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岁以下宝宝打虫需谨慎 卫生饮食防止病从口入
星辰在线12月1日讯(星辰全媒体记者 胡伟男 通讯员 陈双) "打虫"对于70后,80后父母来说,是儿时的一场噩梦。五颜六色的宝塔糖,看起来诱人,吃起来香甜,吃下去后却是胆战心惊。 现在,很多70后、80后已经为人父母,他们开始担心孩子常喊肚子痛,脸上出现白斑,晚上睡觉时磨牙,是不是肚子里长了蛔虫呢?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儿科医生建议,两岁以上从未驱虫的孩子可以考虑驱虫。
5岁的东东一个多月前右眼角处突然长出一块白斑,由于脾胃一直不太好,吃东西挑食,并且从来没有打过虫,东东妈妈带着孩子来到湖南中医药大学第一附属医院就诊。湖南中医附一儿科医师李英介绍,寄生虫病好发于5至14岁的儿童,2岁以下少见。在众多寄生虫中,蛔虫感染率最高。孩子出现经常腹痛、消瘦、异食癖、磨牙及皮肤或巩膜虫斑者需考虑寄生虫病。
据悉,蛔虫病轻者可以没有症状,重者可引起咳嗽、哮喘、过敏及胃肠功能紊乱,腹痛伴食欲减退、恶心、腹泻或便秘,大便排出(或吐出)蛔虫,时有惊厥、夜惊、磨牙、异食癖,严重感染的常可引起儿童营养不良、反应迟钝、发育障碍,还可引起蛔虫性肠梗阻、蛔虫性阑尾炎等严重并发症。蛲虫病以夜间肛门、阴部奇痒为主要特征,影响睡眠,可伴有食欲不振、消瘦、烦躁、夜惊等症状。钩虫病主要引起儿童贫血,刚开始食欲亢进、好食易饿、喜食泥土或生米等异食癖,继而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面色指甲苍白,表情淡漠,毛发枯干,头晕、乏力,慢性长期感染影响儿童生长发育,严重时可致贫血性心力衰竭。鞭虫病轻度感染者一般无明显症状或仅有腹泻,中度和重度感染者可出现食欲不振、恶心、呕吐、慢性腹泻、粘液血便、里急后重、脱肛、体重减轻及贫血。
“目前世界卫生组织推荐2岁以上的孩子行驱虫治疗,2岁以下的儿童,肝脏发育尚不完全。而大多数驱虫药中都含有影响肝功能的成分,服用后会造成孩子的肝功能损害,引起转氨酶升高和厌食症。2岁以下儿童如果必须服药,应该在医生指导下服用。”李英说,打虫药首选阿苯达唑类药物(如肠虫清),这是一种广谱驱虫药,能杀灭虫卵,用于治疗蛔虫、蛲虫、鞭虫、钩虫等多种肠道寄生虫感染,服用阿苯达唑后不能很快看到寄生虫排出,要过两三天后才会看到,或根本没有寄生虫排出。
服用打虫药应注意,驱虫药宜空腹服用。驱虫药最好在空腹或晚上睡觉前服用,空腹时服用,药物在肠道内的浓度高,可以提高杀虫效果。此外,服用驱虫药后,应多吃一些富含粗纤维的食物,如粗粮,芹菜,韭菜,白菜,香蕉,苹果等,以利于虫体排出。驱虫药不宜常服。有的家长看自己的孩子身体瘦弱,吃东西不香,就给孩子吃驱虫药。一旦真打出几条虫子,便视打虫药为法宝,隔三差五就给孩子吃两片,打打虫子。殊不知驱虫药也和其他药物一样,常服或服用过量都会产生不良反应。一定要在明确诊断的基础上服药,不要因孩子脸上有“虫斑”,“睡觉磨牙”,经常“腹痛”等症状就自作主张给孩子服用驱虫药。另外,服药后不会立即排虫。目前驱虫药服药后2~4天才有虫体排出。有的人服药后一天,就急于检查粪便,若没找到虫体,便认为药效不佳或剂量不够。随意增加药量极易出现胃肠道不适,发热、皮疹或头痛等副反应,因此需严格遵医嘱或按药品说明书服药。
“中医认为蛔虫症属“腹痛、蛔厥”范畴,中药对于已经产生耐药性的寄生虫病来说会有较好的疗效。对于肠蛔虫证,中医以驱蛔杀虫,调理脾胃为治法,方用使君子散加减;驱虫之后,以异功散或参苓白术散加减调理脾胃。如蛔虫较多阻塞肠腔,可用驱蛔承气汤通腑散结,驱虫下蛔。另可外用新鲜苦楝皮200g,全葱100 g,胡椒20粒。共捣烂如泥,加醋150ml,炒热,以纱布包裹,置痛处,反复多次,以痛减为度,用于蛔虫腹痛。配合针灸推拿治疗,具有明显效果。”李英提醒,任何药物都有毒副作用,因此治疗寄生虫病应该以预防为主,治疗为辅,努力做好健康教育工作。从纠正不良的生活习惯开始,如不喝生水、尽量少吃生食;饭前便后要洗手。在农村,要加强水源的管理力度,避免水源污染;对粪便进行无害化处理,施肥时尽量不使用新鲜粪便,下田劳作时应该穿上鞋子,在家禽、家畜的管理上规范化和科学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