株洲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试投产

28.10.2014  10:38

  

  株洲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试投产,日处理垃圾1500吨,年发电1.5亿千瓦时。10月26日上午,位于石峰区铜塘湾街道长石村的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点火试投产。市委书记贺安杰启动点火装置并讲话。据悉,这是长株潭地区首家、全省第二家垃圾焚烧发电厂。该厂占地面积176.7亩,总规模为日处理生活垃圾1500吨,年发电量约1.5亿千瓦时,年可节约标煤30多万吨,降低碳排放9万吨。该厂由香港创志集团投资建设,是我省首个采用国内外最先进的机械炉排炉焚烧技术工艺的垃圾焚烧厂,烟气处理采用半干法+活性炭吸附+布袋除尘处理技术工艺。烟气、渗沥液、飞灰处理达到国家排放标准,烟气的重要指标达到欧盟排放标准。当天试投产的是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该厂的建成,标志着我市将告别生活垃圾卫生填埋的处置方式,迎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垃圾焚烧发电模式。"在试投产点火仪式上,贺安杰说,这是一个真正能为全市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民生项目,能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的公益项目,能有效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环保项目,必将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他表示将一如既往地支持该项目的建设,为项目的运营提供优质高效的服务。同时,贺安杰希望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切实加强运营管理,规范高效运行,确保垃圾收集无臭味、焚烧排放无污染。湖南福建侨商会会长、香港创志集团董事长张锦彬承诺,将接受相关部门和当地居民的严格监管,在运营中严格执行环保排放标准,为提升株洲人居环境、推动经济建设作出贡献。省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朱建山发表讲话。市领导刘力量、朱庸靖出席,蒋涤非主持仪式。

  烈火焚身,垃圾变身新能源

  一辆又一辆环卫运输车爬上石峰区长石村的小山坡,将垃圾倒进特制的垃圾储存池。10月26日,随着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试投产,我市迎来了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垃圾焚烧发电模式。

  南郊垃圾场"吃得太饱"

  2004年1月开始,我市对城区生活垃圾实行卫生填埋方式。承担此项任务的,是南郊垃圾处理场。该场设计日处理生活垃圾800吨,设计使用年限16.7年。

  随着城市的发展,市区及株洲县日产生活垃圾约1100吨,南郊垃圾场的处理量激增,实际使用年限大大减少。预计今年年底,将接近填埋库区的库容量。

  换句话说,南郊垃圾场"吃得太饱",生活垃圾必须另谋出路。

  发电厂"吃光"市区生活垃圾

  早在2008年,我市就未雨绸缪,决定采用BOT方式融资、建设、运营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项目。

  2012年,市政府与香港创志集团下属的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正式签约。此时,国内已有200多座垃圾焚烧发电厂,省内仅常德有1家。

  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分两期建设。试投产的一期工程,将吃下城区日产的1000吨生活垃圾。当生活垃圾达到1200吨/日时,二期工程将开工,将处理量提高到1500吨/日。

  11月底,市区所有生活垃圾都将送到垃圾焚烧发电厂进行处理,南郊垃圾场不再填埋生活垃圾。

  24小时监测确保达标排放

  在一般人的印象中,垃圾处理场都是灰头土脸的。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却像花园,厂房被彩绘成海底世界模样,具有很强的亲和力。车间内外,都闻不到一丝臭味。

  该厂采用国际上最先进成熟的机械炉排炉焚烧处理工艺,垃圾减容量可达80%。污水经过膜工艺处理后,可达到浇花标准,再排进霞湾污水处理厂,实现零排放。焚烧后的废渣,可生产行道砖。

  垃圾焚烧是否会产生二恶英?市城管局局长苏涛介绍,其二恶英的排放浓度达到欧洲标准。我市将24小时不间断地对垃圾焚烧厂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在厂区屏幕实时播放。

  "我们随时欢迎附近居民前来监督。"香港创志集团董事长张锦彬表示,将把垃圾焚烧厂建设成株洲首个垃圾处理科普基地。

  我市正积极推进生活垃圾分类工作。对餐厨垃圾,已开展PPP模式的招商工作,避免潲水油、地沟油等回流餐桌。此外,建筑垃圾处理项目也在紧张调研中。今后,市区所有垃圾都可望变废为宝。

  厂区无刺鼻气味,每天可发电26万度

  这是我省首个"机械炉排焚烧炉工艺"垃圾焚烧发电厂

  二恶英排放达到欧盟标准,若有违规9位居民监督员可以要求停产

  昨天上午,在石峰区铜塘湾街道办事处长石村,我市首个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开始试投产。市委书记贺安杰启动点火装置并讲话。

  全部投产后每年可减少碳排放9万吨

  我市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是省重点项目,于2012年5月开工建设,占地176亩,当天试投产的是一期工程,日处理生活垃圾1000吨。等全部投产后,年处理生活垃圾量55万吨,节约标煤30多万吨,减少碳排放9万吨。

  "我市将告别卫生填埋的处置方式,迎来无害化、减量化和资源化的垃圾焚烧发电模式。"在昨天的点火启动仪式上,市委书记贺安杰说,城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项目,是一个真正能为全市老百姓带来实惠的民生项目,能切实改善城市环境的公益项目,能有效解决垃圾围城问题的环保项目,必将为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作出积极贡献。

