永州九嶷山下一个偏远山村年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

28.01.2017  12:35

  村口新修的沥青路两旁,有序停放着上百辆旅游车辆。

  广文桥上、读书岩前、洗砚池旁,游客众多。

  1月24日,记者来到九嶷山下宁远县湾井镇下灌村。“读书得真趣,怀古生远情”“前程好比青山秀,后福犹如绿水长”……家家户户大门前,贴着一副副大红春联。春节将至,游客探访,游子还乡,古老的山村比平日增添了热闹和喜庆。

  村委会主任李初中介绍,临近春节,每天来村里旅游的车辆在300辆以上。2016年,村里热闹了一年,共接待游客300多万人次。每逢节假日,村里游客络绎不绝。特别在“五一”“十一”等假日,村里游客“爆棚”,最多一天进村车辆达2万多辆、游客10万余人。

  一个偏远山村,旅游为何这样火爆?记者走进村里,一探究竟。

  山环水绕,环境秀美

  在前往九嶷山的大道上,远远看到,下灌村镶嵌在画山绣水中。村子南高北低,其形状如一艘大船行驶在山水间。村口,挂着“江南第一村”的路牌,引人注目。

  与湘南古村常见的依山傍水布局不同,下灌村傍水而不靠山,村子四周却翠峰环绕。东有蓝山,南有朱明峰,西有西岭山,北有大板砠。东江、泠江、沐水,或环村而绕,或穿村而过,形成四山三河护村庄的格局。数条水流在此合流,灌而成溪,故取村名为灌溪。后更名为下灌,取众溪往下注灌之意。

  站在村头“船舷”处眺望,由远及近,农舍炊烟袅袅、鸡犬相闻,绿色田野上村民辛勤劳作,进村道路、河道两旁杨柳依依、绿树掩映,展开一幅自然天成的画卷。

  村里,每个村民都是导游。他们会向进村的人介绍,下灌村是九嶷山“十里画廊”“灌溪仙境”景区所在。从下灌村沿溪而上,有一条5公里长的峡谷,两岸山峦起伏,与河水相映成趣。灌水涵清、文塔耸翠、松林暮烟、榜山喜雨、东山玉笋、西岭云屏、虹桥映日、凤尾翻风等灌溪八景点缀其中,美不胜收。

  明代著名地理学家、旅行家徐霞客游历此地时,爱其景美,曾感叹:“游九嶷而不经此,几失其真形矣。

  历史悠久,古迹众多

  村里72岁的老支书李乾富,对下灌村的历史了如指掌。

  李乾富说,下灌村始建于公元499年,其始祖为南齐时李道辩,受朝廷委派南下平乱。他功成之时,朝廷变迁。他见灌溪风景秀丽、水系发达、物产丰富,便隐姓埋名定居于此,耕种农田,繁衍子孙。时光过了1500多年,下灌村人口已达1.3万人,成为远近闻名的特大村落。

  木质的老屋、雕花的房檐、窄窄的鹅卵石路、斑驳的石拱桥,走在村里36条大小街巷,处处可见历史遗痕。4口古井、7座供祠、6座青石拱桥、上百座明清风格旧宅等古建筑,遍布村里。全村现有保存完好的文物古迹40余处,包括状元楼、文星塔、望疑书屋、灌溪学堂、洗砚池、读书岩、赛景岩、挂榜山、仙人桥、广文桥、石板桥、李氏宗祠、古凉亭、游江庙等,其中灌溪学堂和李氏宗祠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站在宽敞明亮的广文桥上,李乾富介绍,这座风雨桥建于清代,桥上有亭,桥下清流潺潺。300年来,风雨桥为行人遮阳避雨,挡风御寒。虽为全木结构,桥面却用青砖铺砌,建造精美,达到了实用与完美的高度统一。历经一年又一年风雨,至今保存完好,成为村民、游人休息、游玩的重要景点。

  崇学重教,人才辈出

  对李氏先人,李乾富充满崇敬。他说,下灌村人1500多年来耕田读书、崇学重教、人才辈出。

  李乾富拿出李氏科考中榜名单,上面记载,自唐至清,1300年中,下灌村孕育出了2名状元、26名进士。在湖南历代有史可考的13名状元中,远离宁远县城30公里的山村下灌村,以其弹丸之地却占有2名,不能不说是一个奇迹。

