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步瑶族欢庆瑶年“酒粑节”
瑶家阿妹打糍粑
瑶家阿妹吃糍粑
瑶族美食“炸蝗虫”
“一杯酒来哎酒又清,双手拿来敬客人,客人饮了我瑶寨的酒,瑶家与你心连心。”10月20日,农历九月二十七日,城步汀坪乡上岩村刘家界瑶族村民迎来一年一度的瑶年大节——酒粑节,家家户户唱山歌,打糍粑,祭茅神,庆丰年,洋溢着喜庆丰收气氛。
刘家界是城步瑶族聚居地之一,22户,110多口人,全为蒲姓,不掺杂姓。一进村口,当地族老向我们介绍,刘家界原名“留家界”,意为留下此界不须征税纳粮。不征税不纳粮的原因,据说一与瑶族传说中的《评皇卷牒》之“过山榜文”有关,二因瑶族历史上长期刀耕火种、经济落后,无力承担税赋。酒粑节是当地瑶民最隆重的节日。每逢这一天,外出打工的子女都会千里迢迢赶回来与家人团聚,已出嫁的女儿也会带上携夫带子回来过节。蒲清丽是土生土长的瑶家女,在她印象中,“酒粑节比过年还隆重,哪怕离家再远,家里的兄弟姐妹也会团聚在一起。”
与这种千年节庆一脉相传的是打糍粑习俗。在城步其他地区,糍粑仅是米饭以外的辅食,而瑶家糍粑却被赋予一种深沉意义,是瑶族待客的最高礼仪。客人到了瑶家,先要喝四碗油茶,再吃上当地特色糍粑,然后才是鸡鸭鱼肉上桌。村民蒲保军介绍,刚拧好的糯米团要粘上一种特制的粉末,这种粉末由黄豆、芝麻、花生、玉米、南瓜籽碾细炒香制成,也象征着五谷丰登。“吃蝗虫”是瑶族独特的饮食习惯,也是餐桌上第一道菜肴。这道菜常被外来客人视为“恐怖食物”,挑战着食客的胆量,瑶族群众却吃得津津有味。村民蒲保军说,“蝗虫是农作物的天敌,把天敌吃掉就象征着来年多一分收成。在过去饥荒年代的酒粑节,村民必吃蝗虫、山老鼠。现在虽然没有蝗灾了,但吃蝗虫的习俗却被保留了下来。”餐桌上,绿色的蝗虫经洗净后被油炸成金黄色,散发出诱人的清香,听着瑶族历史的介绍,"吃蝗虫”已从当初的文化象征转化为对祖先功德的怀念,餐桌上的一张张笑脸无不真切地反映了当今瑶族人民日益丰足的生活。
(城步苗族自治县宣传部 肖丁勤 供稿/供图)
(编辑:李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