邵阳6岁儿童去世 父母将儿子器官捐献给6人
4月1日,湖南省儿童医院重症监护一科,小松(化名)生前睡的病床前摆放着一束白菊。图/潇湘晨报记者 辜鹏博
红网长沙4月2日讯(潇湘晨报记者 周帙恒)十多天后的7岁生日,小松(化名)没有等到。突然而至的急性脑膜炎,夺走了他年幼的生命。父母的一次艰难决定,让他的生命以另一种形式得以延续:他们决定无偿捐献小松的器官。这个决定,给4个病人带来了生的希望,给两人带来光明。这6位受捐赠者,将代替小松继续感受这世间的美好。
3月31日,站在湖南省儿童医院的病房外,39岁的邵阳人李青(化名)做了一个艰难的决定:无偿捐献儿子小松(化名)的器官。随后,医生取出小松的心脏、肝脏、一对肾脏、一对眼角膜。
“我也不想他走,可这是没办法的事。”泪眼婆娑的李青说,如果儿子身体的一部分,能帮助他人延续生命,他的心里还是可以接受的。
14天后的7岁生日,他没有等到
小松马上就要7岁生日了,可这个年幼的孩子,却没有等到这一天。
李青说,3月25日,小松放学回家后,说自己头疼,很不舒服。妻子以为小松感冒了,便给他吃了些感冒药,让他躺一会。然而,这一睡下去,小松就再也没有醒来了。当天夜里,李青夫妇将小松送至当地医院,医生表示无能为力,夫妇俩又赶紧将小松转送至湖南省儿童医院。
小松被诊断为急性脑膜炎,省儿童医院医生进行救治后,3月30日晚上,小松还是陷入了脑死亡。3月31日,李青夫妇做出放弃治疗的决定后,主治医生向夫妇俩介绍了器官捐献的事宜。
手术室前,妈妈最后一次亲吻孩子
李青和妻子都在老家务农。“身体发肤,受之父母,不敢毁伤,孝之始也。”对于很多人而言,死后捐献器官,是一件“大逆不道”的事。
考虑了两分钟后,李青做出决定,捐赠儿子的器官。这位淳朴的农民,说服了一开始“死活不同意”的妻子。“能帮助别人,也是做善事,这是好事。”李青反复跟妻子做工作,最终,夫妇俩达成一致,向家人隐瞒捐赠小松器官的事。
3月31日下午4点,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器官捐献协调员郭勇来到省儿童医院,将小松接至中南大学湘雅二医院,进行器官摘取和移植手术。
插上呼吸机,备好升压药物,救护车用了10分钟时间将已陷入脑死亡的小松送至湘雅二医院。
进入手术室的前一刻,伤心欲绝的李青夫妇抱着儿子的身体,不愿其离去。这个身高1米4,体重41公斤的小男孩,安静地躺着,最后一次接受母亲从头至脚的温情亲吻。见惯了生离死别的郭勇,也被眼前的这一幕所打动,“孩子长得很好,太小了,太可惜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