  村民:垃圾变成电,是件大好事

  贺安杰希望,我市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后,要切实加强运营管理,规范高效运行,确保垃圾收集无臭味、焚烧排放无污染。

  昨天的试运行启动仪式,吸引了周边众多村民参加。家住长石村的王雪梅说,城市垃圾太多已是一个不争的事实,而大家又都要用电,用生活垃圾来发电,对大家来说肯定是一件大好事。

  省侨联党组书记、副主席朱建山发表讲话。市领导刘力量、朱庸靖出席,蒋涤非主持仪式。

  "吃光"城区生活垃圾比填埋更环保

  目前城区每天产生的生活垃圾约1000吨,发电厂目前只焚烧生活垃圾。在焚烧发电厂投产前,生活垃圾的处理依靠地下填埋。而随着城市的不断扩容,我市用来收纳生活垃圾的南郊垃圾填埋场处理能力已趋于饱和。与此同时,填埋的垃圾分解周期长,会给水、空气及

  土壤造成污染。而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的出现,不但能够有效解决污染问题,还能提供源源不断的电能。

  "吃进去的是垃圾,吐出来的是电。"垃圾焚烧发电厂投产后,将由株洲市金利亚环保科技有限公司负责具体运营和技术把关,该公司经理易碧丹说,以一期工程来说,发电厂每天可以"吃掉"约1000吨垃圾,这与我市目前的生活垃圾量基本相当。

  每天发电26万度,可满足约10万户"两型"家庭使用

  根据换算,每焚烧一吨垃圾,可以产生250至280度电。也就是说,如果以平均每吨垃圾产生260度电计算,我市的这个垃圾焚烧发电厂目前每天可以发电26万度。

  目前,垃圾焚烧发电厂产生的电已成功并网了。根据调控室的数据显示,经过这几天的调试与昨天的试运行,截至昨日上午11点,16万度电已经被"制造"出来了。

  按照我省长株潭两型办发布的《"两型"家庭建设标准》,每户每月平均用电量在6月至9月每月不超过80度,其他月份不超过60度。如果以每月80度计算,垃圾焚烧发电厂一天的发电量够单一用户使用270年,或供约10万户"两型"家庭使用一天。

  "垃圾变电"的工艺是怎样的?

  是国际上最先进的工艺,无需辅助燃料

  生活垃圾焚烧发电厂采用的是机械炉排焚烧炉工艺,这是目前国际上最先进的焚烧垃圾的工艺。该厂是全省采用该工艺的第一家。机械炉排焚烧炉工艺的特点就是,不需要添加煤、助燃剂等其他辅助燃料,从而实现低排放、无污染的焚烧效果。

  具体来说,环卫人员将收集的生活垃圾运到垃圾焚烧发电厂,经过称重,垃圾会被倒入一个发酵池,让有机物分解,使水分渗出来;在此发酵三天至五天后,再通过抓斗将垃圾放入焚烧炉焚烧,焚烧炉里的温度达到1000度左右;垃圾通过焚烧产生高温高压的气体或水蒸气,进入汽轮发电机组里面,从而实现发电。电输入国家电网后会进入寻常百姓家。

  在厂区里没有闻到刺鼻气味

  厂门口,运输垃圾的车辆陆陆续续将垃圾送入发酵池,但厂区里的空气并没有刺鼻气味。整个厂区以蓝色为基调,生产车间巨大的外墙上都涂上了深蓝的颜色,烟囱上还有一个个"小水泡",墙面上还绘制着多条栩栩如生的金鱼,仿佛是一个巨大的水族馆,很有童话感。

  9位居民成监督员,可以随时要求停产

  整个处理过程,环保部门都将建立在线监测程序,将监测出来的数据进行采集、分析,并在厂区的屏幕每天24小时实时播放。

  此外,为消除周边居民的顾虑,垃圾焚烧发电厂从附近邀请了9名居民,以监督员的身份,监督垃圾焚烧发电厂的生产。这9位居民拥有监督员证,可以随时进入厂区查看,一旦发现偷排、不严格按工艺要求操作等,可以随时要求厂区停产。

  二恶英如何控制?

  提高炉温,排放浓度达到欧盟标准

  处理垃圾,最怕在焚烧过程中,产生有毒的二恶英,通过该工艺焚烧后二恶英的排放浓度低于0.1纳克,达到欧盟标准。因为,只要焚烧的温度达到600摄氏度以上,就可以有效遏制二恶英的产生。记者昨也在现场看到,通过在线监测显示屏反映的数据显示,焚烧炉里的温度在934摄氏度至945摄氏度之间浮动。

  废水怎么处理?

  先在厂区处理一遍,再进入霞湾污水处理厂

  厂区建有配套的污水处理池,焚烧垃圾或者垃圾发酵过程中产生的废水会进入污水处理池,在这里进行第一道处理后,可以达到国家二类污水标准。之后,这些废水通过管道进入霞湾污水处理厂,再对外排放。

  炉渣去哪儿?

  用来做砖头

  垃圾焚烧过程中会产生20%的炉渣。易碧丹说,炉渣是做地面砖和墙面砖的好材料,他们准备自己利用这些炉渣制砖.(沈全华)

  分享到: