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力加强和改进农村党员教育管理
加强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是当前我们推进社会主义社会各项改革,不断解决基层建设与发展中出现的新情况、新问题的迫切需要,也是坚决清除侵蚀党的肌体纯洁的“毒瘤”,提高党的执政能力的一个重要方面。要做一名合格的党员干部,就要敢于面对变革与变化,从增强是非意识、根基意识、质量意识、带头意识、底线意识入手,强化农村党员教育管理,提升农村党员党性修养,更好地保持党的纯洁性,引导农村党员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建设者及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带头人。
增强是非意识,保持清醒头脑。在大是大非面前保持头脑清醒、毫不含糊,不仅是一名党员干部在政治上成熟的重要体现,更是保持党的纯洁性的基本要求。党员干部政治觉悟的高低直接影响到群众的认识。随着社会转型期社会矛盾的不断凸显,一些农村党员干部身份意识弱化、宗旨观念淡化、自律意识松懈,有的拜金主义、脱离群众,有的形式主义、作风飘浮,有的知识匮乏、能力退化,有的以权谋私、拉帮结派,严重影响了我们党的形象,降低了群众的信任。作为一名新时代的农村党员干部,只有学会站在全党、全国的高度上认清形势、分析问题,不断增强政治警觉性和辨别力,自觉增强带领群众科学发展的能力,才能使自己在政治上真正成熟起来。
增强根基意识,注重个人修养。党的基层组织是社会主义建设与改革事业的领导者,作为农村党员领导干部要加强领导力修养,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首先,要在把握科学理论和科学体系的精神实质上下功夫,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分析与解决问题,要深入学习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全面理解科学发展观的精神实质,不断提高自己的理论素养,优化思维方式,指导工作实践。其次,要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在工作实践中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为人正直,处事公道,牢固树立共产党员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摆在第一位。再次,要不断提高自身的思想认识,正确处理好个人与党组织、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坚持抵制和克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和极端个人主义的影响,过好金钱关、权力关、美色关,“做一个高尚的人,一个纯粹的人,一个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增强质量意识,锻造一流队伍。保持党的纯洁性,最直接的就是要把好“源头活水”。正如列宁所说:“徒有虚名的党员,就是白给,我们也不要。”马克思主义政党的力量和作用既取决于党员的数量,更取决于党员的质量。要坚持“控制总量、优化结构、提高质量、发挥作用”的发展党员新十六字方针,把新发展党员的质量放在首位,全面推行发展党员公示制、票决制、责任追究制,严把党员“入口”。其次,要建立健全对党员经常性的教育、监督和管理机制,引导农村党员建设共产党员固有的“精神家园”,真正做到在党言党、在党爱党、在党忧党、在党兴党,提高党员质量。再次,要探索建立党员退出机制,按照党纪要求,及时处置党内那些宗旨意识淡化、思想道德滑坡、组织纪律涣散、道德行为失范的不合格党员,疏通党员“出口”。
增强带头意识,接受群众监督。火车跑得快,全靠车头带。作为农村党员领导干部,不仅要出主意、用干部,更要带头做示范、抓落实、树榜样。首先,要处处以身作则、率先垂范。要带头遵守廉洁自律各项规定,带头以淡泊之心对待个人名利和权位,带头以敬畏之心对待职责和事业,任何情况下都要稳住心神、管住行为、守住清白。作为普通农村党员干部,必须注重作风的修养,做到思想求实、说话老实、办事扎实、对人诚实,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都不图虚名,不做表面文章,不搞特殊化。其次,要时时虚心纳谏,接受监督。搞好党性修养,必须充分依靠和发动群众,接受群众的监督和教育,让群众对农村党组织和党员干部的工作提出批评和建议,实行监督。只有充分发动群众,请群众来提批评性意见和建设性建议,才能找准问题,对症下药。
增强底线意识,永葆清正廉洁。做人、做事要有底线,农村党员干部要有强烈的底线意识,而作为一名农村党员领导干部,更要树立底线思维、增强底线意识,切实守住使用公权的底线,守住廉洁自律的底线。首先,要牢记坚持原则,善于运用法律思维和方式解决社会问题、化解社会矛盾,守住法律和政策的底线,不乱开口子,做到一把尺子量到底,自觉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群众信服。其次,要牢记民生理念,善于从战略高度思考和解决全局性问题、承担社会责任,守住承受能力的底线,当好解牛庖丁,不做甩手掌柜,不搞拍脑袋决策,在农村逐步建立和完善社会风险评估体系,促进农村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再次,要牢记制度规范,善于用制度管人、管事、管物,守住队伍管理的底线,抓好农村基层组织的规范化建设,通过建立健全效能建设、村务公开、财务管理、人事管理等制度,开创农村工作新局面,确保社会和谐稳定。
“基础不牢,地动山摇;基层扎实,坚如磐石。”农村党员教育管理任重道远。来自基层的党政干部,更应认真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党建工作重要论述,以基层组织建设作为推动全局工作的有力抓手,全面夯实党在农村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带领广大群众谋幸福、奔小康,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