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行“信号”获市场认同 未来继续降准可能性大
中新社北京2月4日电 (记者 魏晞)中国人民银行2月4日晚宣布自2012年5月以来首次下调金融机构人民币存款准备金率,并对中国农业发展银行额外定向降准。此举被视为“久旱甘霖”,更被解读为“放松信号”,获得不少机构和分析人士认同。
交通银行首席经济学家连平认为,降准有利于保持市场流动性充足,并通过增加信贷供应带动社会融资成本下行。
“从利率市场化推进、存款增速放缓、社会融资成本居高不下的大背景看,降准也是减缓银行存款压力、降低负债成本、从而促进贷款市场利率下降的合理政策选择。”
连平粗略估算,此次降准将会释放近7000亿元资金,将有力缓解市场流动性紧张,促进市场利率下行,保持流动性充裕。这一数字比另一些机构估计略高,有分析师认为,此次降准释放的资金在4000亿元人民币左右。
中信建投首席宏观分析师黄文涛则更为乐观,他认为,此次央行降准幅度超预期,或将释放8000亿元人民币左右资金。
黄文涛认为,降准除了可以一次性释放出深度资金外,作为一种明确的放松信号,将大幅改善当前市场资金的预期。“降准兑现,资金利率将顺势下行。”
中国国际金融公司固定收益部执行总经理张继强则直言,“不应问为何降准,要问为何此前迟迟不降准”。他认为,在当前经济下行压力大增、通缩风险抬头、外汇占款系统性减少的背景下,降准是宏观逆向调控的理性选择。
“无需否认,降准具有对冲意味,但释放的低价长期资金远非定向工具所能比,对股市、债市都是利好。”
连平分析认为,此次降准的直接、主要原因是人民币贬值压力下资本流出增多、外汇占款下降,加上节前资金需求上升,令市场资金趋紧。而定向降准,则体现了结构性支持、定向调整的意图,以增强对薄弱经济环节的金融支持。
谈及未来,连平认为,未来仍有可能继续降准,短期内降息的可能性不大。预计准备金率还有1-2次、每次0.5个百分点的下降,发生在上半年的可能性较大。下半年,随着稳增长政策效果进一步显现、房地产市场企稳、中国经济转好,资本流出和人民币贬值压力有所缓解,准备金率下调的压力也随之减轻。
中金公司首席利率分析师陈建恒也认为,预计此次降准的效果是明显的,有助于改善资金供需关系。“不过,我们并不认为一次降准足够,央行的放松需要继续加码。因此,这次降准绝对不是年内央行最后一次大力放松。”(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