爱心活动。近几年来仅各类捐款就达到100多万元,充分展示了队伍良好的精神风貌,提升了地税部门的社会形象。
文明花开,芬芳满苑。多年的文明创建之路,让常德地税人走出了自己的自信与辉煌,创造了组织收入跨越增长、依法治税纵深推进、纳税服务不断突破、队伍建设稳步提升的喜人业绩。展望前程,他们将继续沿着科学发展的目标开拓奋进,用智慧与激情创造地税更加灿烂美好的明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