千年山歌唱响乡镇传习所 海外华媒点赞传统文化传承

28.03.2018  09:37

  中新网长沙3月27日电 (付敬懿 吕娜娜)“长沙山歌这种男女老少都唱的形式,应该纳入日常教学。”美国《华兴报》副总编辑姚风明27日在听完山歌演唱后表示,山歌歌词源于生活,很真实,也更需要传承。

  当日,正在湖南长沙县参加“海外华文媒体走进田汉故里”大型采访活动的15个国家的24位海外华文媒体高层一行,在长沙山歌青山铺传习所体验完传承近千年的湖南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长沙山歌后,纷纷为其点赞。

海外华文媒体观看小学生表演长沙山歌。 杨华峰 摄

  作为中国民间歌谣的体裁之一,山歌是带有民间故事的传唱艺术,又因地区及语言差异,拥有多种多样的形式。长沙山歌可追溯至先秦时期的楚国,《汉书》记载:“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亦可以观风俗,知厚薄。

  今年72岁高龄的杨世德是长沙山歌市级非遗传承人。16岁便接触山歌的他,为了传承发扬长沙山歌,在2016年7月组织成立了长沙山歌青山铺传习所,招徒授艺,并定期去幼儿园及学校进行表演,普及山歌知识。

  “山歌是劳动人民在田野、地头劳作时即兴演唱,道出日常生活的柴米油盐、喜怒哀乐。”杨世德说着就唱了起来:“太阳落水又落坡,大家打个散工萝歌;清水塘里洗洗咧手,放下裤脚旱烟子唆……插田、担谷劳作后,大家闲下来一段山歌一曲唱开,心情舒畅又有劲。

  “虽然听不懂方言唱的是什么,但是觉得长沙山歌很有韵味。”澳大利亚报业集团总经理胡佐凡听着独特的曲调,也跟着学了起来。在了解长沙山歌歌唱内容后,他表示非常惊叹:“看那首《中饭晏》,原来吵架还能唱出来的。

  尽管山歌好唱,但其实收集歌词歌谱却很劳神。杨世德说,56年来,他在务农之余,走遍长沙县、汨罗县到处“”歌,会唱并且登记下来的已有近200首,全部收录成册,并且创作出不少贴近时代的新山歌。

  “希望通过现代化声、光、电等手段把山歌记录并代代传承。”《爱尔兰华人报》副社长周瑞琮表示,山歌作为老祖宗传下来的精华,来源于劳动和生活,每个地方的山歌都代表不同地方的生活方式,所以记录传承很有必要。

  据悉,活动期间,海外华媒还将走进杨开慧等名人故里,到访国家级长沙经济技术开发区等地,感受长沙县的经济和智能制造实力,发掘敢为人先的湖湘特质,解读生态旅游发展密码,亲身感受和体验长沙山歌、滚灯车、锣鼓亭子等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完)

【编辑:黄诗立】
海外华媒“醉迷”田汉故里:“既留乡愁又见发展”
   中新网长沙4月1日电 题:海外华媒“醉迷”田湖南新闻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