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者探讨开发区“三十而立”路向何方
中新社海口电 2014中国城市规划年会日前在海口召开,与会许多专家学者对“三十而立”的中国开发区未来走向表示关切,并倡议,开发区政策在新时期必须重新评估,回归开发区促推改革开放的宗旨,由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30年前,深圳蛇口工业区成为中国境内第一个开发区。开发区成为中国改革开放重要标志模式之一。30年后,开发区在中国遍地开花。截至今年7月,国家级的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出口加工区、边境经济技术开发区共有421家,其它国家级开发区57家。省级开发区1170个,还有大量市县甚至乡镇自行设立的工业园区。
中国开发区名目繁多,包括经济技术开发区、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保税区、自由贸易区,以及城市新区、边境经济合作区、国家旅游度假区、留学生创业园、大学科技园等。
中国城市规划学会城市规划历史与理论学术委员会副秘书长、东南大学建筑学院教授王兴平表示,开发区作为推动改革开放、技术创新的载体,推动了中国工业化和城镇化进程,促进了中国经济增长。但是,开发区的成长历程中也一直伴随着争论:从早期的发展道路的是与非、发展贡献的多维认知,不同投资主体的国民化待遇、产业功能与城市功能的关系等,及至开发区规模大小、效益高低,产业层次与新的产业空间,就业与居住的平衡问题等。
值得关注的是,许多地方政府以开发区的名义大面积征用土地,成为土地财政的“帮手”。另一方面,近年一些开发区因诸多因素开而不发,地产商乘虚而入开发“产业地产”,这些都使开发区发展备受诟病。
北京大学城市与环境学院教授王缉慈上世纪80年代始比较研究国内外开发区。她坦言,国内开发区多是地方政府为主导的投资行为,易出现追求短期利益,政绩驱动,过度开发。另外,地方政府可能利用权力提供地价、税收、特许经营权等优惠寻租、设租,滋生腐败。她对近年西部不发达地区仍以政府行政命令大规模开办开发区表示担忧,在全球经济动荡的时代,产业园区面临着严峻的挑战。随着科技创新,区位可替代,开发区可能空洞化。
多位学者建议,国家有关部门应对目前的开发区政策进行评估。同济大学建筑与城市规划学院教授赵民表示,政策是有周期性的,应通过评估明确政策的终止或调整。他认为,目前一些国家开发区政策含金量已不高,可作为地方政策,把开发区当作地方深化改革的先行区、经济增长的核心区,实现地区的二次改革。
新加坡邦城规划顾问有限公司中国区总裁、总规划师陈启宁亲历苏州新加坡工业园区的筹建和发展。他称,30年前,中国开发区以工业、外资、出口为主。30年后有了质的飞跃:优秀开发区以现代制造业和现代服务业并重;利用境外投资和境内投资并重,体制机制活力增强,园区发展成为以产业为主导的多功能综合性区域。
陈启宁表示,未来中国开发区有五方面的走向:政府主导转向市场主导,政府完善公共行政管理,扶持现代服务业,投资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走出去参与国际竞争。
还有多位专家认为,中国许多领域尚有进一步改革开放的空间,这使未来开发区拥有了生存空间,而创业和创新环境是园区发展的关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