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市石峰区依托国家科技惠民项目打造民心大工程
近日,由湖南省科技厅组织,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牵头,中南林业科技大学、中南大学、湖南九方科技有限公司等3家单位参与实施的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清水塘重金属污染区绿色家园生态恢复重建技术应用示范”顺利通过专家验收。该项目是我省获批的第一批国家科技惠民计划项目之一,获得1936万元的中央财政资金支持。该项目在石峰区建成了225亩生态修复示范工程基地、230亩湿地公园及2200米生态拦截净化系统,既有效改善了当地土壤重金属超标的问题,也为当地百姓提供了一个公共休憩空间,实现了科技与民生的深度融合。
一是坚持惠民宗旨,着力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的难点问题。 在实施科技惠民项目过程中始终把服务群众需求作为立项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株洲市清水塘工业区是国家“一五”、“二五”期间重点投资的老工业基地,以有色冶炼、重化工为主导产业,为国家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同时也成为全国甚至全世界闻名的重金属严重污染区。重金属污染严重威胁区域生态安全和居民身心健康,并对湘江流域形成巨大的污染隐患。项目选择清水塘工业区的核心区,实施污染土壤治理与景观生态修复和污染区生态拦截净化两大工程,并建设集生态修复、生物多样性保护、科教功能和地域文化特色为一体的湿地植物园,将区域发展的“痛点”转变为转型升级的“亮点”。
二是坚持科技引领,有效转化一批先进适用的技术成果。 推动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和创新是科技惠民专项的立足之本,本项目积极引进先进适用技术,确保项目能够长久的发挥生态修复的实效。项目牵头单位株洲循环经济投资发展有限公司联合当地优势环保企业湖南九方科技有限公司,与中南林业科技大学和中南大学进行深入沟通,并向两所高校分别引进人工湿地技术和重金属生物处理技术。政、产、学、研四方联动,以科研中试基地、教学示范基地、学生实习基地等多种形式推动科技成果落地转化。
三是坚持管理创新,积极探索行之有效的科技惠民新模式。 科技惠民专项的实施既是技术创新更是管理创新,是一既涉及技术的研发应用,又关乎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的复杂的系统工程。经过四年多来的组织实施,初步探索一系列有效的科技惠民模式,驱动模式上形成了“需求导向与技术推动”相结合模式,投入模式上形成了“政府与社会”共同参与模式,服务模式上形成了“公共服务与有偿服务”相结合模式,技术转化模式形成了“专利转让与技术服务”相结合模式。这些模式为今后在推进民生科技计划实施过程中如何进一步调动产学研各方积极性,处理好政府、企业、群众关系,兼顾好科技、经济社会效益和群众满意度,不断创新民生科技实现形式,最大限度地实现好惠民科技成果的转化应用,让群众尽快享受到科技带来的实惠提供了有益的经验和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