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大工程”加快我省高新区转型发展
今年2月,常德高新区成功晋升国家级高新区。至此,我省已经拥有7家国家级高新区、14家省级高新区,国家级高新区数量居全国第8位。
按照国家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十三五”规划,到2020年全国将新建100家左右国家级高新区。高新区是衡量一个省份科技创新能力和均衡发展状况的重要指标。近年来,我省加大服务和支持力度,推动高新园区实现新发展,力争实现高新区在大部分地级市布局。相比国家级高新区,我省对国家级高新区升格的后备力量——省级高新区的支持成效更为明显。去年8月,省政府集中批复7个地区成为省级高新区,这些省级高新区均由工业集中区或经开区转型而来。
“‘以升促建’是高新区培育的一个基本思路。”目前,我省正全力推动怀化高新区升级为国家高新区,按照这一升级速度,到2019年,我省国家级高新区的布局将更加科学合理,在高新区的辐射带动作用下,各市州区域经济将迎来更好的良性发展。
按照规划,到2019年,长沙、株洲、湘潭国家高新区将分别规划1-2个千亿产业集群和和2-4个500亿创新型产业集群,益阳、衡阳、郴州、常德国家高新区将分别规划2-3个500亿创新型产业集群,其他省级高新区则根据各自资源优势和产业基础规划1-2个100亿创新型产业集群。届时,更多类似株洲“动力谷”、宁乡“锂电谷”的产业地标将在我省高新区中诞生,我省高新区将在“创新引领”战略下发挥更坚实的主力军作用。
在创新型产业集群培育工程外,我省启动了科技创新服务体系建设工程和体制机制改革创新工程,从科技创新环境和保障机制方面为我省高新区提质升级保驾护航。我省将以建设科技创新城、大学科技园、科技企业孵化器和众创空间为重点,完善全链条创新创业服务体系;大力发展研发设计、检验检测、技术转移、知识产权、科技金融等创新服务机构,建设全省统一、彼此互联互通的科技创新服务平台。除了“以升促建”培育国家高新区,我省将根据各园区发展基础,指导高新区建成各具特色的创新型园区,实现差异化发展。其中,长株潭国家自主创新示范区将在创新发展方面先行先试、形成可复制、可推广的经验,引领带动全省高新区创新发展;益阳、衡阳、郴州、常德四大高新区将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建设国家创新型特色园区,实现引领产业技术发展、促进产业升级和提升自主创新能力的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