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孩问题:6岁哥哥喂弟弟吃橡皮泥 16岁男孩要分财产

03.06.2016  22:16

  原标题:二孩问题:6岁哥哥打弟弟、16岁儿子提出分财产

  株洲晚报6月3日讯 2013年年底,“单独”二孩政策放开,2015年年底,二孩政策全面放开。随着二孩宝宝们集中落地,今年以来,市妇联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和我市的一些心理专家接到有关“同胞竞争”的咨询逐渐增加。

  记者发现,这些咨询一类是家长想生二孩,结果遭到大孩强烈反对;一类是二孩已经出生了,结果大孩接受不了,做出种种极端举措。从具体情况来看,有些大孩在得知父母打算要二孩时,竟然要求父母先写下财产分配方案并进行公证,还有的大孩会偷偷殴打还在襁褓中的二孩。

  【案例一】趁无人时打弟弟,喂他吃橡皮泥

  小强今年6岁了,父母在企业工作。今年1月初,小强的弟弟出生。

  小强平常特别黏妈妈,闹着不肯去幼儿园。小强在家有时候会动手打弟弟,下手比较狠,不是好玩的那种,有一次被奶奶“抓到了现场”,批评了两句,情急之下,小强竟然一把抱起摇篮中的弟弟,冲到门口,准备把弟弟丢出去。

  小强的妈妈介绍,他们原来是典型的“4+2+1”家庭,只有一个小宝宝,6个大人都尽力宠爱着,有点众星捧月的架势,儿子想要的东西基本都会予以满足,即便在某个家庭成员那里满足不了,只要小强撒撒娇,总有人心软依了他。

  “其实,弟弟出生之前,小强的表现还是挺好的,比较乖巧,也讨人喜欢,没想到现在会是这样。”妈妈说,怀孕比较意外,所以之前并没有跟小强做心理铺垫。

  去年家人刚告诉小强这个消息时,小强把自己关在房间里面哭脸,之后明显变得敏感、娇气了,比如,摔了一跤,连皮都没有磕破,也要在妈妈怀里哭半天,原本早就独立睡觉了,现在非要妈妈陪着一起睡。

  弟弟出生之后,小强不太喜欢搭理弟弟。其他家人围着弟弟玩时,小强也不太靠近。大家本来以为孩子只是“争宠”,慢慢会好,后来,奶奶偶然发现了小强居然偷偷攻击弟弟,揪耳朵、掐手臂、打头,还把橡皮泥塞到弟弟嘴巴里。

  “现在,小强连幼儿园也不愿意去了,就是守着我,好像他一离开,我就会更爱弟弟似的。9月份就要进入小学了,我很担心儿子的状态……”小强的妈妈说。

  【案例二】要生弟弟有前提,先分配好财产

  提出要父母写下财产分配方案并进行公证的,是一位16岁的男孩,今年读高一。男孩的父亲5月中旬致电市妇联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寻求帮助。

  父亲透露,因为家里经商多年,经济条件尚可,以前没有生二胎的想法,所以自己以及亲戚朋友确实跟儿子开玩笑式地讲过“千万财产都给你”之类的话,没想到儿子会这么在意。当父母提出要生二胎时,儿子态度十分坚决,表示要父母写好书面分配方案,并进行公证,把现在所有的财产都给他,二孩出生之后积累的财富也要平均分配。目前,这家人还在观望,“如果儿子的态度不能改变,可能会放弃生二胎的想法吧。”

  昨日,记者向市国信公证处求证,该单位透露,截至目前,他们还未接到因为二孩问题引发的财产分配公证。

   【专家支招】消除孩子“玻璃心”家长关爱别太“猛”

  “从目前碰到的情况来说,5岁以下的大孩,对于二孩的接受度更高,因为这个年龄层次的孩子需要玩伴,还没有太多‘私心’,容易跟家庭新成员玩到一起。”在市妇联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做志愿者的心理专家丁光木介绍,孩子6岁以后,逐渐懂事,又似懂非懂,容易受到周边一些言论的影响,比如爸爸妈妈说“你这么不听话,我就再生一个”,其他人说“等有了弟弟/妹妹,你爸妈就不喜欢你了”之类的话。

  化解大孩情绪危机,他家取得胜利

  在心理咨询师的建议和帮助下,也有成功化解了“二孩危机”的家庭。

  6 月1日儿童节, 39岁的凯霞累了整整一天,她带着大孩与二孩出去过节,“虽然累,但看着老大逐渐接受老二,两个人能和睦相处,我觉得很幸福。”凯霞说,他们两口子是“单独”,2014年初曾怀孕,结果6岁的女儿强烈反对,于是,她放弃了。2015年3月,凯霞再次意外怀孕,这次她下定决心留下宝宝。

  听从丁光木老师的建议,凯霞决定花更多的时间陪伴老大。第一步,就是把大孩从奶奶家接回家自己照顾,早上起来给女儿做早餐,晚上陪她写作业,睡前讲故事,周末也带着她玩耍。关系渐渐有所修复之后,凯霞又有意识地带着女儿接触了身边几个二孩已经降生且相处得很好的家庭,看到别人家的小哥哥给弟弟换尿片,姐姐带着弟弟一起骑单车,凯霞的女儿似乎有所触动。之后凯霞又尝试着带女儿一起去医院做产检、听胎心,跟女儿一起选二孩的各种用品,顺便也给女儿添置一些新物件。

  凯霞说,在去年12月,自己生产后,女儿一直待在病房,一会看看妈妈,一会看看弟弟,摸摸弟弟是不是尿湿了。6月1日当天出行,女儿也是全程照顾弟弟,特别贴心。

   想让老大顺利接受老二父母要做好两点

  “现在的孩子基本都是在宠爱和满足中长大的,很少经历挫折,用现在的流行语说,确实有点‘玻璃心’。”在市妇联妇女儿童心理健康服务中心做志愿者的心理专家贺文华介绍。

  丁光木与贺文华老师都认为,让老大顺利接受老二,父母要做好两点:一是之前对大孩的家庭教育方式,二是准备要二孩之前对大孩做足够的情感铺垫。

  在家庭教育方面,除了给予孩子足够的陪伴、关爱,也可以适当、巧妙地来一点挫折教育,对于孩子能独立完成的事情,不要大包大揽,孩子能自己解决的同学小矛盾之类,家长可以尽量放手。

  “在小区里经常看到这样的场景,一群孩子在玩,家长就守在不远的地方,一旦有孩子摔倒哭泣或者孩子之间发生争吵,家长马上站出来‘主持公道’。”贺文华认为,家长应该帮助孩子成长,而不是代替孩子成长,现在很多本应由孩子通过自己的探究、实践习得的能力被家长以“爱”的名义剥夺了,一路顺风顺水成长起来的孩子,在短短的人生经历中,几乎就没有碰到过不如意的事情,一旦碰到一点“意外状况”,就觉得伤害巨大,“玻璃心”就是这么产生的。(株洲晚报 记者 李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