  唐太和二年(公元828年),下灌人李郃参加朝廷科考,一举夺魁,中得状元。宋朝皇帝宋理宗赵昀于1253年秋开科取士,下灌人乐雷发策试答对如流,力挫群雄,被皇帝钦点特科状元。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自小受舜德文化熏陶的李郃,科考时钦佩同科考生刘簧不畏权贵、仗义执言的品格,上疏请求皇帝,将自己的状元让给刘簧,虽然没被皇帝采纳,但李郃上疏让第的故事传为佳话,受到后人景仰,李郃也成为历史上首位“让第状元”。

  在灌溪学堂,记者见到了在外办企业、回家过年的李增富,他带着在北京读大学的儿子来这里寻找和回忆当年在学堂读书的美好时光。

  李增富告诉记者,灌溪学堂是李氏族人李楚善于上世纪20年代倡建的,1923年建成,投资之大、规模之巨,在当时少见。学堂建成以来,李氏子弟读书者众。近100年时间里,从这里走出了一批又一批杰出人才。恢复高考后,村里考上大学的有100多人,其中考上清华、北大的有2人,目前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的专家有3人。

  四大文化,源远流长

  舜帝南巡时,从下灌村经过;据传明朝建文帝来这里的龙回寺出家当过和尚;洪秀全部下起义失败后,到这里安家落户;红军肖克部队在村里智杀国民党将军……

  说起下灌村的历史故事,李乾富滔滔不绝。

  李乾富把村里的历史文化,归纳成为状元文化、麻将文化、宗祠文化、饮食文化4大类。

  说起状元李郃、乐雷发的故事,下灌村民耳熟能详。李郃因状元让第,得罪宦官,被排挤出京,初授河南参军,不久即改任广西贺州刺史。后以政绩突出升任吏部侍郎,授正议大夫。在贺州任上,多才多艺的李郃与群众同乐,发明了叶子戏和麻将雏形,后慢慢改进为今天的字牌(胡子牌)和麻将,李郃因此被人称为中国传统的麻将文化的始祖,下灌古村也获得“麻将故里”的美称。

  宋代状元乐雷发的父亲乐公明为南宋进士。在父亲教导下,乐雷发从小博览群书,精通经史,长于诗赋,少年时便立下收复国土、振兴民族的宏大志向。因才华出众被赐特科状元后,由于力主北上抗金而受到当权的反对者排挤,愤然称病回乡,寄情山水,用诗词抒发自己的爱国热情。他在读书岩著书,在象岩讲学,其遗址至今犹存,成为激励后人好学上进的生动教材。

  时至今日,挂榜山、洗砚池、读书岩、状元楼等,有关状元的遗迹、遗址留存有10多处,状元文化、崇学重教遗风影响深远。

  下灌村的饮食文化,也为很多人津津乐道。“下灌人好客,也好吃”,吃得很讲究。驰名全国的宁远血鸭即发祥于此。这里的甘蔗煮羊肉、瘦肉水丸子、花生嫩豆焖甲鱼田鸡、花油包卷子等,都是闻名远近的特色美食。

  整洁有序,如在画中

  如何让千年古村走出山村,走向外面的世界?

  从2014年开始,下灌村遵循“宜居、宜业、宜游”原则,通过建设历史文化名村,把众多文物古迹保护、挖掘出来,把生态、自然景观保护恢复起来。村里出台了村规民约,制订了古村保护与发展规划,明确了古村、古巷、古井、古道和新生活、新环境、新产业、新风貌“四古”、“四新”发展方向。

  站在从村中穿流而过的泠江河边,记者见到,河水清澈见底。两旁的仿古建筑以及跨河而过的风雨桥、石砌桥与成行成荫的景观树,让人置身于一幅美丽的画图中。

  村委会主任李初中介绍,近两年,村里筹资9000万元,恢复保护古建筑,清理违章建筑,整修村内道路,为近400栋房屋“穿衣戴帽”,彰显古村特色。还在村前400多亩空地上,分季栽种百日草、一串红、凤仙花、孔雀草等,每当鲜花盛开,无边花海将千年古村装扮得艳丽迷人。村里还组织举办麻将比赛、饮食文化节、祁剧表演等富有地方特色的文化活动,让游客看得满意、玩得开心。

  “村里发展旅游后,很多外出务工的村民纷纷返回,先后开起了100多家农庄、饭店、小吃店、特产店,生意火爆得很。”李初中说。

  来源:华声在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