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国宰客众生相防不胜防 出国旅游如何见招拆招

02.06.2016  15:29


越来越多的游客选择出国旅游,如何防止“被宰”成为一个需要重视的问题。

  中新网6月2日电 当气温开始逐渐灼热起来的时候,你是否已经坐不住,准备酝酿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呢?但是,人在江湖漂,哪能不挨刀。出门在外旅游,最怕遇到的就是“被宰”。

  不论是我们周边的日韩新马泰,还是大洋彼岸的欧美国家,宰客现象层出不穷。免税店与旅行社合唱双簧,通过洗脑宣传、制造爆买假象、拒绝退货等手段,一步步将游客引入精心布置的“陷阱”。不过,见招拆招最重要,小伙伴们可要小心购物,不贪小便宜,谨防上当受骗,看紧自己的荷包哟!

  招式:瞒天过海

  随着访日的外国游客越来越多,从2015年夏天开始,歌舞伎町就出现了许多专门针对外国游客的拉客诈骗案件,其中以亚洲和非洲的游客居多。

  近日,两名中国男子在前往东京新宿歌舞伎町时,就被宰了一笔。当地一名男子在表示可以带他们去夜总会,并收了10万日元的“定金”和“保证金”之后,人就消失不见了。而另一方面,夜总会的店家则称没收到钱。警察只能表示,并无法立刻逮捕这名男子。

  破解:对于人生地不熟,为了省事而想走捷径,盲目听从别人的旅客来说,旅游前应了解当地习俗,走正规渠道;切勿轻易相信所谓的“中介”;坚持先交货,后买单。

  招式:笑里藏刀

  现在,饭店靠酒水谋取暴利已屡见不鲜,即便是在顶级饭店中,这种现象照样存在。很多游客在享受香酒美食的时候,在不知不觉中已经挨了“温柔的一刀”。

  早前有报道称,西班牙瑞格尔侯爵酒园产的里奥哈陈年特酿,每瓶售价通常在9.99英镑左右,但在英国的顶级饭店却卖到31英镑。长期以来,英国一些顶级饭店都以正常价格3到6倍的高价卖酒。

  破解:对于饭店靠酒水宰客的个中缘由,无非是抓住了客人的微妙心理:由于怕被别人嘲笑,游客在饭店用餐,取用饭店放在餐桌上的酒水时从不会多问。如此一来,很容易就“中套”。因此,在不确定是否需要交费前应询问清楚,不要觉得自己“”。

  招式:偷梁换柱

  很多游客外出旅游时,都是冲着当地的特色美食,想要一饱口福。但有些当地的黑心商家,打着“老字号”的幌子,以次充好,从而谋取利润。

  例如日本有名的“神户牛肉”或是高档海鲜,不熟悉日本料理的客人根本吃不出来。结果花高价买来的,不过是便宜的美国牛肉和普通海货。

  破解:对于导游的劝导、商家的宣传和口头承诺,游客要保持应有的警惕。先看价码再决定是否就餐;看清服务费或餐桌费,看好菜单再决定是否就餐。

  招式:欲擒故纵

  其实,“宰客术”一般分为两种,一种是显性的,另一种是隐性的。显性宰客即明着向游客收钱,其中包括各种小费和自费项目。一开始,旅行社往往给出十分低廉的报价让你心动不已,但当来到一个陌生的地方、语言又不通时,他们便会分多次、以各种名目再次向游客要钱。

  此外,一些导游、旅行社伙同个别免税店,以“到免税店购买更便宜”为由,“强行”把游客带到定价比其他百货店高出20%至30%的商店购物。

  破解:游客在报团前应仔细核对各项费用,仔细查看旅游合同说明;在购买贵重物品前,要事先要做好功课,充分了解产品特性是否符合自身需要,理性消费。购物后,主动索取购物凭证,以便事后维权。一旦遭遇敲诈勒索,建议及时前往警察署报案,并提供被害时间、店名、案件具体情况等,最好能保留相关证据。

  游客要想避免海外“被宰”,不能只靠提升自身经验,规避风险,更要靠有力维权,打击无德行为。遇到“被宰”的情况,我们可以借助驻外领事机构向当地政府反映问题,或借助网络和媒体的力量,曝光这些无德商家,让更多的人形成理性的防范意识。(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